孔子世家谱简述
《孔子世家谱》是唯一按大宗之法编撰的家谱,以孔氏大宗宗子—衍圣公为纲,各小宗为目。以孔子为一世祖,传承二千五百余年,共八十余代。它以其延续之长、族系之明、纂辑之广、核查之实、体例之备、保存之全,堪称存世谱牒之冠,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
定名《孔子世家谱》
唐代之前,孔氏家谱皆为官修,且只录承袭爵位者一人,宋代始走入民间。家谱曾有《阙里孔氏谱系列》和《孔氏族谱》等名称。 清康熙二十三年,孔尚任应衍圣公孔毓圻之请,任为编次,修撰族谱,始定名为《孔子世家谱》,系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而来,后皆沿用此名。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就第一部关于孔氏族史,上朔族源,历述孔子之后十余世,名字、世系、享年、官职凿然有序。
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官居朝议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深感个别抄本易于散失,而且每代仅录一人,使家族中许多贤达之士未能载入史册,年代久远后必被湮没,决定广收资料,创修孔氏族谱。他将本族嫡系及支庶一并收入,正式镂版印刷,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刊印族谱。
孔氏家谱历史上合族大修有五次: 明代天启年间 清代康熙年间 乾隆年间 民国年间 2009版谱。
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才又一次组织重修并付印。这次重修的族谱接受以往濒于失传的教训,特对修谱之事作了规定:族谱“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
重要的家族史、家谱著述有:
晋代:《孔氏谱》 唐代:《孔子系叶传》、《孔氏家传》 宋代:《孔子家谱》、《阙里世系》、《阙里文献考》 《孔子氏家谱》、《孔氏祖庭杂记》、《孔氏族谱》 金代:《孔氏族谱》、《祖庭广记》、《孔氏族谱》 《孔氏祖庭广记》、《续祖庭广记》 元代:《孔氏族谱》、《孔氏实录》、《续修孔氏族谱》 《阙里世系》、《阙里谱系》、《孔氏世系》 明代:《孔氏新谱》、成化《孔氏宗谱》、 弘治《孔氏谱系》 《阙里孔氏宗谱》、天启《孔氏族谱》 清代:顺治宗谱、康熙谱、乾隆谱 民国谱 南宋绍兴谱(南宗)、南宋景定谱(南宗)、元天历谱(南宗) 元至正谱(南宗)、明洪武谱(南宗)、明成化谱(南宗)
曲阜孔氏迁徙
南宗派 牟平派 慈溪派 衢州派
清平孔庄支 城武孔楼支 平阴孔集支 寿光县支 桓台孔庄支 长清县支 肥城孔庄支 寿光潍县支 定陶县支 冠县菏泽山西浮山支 德平南孔庄支 德平西孔庄支
河南太康支 河南考城支 河南浚县支 河南济源支 河南武安支
河北枣强与恩县支 河北晋县支 河北南宫冀县支
福建闽县支 安徽舒城合肥支 安徽桐城支 江西灌阳支 四川阆中支 浙江温岭支
江苏吴县支与范县支 江苏武进支 江西新建支 江苏镇江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