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 文博新闻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为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8-01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8-01

近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顺利通过审议,成功登录《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增至41个,位居世界第三,保持了世界文化遗产连续9年申报成功的良好势头。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其核心要素仍然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该申报项目遗产区及缓冲区界划合理,具备完善的法律保障和健全的管理体系,并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充分的监测手段。“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列入标准第2、3、6条标准,并满足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致答谢词。同时他表示,中国将根据保护世界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突出普遍价值的要求,针对西湖景观的文化景观类型及其综合属性,不断加大对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并且,中国愿意一如既往地积极实施《世界遗产公约》,与国际同行共同推动世界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价值简介
  世界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她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13世纪)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在9-20世纪世界景观设计史和东方文化交流史上拥有杰出、重要的地位和持久、广泛的影响。她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并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未有大的变换,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一处充满东方传统文化内涵与神韵,并与人类社会特大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城市紧密相接,对保障和借鉴适宜的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独特意义和作用的大型文化湖泊。她的主要特点在于,她是在中国两千多年关于人类活动和居住所遵循的“天人合一”理念支配下,结合中国古代的地理知识和理想的山、海景观概念,在一个特大范围,巧妙而又大规模地利用特有的地形地貌、山形水势、气候和其他自然条件,所实现的人工创造与自然造化相融为一体的伟大的景观作品和理想的人居范例。
  这一景观初步成型于1000余年前,随后在中国语言文字及历史文化传统中所独有的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氛围和意境中,以及在中国传统审美与绘画背景下,通过后代文人、社会精英的观赏、感受、再发现、诠释和提炼、增补、归纳,甚至附会历代传说与神话故事,逐步形成、固定、保持、延续,并不断被继续完善为一组综合、完美的景观体系和以“题名景观”为主要特征的内在观赏单元,并最终被全社会广泛、持久接受和认可,直至在17世纪被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作为一种文化成就予以正式认定和宣扬。这一景观吸收和积淀了品类众多、具有不同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文化代表物和精华,与自然的和人工的景观格局与要素为一体,相得益彰,以独到的方式和过程丰富了西湖文化景观的内涵与观赏、纪念价值。这一景观与杭州城市所构成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总体格局,构成的更加多彩、幽深的综合画卷和景观体系,为人与自然、以及景观创造的和谐共处关系提供了无可取代的、近乎完美的范例。
  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申遗历程
  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遗产价值使得西湖成为我国众望所归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申遗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自1999年启动以来,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下,浙江省、杭州市有关方面扎实推进各项申遗准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杭州市实施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申遗领导小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纲要》、《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以及一系列保护管理、建设控制详规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展示和利用,明确了相关的保护管理措施和要求,为西湖申遗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西湖东侧城市建设控制详细规划的出台,对于确保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历史景观格局、削弱城市建设对西湖文化景观的负面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国际组织的认可。从2008年起,杭州市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要求,对西湖十景、西湖文化遗存、西湖周边环境等三个层面的文化遗产及其环境景观进行了重点整治,发掘、保护了一批重要的考古遗址,建立了全方位的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有效改善了西湖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
  国家文物局一直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西湖申遗工作,并于2006年将杭州西湖•龙井茶园列入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局领导多次赴杭州现场考察指导西湖申遗工作,确定了西湖作为文化景观申报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司坚持专家咨询、专业指导、积极服务,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和专业机构指导遗产地开展西湖申报文本、管理规划、保护整治等各项准备工作,有力地保障了申报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同时,加强国际交流、沟通,邀请了多位世界遗产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考察西湖,并结合在我国举办的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活动,与国际同行深入探讨西湖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共同探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管理、展示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方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评估推荐意见中充分肯定了西湖文化景观的价值和缔约国的保护管理工作,并推荐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西湖申遗成功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定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西湖申遗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艰苦的过程,可谓好事多磨。通过申遗工作,我们借鉴和吸纳了世界遗产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成熟的管理体系,重新审视和发掘了西湖文化景观的突出普遍价值,建立和完善了符合文化遗产特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了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水平。
  三、西湖申遗意义重大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世界遗产事业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湖申遗成功,进一步丰富了世界遗产的类型和价值。西湖是《世界遗产名录》中独特的湖泊文化景观,其景观设计具有极为鲜明的东方特色,将天然泻湖演化为处处闪烁着人类智慧和美感的文化胜地。其优雅而不失灵动、平淡中蕴含变化万千的文化魅力和美学境界不仅倾倒了同为东亚地区的韩国籍国际考察专家,也令众多来自西方的国际同行为之折服,为集合了人类最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世界遗产宝库增添了一份东方文化美的神韵。
  (二)西湖申遗成功,填补了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有利于促进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申遗为契机,西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加强和改善。世界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的强大品牌效应将极大地提升杭州西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杭州文化名片,从而进一步吸引和集聚各方面优质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杭州市建设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三)西湖申遗成功,为我国探索目前国际上十分关注的历史城市景观保护的有效途径作出重要贡献。作为位于大城市的文化景观遗产,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实施的整体价值评估、整体保护措施制定、多学科综合保护管理、多形式多手段遗产展示等等,提升和凝练了西湖文化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景观魅力,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实现综合能力建设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队伍,为杭州现代化城市发展增添了无穷无尽的文化风韵,使杭州历史城市景观成为世界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显示出中国人保护、管理、理性发展历史城市景观的决心、聪明和才智。
  (四)西湖申遗成功,是我国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文化景观作为新的文化遗产类型,是人类和自然共同作用的产物。近年来,文化景观日益受到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和世界各国的重视,基本取代了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的地位。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我国按照文化景观类型主动申报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其包含的六大遗产要素中既有自然山水,也有文化史迹,遗产类型多样、构成复杂,对保护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西湖申遗的成功,充分证明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的积极成效,在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方面已经具有了符合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和要求的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从而为更大范围内加强文化景观类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西湖申遗的经验
  (一)坚持专业为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咨询单位和专家的咨询作用,为申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在国家文物局的直接指导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承担了西湖申遗文本和保护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在此过程中,浙江省、杭州市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和专业机构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配合,使得西湖文化景观价值研究和保护管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高度。此外,遗产保护、环境整治、宣传展示等各个相关关键环节中,也都坚持了专业设计和专家咨询程序,广泛听取国内外专家的专业意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当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申报方面实行严格的限额制,对中国等遗产大国的申报项目要求极高。随着《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诞辰和世界遗产名录突破1000处大关的即将到来,国际社会对各国申报的控制将会愈加苛刻,我国世界遗产申报形势也将更加严峻。因此,只有进一步练好内功,扎扎实实地做好保护和研究工作,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凭借完美的价值阐述和保护管理“以理服人”,确保在专业评估阶段就取得有利结果,令人信服、堂堂正正地迈入世界遗产的大门。
  (二)坚持保护为主。地方人民政府是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的主体,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西湖申遗成功,首先得益于当地政府保护西湖文化遗产的坚定决心。杭州市从2002年起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和2008年起开展的西湖文化景观重点整治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西湖保护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西湖的保护状况。同时,杭州市为了整体保护西湖文化景观,调整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从历史上以西湖为核心的团块状空间形态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心的分散组团式形态。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是西湖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为整体保护西湖文化景观,降低周边地区开发建设强度,缓解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杭州摆脱了在老城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局面,迎来了城市发展新的机遇。与此同时,通过制定并颁布实施一系列法规、规划,全面保护西湖的自然山水、景观格局、园林植被、文化史迹等,并对环境、旅游、交通、规划、城市建设等进行全面监测,实施有效管理,保护西湖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坚持服务民众。杭州市在西湖申遗过程中,重视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西湖文化遗产价值和世界遗产保护理念的宣传,使遗产保护工作服务民众,惠及民众,争取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为申遗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从2002年起,杭州市对西湖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实行免票,在全国景区中开免费开放风气之先。与一些地方至今仍将申遗作为旅游开发甚至是门票提价的绝佳理由相比,免费开放堪称为推动西湖景区发展的神来之笔。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西湖,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还湖于民”体现了对公众文化权利的尊重,更为杭州赢得了广泛赞誉。
  五、今后的保护与发展道路
  申遗成功是西湖文化景观保护所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表明了国际社会对西湖文化价值和保护管理的认同与肯定。世界遗产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必须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国际规则,不断提高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水平,以切实履行保护全人类共同遗产的庄严承诺和历史责任。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审议通过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同时,也对其今后的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具体包括加强游客管理、妥善处理香格里拉饭店建筑、开展景观要素监测、保护山际轮廓线、科学控制相关发展项目等5个方面。
  为此,国家文物局将指导地方人民政府全面落实《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等的相关规定,重点加强游客管理,严格控制遗产区域内的建设活动,所有新建项目都要通过文化遗产环境影响评估,防止城市发展对西湖景观区域的渗透。不仅要保护好遗产本体,也要切实保护西湖的重要景观线和关键视觉要素,维护西湖湖山一体、山水相依的景观风貌。建立专门的文化遗产监测机构,对可能影响西湖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全面、持续和科学的监测,及时掌握遗产的发展变化,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始终保持西湖文化景观良好的保护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