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物局积极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协会确定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博物馆陈列和保护的丰富遗产,与人类的创造力和活力密切相关。博物馆通过陈列、保护、研究及文化传播活动保存人类历史记忆,传承先进文化,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和活力,以建设性的方式,推进社会变革。为增强曲阜市民对人类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博物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市文物局结合我市文物工作实际,精心谋划,周密安排,制定下发了《“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实施方案》,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一是开展广泛宣传,强化文保意识。在局办公楼和孔府文物档案馆门口悬挂宣传横幅,在鼓楼门北侧设立宣传站1处,利用宣传展板、宣传材料,向过往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介绍国际博物馆日来历、历年博物馆日主题、第七批国保单位概况及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情况介绍等,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解答咨询百余人次,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一致好评。
二是讲座走进校园,普及文博知识。局团委联合曲阜师范学校共同举办了“你对曲阜文物了解有多深——见证千年圣城的历史变迁”公益知识讲座进校园活动。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科科长杨金泉在曲阜师范学校学术会堂向300余名大学生作了题为《三孔世界文化遗产概要》的专题讲座,从“5.18国际博物馆日”的由来和活动开展情况、世界遗产基本常识、“三孔”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及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对曲阜市文物资源进行概述,讲座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加深了大学生对曲阜丰富且厚重文物资源的了解与认同,营造出“在圣城读书学习我骄傲,促文物事业发展我光荣”的浓厚氛围。
三是采取惠民措施,共享发展成果。5月17日-24日,我市颜庙、寿丘-少昊陵、周公庙、孟母林等外围文物景区免费向曲阜籍市民开放,曲阜籍以外游客享受半价优惠,孟母教子馆、汉魏碑刻陈列馆长期对外免费参观,预计活动期间将接待免费参观游客1000余人次。活动公告通过曲阜政务网、曲阜文博网、曲阜文物官方微博、曲阜三孔景区官方微博向社会发布,引起广泛关注。
四是承办服饰特展,彰显圣城特色。由我局与省博物馆联合承办的《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作为“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的献礼之作在山东博物馆展出,展览以山东博物馆和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所藏的明代孔府贵族阶层服饰及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代皇室服饰文物为主体,辅以玉器、书画、雕刻、铜器等服饰相关文物。200余件高规格的明清服饰呈现给观众一场美轮美奂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明清服饰文化盛会,展现了中国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辉煌成就。本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也是全国最高水平的中国古代服饰展,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和服饰爱好者。
五是认真组织学习,强化文保意识。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各科室认真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曲阜市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充分讨论,广泛交流,进一步增强了文物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为做好本次“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市文物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广泛征集各科室、部门意见建议,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方案。文物保护科、资料研究室认真收集图片资料,精心制作宣传展板。外围文物管理处联合票务管理室,认真做好部分外围景区优惠参观活动。消防保卫科加强安全巡查和检查,为活动安全开展保驾护航。局团委充分发挥单位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同曲阜师范学校沟通协调,落实活动细节,确保了公益讲座的顺利开展。办公室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对活动开展进行有效的前期预热和广泛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文物事业,积极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营造了“文物保护人人参与、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