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 文博新闻

“辉煌五年——十八大以来的文物事业”图文展隆重推出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0-19 文章来源:曲阜文物 点击数: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0-19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广大文物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辱使命,守土尽责”的殷切嘱托,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改革创新、砥砺奋进,推动文物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在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为回顾和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重要成就和宝贵经验,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了“辉煌五年——十八大以来的文物事业”图文展(展示地点——北京五四大街红楼橱窗),以激励广大文物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振奋精神、再接再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国力调查 翻陈出新——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收官

2017年4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摄影:张伟)

2012年至2016年,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全国成立3600余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调查102万个国有单位,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新发现新认定文物7,084,149件/套,基本摸清了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状况;健全了国家文物资源调查管理机制;普查成果将为制定国家区域发展规划、服务公共文化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福建龙岩,古田会议会址——廖氏宗祠

近年来,全国登记革命旧址33315处,基本摸清了革命文物的“家底”。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工程,一大批重要革命旧址得到抢救修缮和对外开放。121处革命旧址和纪念馆被纳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81处革命旧址和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4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旧址被纳入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全国红色旅游参观人数每年突破8亿人次,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爱我中华 保护长城——长城资源调查与保护

《长城保护条例》实施十周年纪念活动现场,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河北省省长孙庆伟、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等和长城文保志愿者合影

五年来,国家文物局指导、督促长城沿线各地在2016年底全面完成了省级长城保护规划编制,首次向社会发布了《中国长城保护报告》, 系统梳理长城工作,深入阐释长城价值,明确长城保护目标;各省级人民政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组织开展长城执法专项督察,建立长城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探索长城精细化管理模式和方法,鼓励各地探索长城保护跨行政区划协调合作机制;严格长城保护维修项目审批;完成长城沿线全部地市级文物行政部门长城保护管理负责人培训,明确485家文物行政部门或管理机构负责长城保护管理,统计、登记长城保护员4650人并配发证件及工作装备;启动“长城公开课”等系列专题宣传活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长城保护。

科学视野 理念更新——考古工作与大遗址保护

雄安新区考古勘探

五年来,全国累计实施考古发掘项目3500多项。积极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建设,以及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高速铁路公路等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开展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工作。考古发掘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得到有效应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等重要发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公众考古受到普通百姓特别是中小学生的青睐,境外合作考古项目显示了中国考古界的国际视野和能力。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建成24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一批遗址博物馆,大遗址的保护展示水平得以提高。

求真务实 惠及民生——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重庆大足,修复后的千手观音造像(摄影:黄晓帆)

五年来,一大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陆续竣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延安革命旧址群等文物保护修缮重点工程顺利完成,在制度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展示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施对口援疆、援藏文物保护重点工程,支援边疆民族地区文物保护能力建设。秉持文物保护科学理念,一批优质工程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的探索和运用方面取得有益成果,并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关注、支持和参与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望山见水 留住乡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湖南张家界,石堰坪传统村落实施保护修缮工程后

2014年5月,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其后,国家文物局先后分三期实施了27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鼓励各地正确把握国际理念、国家规范、地方经验的关系;处理好保护、更新、利用的关系;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

政府主导 接轨国际——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

“大运河”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年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大运河、土司遗址、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2项,稳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数量达到36处。通过申遗系列工作的开展,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内涵和价值得以深化,保护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文化遗产在反哺遗产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融入公众生活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真彩秦俑(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

五年来,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873家,是1949年的232倍,1978年的13.9倍,目前仍以每年200 家左右的速度增长。一批新馆、大馆相继建成开放,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省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类别多样化、举办主体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2015年,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法制化进程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近3万个,开展约11万次专题教育活动,参观人数约9亿人次/每年,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效益凸显。五年来,国家鼓励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品的政策措施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规范监管 共筑繁荣——社会文物管理

金饰片,法国返还的32件礼县大堡子山流失文物之一

五年来,民间文物收藏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收藏范围、品质和社会影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文物艺术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稳居世界前列。国家修订《文物保护法》,制定《文物拍卖管理办法》等举措促进了文物市场的活跃有序发展。通过开展民间收藏文物政策调研,实施民间文物鉴定试点等,为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提供基本保障。文物进出境管理日趋完善,一批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通过不同渠道重回祖国怀抱。

交流互鉴 文播天下——对外文物交流与合作

2017年2月,中国专家调查缅甸他冰瑜佛塔震后受灾情况(摄影:周怡)

五年来,文物领域对外合作与交流呈现出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发展势头。五年来,全国文物系统累计举办文物出境展览近300个,承办文物入境展览100余个,文物进出境展览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金名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五年来,跨国联合申遗、援外文物保护工程和境外合作考古项目已经成为文化领域“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收获。

理念引领 技术支撑——文物保护科技创新

五年来,文博行业科技创新不断发展,保护技术与装备推陈出新,专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日益健全。适宜的新材料、新方法、新理念在文物保护、展示领域逐步普及。2016年,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

科学立法 依法治理——文物工作法治体系建设

五年来,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文物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文物保护法》条款,《博物馆条例》得以施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一批文物领域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制修订100余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世界文化遗产立法工作和“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渐成规模,大遗址保护立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立法明显加强;一些地方开创性地出台了体现本地区文物资源鲜明特色的地方法规。

亮剑执法 雷霆出击——文物安全保障力度显著提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2017年7月25日,召开全国文物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物系统强化执法督察和制度建设,持续推进全国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行动、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五年来,国家文物局挂牌督办重大盗窃盗掘文物案件和火灾事故131起,追回被盗文物2万余件,珍贵文物300余件。督察督办各类重大违法案件378起、约谈地方政府10余起,组织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防雷项目1896项,文物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直接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文物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完善。

服务大局开拓创新——文博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五年来,国家文物局完成《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文博行业职业的修订。实施文博人才培养“金鼎工程”,围绕长城、革命文物、大运河、互联网+等文物保护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复合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15000人次,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文博机构,并实现培训管理的网络化,大大加强文物修复、鉴定等行业紧缺的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对文博相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指导,将9家文博单位及高校公布为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实施“高层次文博行业人才提升计划”,积极培育行业领军人才。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物宣传与知识普及

五年来,国家文物局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文物事业的足迹,围绕国家文物局工作重点,组织媒体深入一线先后就可移动文物普查、福建三明万寿岩遗址、“一带一路”文物、长征文物、大别山区革命文物、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正定古城、传统村落、文物安全、非国有博物馆、雄安新区文物保护、长城保护、大运河保护等专题开展了调研和宣传。完善新闻发布工作,提升了文物工作社会关注度。

喜迎十九大 谱写新篇章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物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回顾十八大以来文物事业砥砺奋进的五年,广大文物工作者斗志昂扬、信心倍增。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为指针,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不断推动文物事业取得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