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从考古资料看两汉的玉衣制度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玉衣又称“玉匣”,为两汉时期皇帝和高层贵族死时穿的葬服,它是由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或铜丝编缀起来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据考古发掘资料,迄今出土的汉代玉衣,大约有22或23套。此外,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陕西、河南、广东、北京等省的许多汉墓也曾出土少量的玉衣片,如山东济宁萧王庄墓群东汉任城国孝王刘尚墓,出土玉片32件,部分玉片穿孔内还带有银丝,应为银缕玉衣;济宁普育小学东汉墓,出土铜缕玉衣散片;曲阜九龙山鲁国孝王刘庆忌西汉墓,出土银缕玉衣片等。

汉代用玉衣殓葬源于商周时期缀玉面罩和缀玉服饰。目前发现最早的是西周的缀玉面罩,由印堂、眉毛、眼、耳、鼻、嘴、腮、下颌、髭须等13片组成,各琢其形,有的还刻上纹饰。玉片上均有小孔,穿缀于织物上,覆于死者脸面,合成五官七窍。东周时,周王室的权利被削弱,各诸侯国与之分庭抗礼。以往等级森严的礼制被打破,表现在丧葬制度上,便是厚葬的兴起。此时期重视尸体的保存,认为尸体在人死后升天时有用,以玉护身能使尸体不朽,成为一种流行说法。《墨子·节丧》抨击“诸侯死者虚车府,然后金玉珠玑比乎身”,说明使用珠玉葬服的情况在诸侯中已相当普遍了。丧葬用玉,珠玑玉匣最为高贵。1995年,苏州真山9号墩吴王墓出土了大量玉器,除发现玉面罩外,还首次揭开了春秋时期王侯贵族的珠襦玉匣葬服的样式。吴王墓出土的珠襦玉匣,腰以上用珠,以珠为襦;腰以下用玉,以玉为匣;腰系玉片相连的腰带,它向人们显示了玉衣的早期雏形。

两汉时期统治阶级讲究养生送死,视死如生,除了营造豪华墓室外,就是制作大量的随葬品。由于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作工艺要求,汉代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机构——“东园匠”,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玉石进行选料、切割、钻孔、琢制、抛光等10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衣按人体不同的部位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然后用金、银、铜缕等连缀成人体的形状。据《后汉书·礼仪志》载:皇帝崩后“黄绵缇缯金缕玉柙如故事,大贵人长公主铜缕”。实际上,这套玉衣制度是东汉时才严格建立,因为东汉的诸侯王和高级墓葬中只发现了银缕和铜缕,未见金缕玉衣,而西汉诸侯王墓出土的玉衣片大多数是金缕玉衣,这说明西汉尚未形成严格的分级使用规定。东汉时期除皇帝外,任何人使用金缕玉衣都是大逆不道的,地方豪强违法自用玉衣也被视为僭越行为要受到严厉的惩处。汉桓帝时,冀州官吏赵忠在埋葬其父时,私自使用仿造的玉衣,被上级部门发现后,以僭越的罪名,将其父的墓掘开,陈尸于棺外。赵忠一家也被监禁起来,可见当时玉衣的使用制度很森严。东汉帝陵尚未发掘,至今发现的十余套东汉时期的玉衣皆为银缕、鎏金铜缕,墓主人享用银缕或鎏金铜缕的是诸侯王和始封列侯,享用铜缕的是诸侯王、列侯之配偶或嗣列侯。

山东临沂洪家店村西汉早期刘疵墓,出土了一套金缕玉套,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套只有脚套、手套和头罩而没有四肢和上身的玉衣。头罩由面罩和帽两大部分组成,面部造型显示出眼、鼻、嘴的形象,手套、脚套有左右之分,整个玉套用1140块玉片组成。由于刘疵在史书中无记载,多数学者从同时出土的钱币和其他器物研究中推断,墓主人刘疵是西汉早期的一位列侯。由于当时玉衣丧葬的风俗刚刚兴起,这种仅有头部和手、足的“玉衣”,有可能是从商周时期缀玉面罩和缀玉衣服向完整玉衣过渡的一种初级形式。

目前,历史上最早着金缕玉衣入葬的是西汉初年的楚王墓,位于江苏徐州的狮子山。楚王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之弟,楚国的始封王。楚王的玉衣用玉较为讲究,制作非常精美,为汉代规格最高的“金缕玉衣”。楚夷王刘郢客墓,出土的玉衣片多数呈委角“凸”字形,并伴有零星金缕。但由于此墓经多次盗扰,玉衣已不能复原,具体形制不详。

完整的玉衣最早见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金缕玉衣,此件玉衣长188厘米,头部由脸盖和脸罩组成,脸盖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构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离的。前片制成胸部宽广,腹部鼓起的形状,后片的下端呈人体臀部的形状。裤由左右裤筒组成,各自分开,手部做成握拳状,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状。这种玉衣用2498片玉片和1100克黄金丝编缀而成。玉衣上有些锯缝仅0.3毫米,玉片上的钻孔直径仅1毫米,反映了汉代玉工高超的琢玉水平。

玉衣片一般四周穿孔,两面磨制光滑,表面平整,但河北邢台西汉南曲炀侯刘迁墓和山东五莲西汉东昌侯刘祖墓出土的玉衣片中,有的雕刻柿蒂纹或云纹,并镶饰金丝或金叶。江苏扬州甘泉山,西汉晚期墓所出代替玉片的玻璃玉片,有的还印有蟠纹,这些玉衣片是汉代玉衣中的特例。

除了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外,1983年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墓还出土了一件丝缕玉衣,长173厘米。玉衣由头套、衣身、两袖筒、两手套、两裤套和两只鞋六部分组成,共用玉片2291件。丝缕玉衣目前仅见两套,分别出土于西汉时期广州南越王墓和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墓中,其墓主是降汉的少数民族王国国君,所以丝缕玉衣可能是汉朝专用来赐给少数民族国君做殓服的。

玉衣的出现和流行,是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丧葬观念的变化密切相连的。西汉时期高祖极力恢复社会经济,经过文、景两帝几十年的“文景之治”,至汉武帝时国力大大增强,《史记·平准书》中记录了一段当时富甲天下的情景:“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于是,统治阶级的生活日益奢侈腐化,生前穷奢极欲,死后实行厚葬。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提倡“三纲五常”等重孝道的儒家思想,推崇孝道到了极端地步。汉时设有“举孝廉”的制度,一个人的功名和仕途与孝顺与否是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孝治天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追求孝道,而孝的最好体现之一便是厚葬。玉衣就是在这种厚葬之风日甚的背景下出现的。

汉代统治者使用玉衣的重要目的是显示其尊崇的社会地位,并相信玉衣可保护尸骨不朽。《汉书·刘盆子传》曰:“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晋时葛洪撰《抱朴子》还说到“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明代李时珍也认为“玉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耳。”这种观念现在看来是毫无科学根据的,然古人是深信不疑的。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琯的玉衣内,除残留几颗牙齿外,尸骨早已化为泥土。

东汉灭亡后,社会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厚葬风气逐渐衰落,统治者也无力再制作玉衣殓葬。这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的传统思想产生了影响。佛家思想不但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和生死观,还使得人们对人死后的厚葬制度产生了疑问。正如“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这种蔑视名利与奢华物质的思想对后汉时期有很大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奢华的厚葬并无必要。同时曹魏统治者,亲眼目睹了前朝厚葬引发的盗墓现象十分严重,本来以厚葬尽孝者,都变成了使长辈抛尸露骨的罪人。最终使得曹丕出于各种考虑而废止了丧葬用玉制度。据《三国志·魏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三年(222年)下令禁止用玉衣,在考古发掘工作中,也没有发现过东汉以后的玉衣,可见它的使用仅限于两汉时期。

玉衣是两汉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不仅为研究我国古代玉器的发展、演变和制作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对于研究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丧葬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