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戏说孔子》连载(二十八)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3 文章来源: 点击数:100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3

吴公子季札

世界上只有不能做领导的人,没有不愿做领导的人。

吴公子季札是个例外。前面讲强国晋国领着一班小弟进攻偪阳,为的就是打通跟吴国的联系,共同抵御楚国。当时的吴王是寿梦,寿梦有四个儿子,季札是老四(根据“季”字就能判断出来)。传说季札最有德行,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几个兄长也同意。(史书上说有德行,可我觉得光靠有德行肯定当不了领导,到底什么叫德行还是个问题)

季札不同意,老大就做了君主。

老大死了,大家推举季札,季札辞谢。老二做了吴王。

老二死了之后老三做,因为季札还是不做。

老三死了,季札你没有话了吧!

季札还是拒绝,就让老三的儿子做,就是吴王僚。

吴王僚被公子阖闾谋杀,吴国就变成了吴王阖闾执政,阖闾之后就是吴王夫差。

吴国一代代国君的短命成就了他老人家的美名,毕竟君位送上门来的机遇还是太少了。

由于多次该就位不就位,季札成了天下闻名的人,所以无论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的确,季札先生是春秋时期有名的人物,就像今天的某位明超级巨星一样。在其粉丝队伍里,孔丘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对于那个时代任何一个大人物来说,季札都是不能跨越的一道坎,孔丘当然不能例外啦。

季札去过郑国,见过郑国的总理(令尹)子产,到了子产的门上告诫他如今的郑国国君实在不像样子,君位早晚有一天会落在你后代的手里,所以你要怎么怎么样,那语气跟安排地球运行似的,说完飘然而逝。子产目送季札远去,充满敬佩,当然还有一些疑惑——你难道能够预示将来吗。果然,季札的预言成真,子产疑惑消逝的时候正跟阎王下棋呢。

子产也是孔丘崇拜的对象,此公执掌郑国国政二十余年,建立万世不拔之功勋,被孔丘称为“来自遥远年代的充满仁爱之心的圣人”(“古之遗爱”),各位看官看过韩剧《我的野蛮女友》可能就会这么一句话:来自未来的男人。不过季札是“来自古代的男人”!

季札公子继续飘然而行,这次到的是当时的徐国。徐国在吴国的北面,一个小国。徐国国君见到季札,马上就为其风度所折服,上下打量一番,说了许多佩服的话,目光盯在了季札的剑上。季札知道徐君相中了自己的宝剑,就想送给他。但是那个时代宝剑是身份的象征,不能随便送人,况且还要出访其他国家,大夫不佩戴宝剑会被耻笑(如果你回到春秋时期,看到大街上不少人带着管制性刀具千万别忙着打“110”),所以季札决定出访回来再送给他。等季札回来以后,徐国国君已经死了。季札祭拜徐君的墓,想把宝剑留下。徐君的儿子说国君已经死了,你的礼物也收不到了,你何必如此呢。季札说即使徐君已经死了,但是我是许下诺言的,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要实践我的诺言,于是解开宝剑,挂在了徐君墓前的树上。

最后,我们看着季札先生登上马车越走越远,夕阳下风吹着马车激起的尘土飘过苍茫的大地。春秋时代这片悠远的光景下,烟尘下徐君的儿子孤零零的站在目前,风吹散了他的头发,他略显稚嫩的目光一直看着马车消失的地方,身边一颗干枯的老树上,一柄宝剑同样孤零零点挂在上面——

导演讲话:我觉得这个结尾很好,突出表现了季札同志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品格。

编剧:用剧本创作的行话来说,这叫做“开放式结局”,能够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我们一直在用它,效果很好,我打算以后还要用它。

导演:准备下一场,季札访鲁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