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曲阜史前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解析

作者: 资料研究室  发布时间:2011-06-25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资料研究室 发布时间:2011-06-25

高树云

在曲阜境内,现已发现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20余处,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为我们了解先民们的生活习俗、工艺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少昊陵遗址:出土石斧、凿形足鼎、泥质黑灰陶觚形杯、泥质红陶小口罐、陶纺轮等。果庄遗址:主要器物为凿形鼎、背壶、罐、镂孔豆、簋形器等。霍家村遗址:有石斧、通体磨光、平顶、刃部较宽,陶器主要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为主,均为手制。王庄西岭遗址:石器有锛、斧等,陶器为夹砂和泥质的红、灰、黑陶,手制、轮制皆有,器形有鼎、罐、杯等。小南庄遗址:石器有斧、铲;陶器有罐、鼎、鬶、杯等。马庄遗址:石器有斧、铲、磨棒等,陶器主要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为主,多手制,有罐、鼎、杯、鬶、豆等。刘家庄遗址:以陶器为主,有圆锥形足鼎、敛口钵、直口无颈罐、黑陶杯等。尼山水库遗址:石器有斧、铲、凿、锛、研磨器、锤、纺轮等;陶器以红陶为主,手制,器形有罐、壶、杯、豆等,同时出土大量装饰器有石环、石坠、陶猪等。张家村遗址:以红陶为主,间有黑陶,器物有鼎、鬲、杯等。店北头遗址:石器有斧、铲、镞等;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主要器物有罐、碗、甑、鼎、豆等。南兴埠遗址:出土石器有斧、铲、锛、凿、刀镰;陶器分为泥质和夹砂两类,器形有鼎、罐、豆、盆、高柄杯、壶等。东魏庄遗址:有大汶口文化时代的墓葬及龙山文化的灰坑。出土陶器有鼎、壶、罐、杯、盆、盘等;石器有斧、刀、镞;骨器有匕、骨饰等。苗孔村遗址:出土有石斧、凿形足鼎等。西夏侯遗址:出土陶器有鼎、鬶、盉、壶、罐、缶、豆、钵、杯、甗、盆、盘、匜等;石器有铲、斧、钵、钺、纺轮等;骨器有针、笄等。齐家林遗址:石器有斧、铲;陶器多为夹砂和泥质红陶。韦庄遗址:多为泥质黑陶,轮制、素面,器型有罐形器、杯、鼎、直腹盆等。坡里遗址:以陶器为主,陶质有夹砂灰陶、夹砂黑陶、泥质黑陶、泥质灰陶等,器物有罐、鼎等。夏庄遗址:有石器和陶器,陶器多泥质黑灰陶,有罐、鼎、盆等。瓦窑头遗址:石器有斧、锛、刀等;陶器多为夹砂灰黑陶,以鼎为多,另有杯、碗、豆、罐等。凫村遗址:石器有琢制厚刃石斧、弧背弧刃石镰;陶器有鼎、罐、鬶、盆等。苑庄遗址:石器有石斧、石铲等;陶器有罐、杯、鬶、豆、背壶等。八里庙遗址:有陶鼎、罐、豆、盆、碗、杯、尊形器等。章枣遗址:有石器、陶器、蚌壳、兽骨、烧土等。

如果把以上所出土器物归纳一下,可以看出,主要有陶器、石器和骨器三方面组成。陶器以鼎、鬶、盉、壶、罐、豆、钵、杯、甗、盆、鬲、釜、盘、甑、碗、匜等为主;石器以斧、锛、钺、铲、镰、磨盘、凿、刀、镞、纺轮等为主;骨器以锥、刃、笄等为主。

新石器时代,是以制作陶器和磨光石器为标志的。

制陶技术的出现,对于烹煮食物、改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纪元。陶器的广泛使用也是定居村社的很好证明。陶器的出现,是在一定社会历史和技术条件下产生的并对物质环境改造的能力的反映;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感受和洞察力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和运用的结果;还是人类对水、火和泥土的征服。自从陶器产生以后,它便逐渐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多功能的器物,而且还产生了存在于社会和生活中的实用美学,具有感情色彩的样式,萌生于动物的造型和装饰以及线条与色彩的美。

曲阜新石器时期的陶器,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从造型上,都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一件件陶器,代表着先民们的制陶技巧和高超的造型能力,每当我们面对这些陶制器物时,自然会萌生一种崇拜和尊敬之情。

鼎。是先民蒸煮用的饮具。圆形鼎一般是由两耳、圆腹、三足组成。鼎口的两耳,可以穿铉,以便抬鼎之用。鼎下面的足间是烧火的地方。

陶鼎在制作时,需在陶土原料中加入细砂粒或蚌壳末、草末、云母片,甚至陶末等羼和料,主要目的是防止陶器受热时破裂。在炊煮用陶器中加羼和料,这一传统一直到今天还有,我们平日使用的砂锅就是加了羼和料的陶器。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展,青铜的出现,又有了用青铜制作的鼎。商周时代的鼎,有方有圆,圆者三足,方者四足,均两耳。大不同,用途各异。天子鼎饰黄金;诸侯饰金,容一斗;大夫羊鼎饰铜,容五斗;士豕鼎饰铁,容三斗;牛羊豕鼎,各状其首。

《周礼·天官·亨人》曰:“掌共鼎镬。”郑玄注:“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脀于鼎。”在这个意义上,商周时代的青铜鼎,多数不是直接的烹煮器。镬,本义是无足的圜底锅,殷墟小屯曾有出土。《淮南子·说山训》:“尝一脔肉,知一鼎之味。”高诱注:“有足曰鼎,无足曰镬。”《汉书·刑法志》:“有凿颠抽胁镬亨之刑。”颜师古注:“鼎大而无足曰镬。”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会中,它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即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商代用鼎制度,中小型墓陪葬的一般是一具或二具,无论是殷墟或殷墟以外地区大都如此。但是王室的陵墓则悬殊甚大,商晚期殷墟妇好墓出土方鼎二、扁足方鼎二,大小不同的圆鼎三十二具,还有少数残破的碎片,可见中、小型墓和王室墓等级差别的森严。

表现等级秩序明显的,是西周的列鼎制度。贵族等级愈高,使用鼎数愈多,就是说享受肉食品亦愈丰富。史籍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第一鼎是盛牛,称为太牢,以下为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一般七鼎,也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二味,但东周时诸侯宴卿大夫可用九鼎;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鼎实是羊、豕、鱼、腊、肤;士用三鼎,鼎实是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的,鼎实为豕。

根据《左传》记载,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贡铜,铸造九鼎,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据说此举深得上天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其实,透过神话因素,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夏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征九州,无非表明自己是九州之主,实现天下一统。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传国之宝。夏之后,鼎迁于商,商亡后,鼎迁于周。周成王正式定鼎于郏鄏(今河南洛阳境内)表明天命所归。

鬶。水酒器,上部有流,粗颈,侧有鋬手,下部为三个袋足。《说文、鬲部》说:“鬶,三足釜也。有柄喙。”

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有特色的器物之一。始见于大汶口文化,在山东龙山文化中最多,造型奇特,有人称之为“鸡彝”。 鬶有实足鬶和袋足鬶两种。实足鬶出现于大汶口文化中期,是由早期的带把罐演变而来,腹部浑圆或椭圆,有宽带状鋬和绹索状鋬两种,稍晚一些的腹部向横扁圆形发展,流部鸟喙状。袋足鬶出现于大汶口文化中期偏晚阶段,先是由三个仿瓜形肥大袋足捏合而成的无腹高裆袋足鬶,晚期出现有腹袋足鬶,这种鬶器壁薄,烧成火候高,质地坚硬,与同期的其他陶器有明显差别。

龙山文化时期的鬶,早期的为高流,粗长颈,短鼓腹,圆锥形实足,索状把手;中期为斜长冲天流,粗长颈,下接三袋足,索状把手断面多呈扁圆形,偏晚阶段板条状鋬手两侧上卷,器表多施白陶衣;晚期流变矮,流口两缘明显内掩,细长颈,乳状袋足,扁薄宽带状把手两侧上卷明显。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考证,证明鬶这种器物,是新石器时期的居民们烧水的用具。这种今天已经很难见到的陶器,当时则是在广大地区非常流行的器形。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考古工作的蓬勃发展,北到河北北部,东到辽东半岛和上海,南至广东,西至西安都发现了鬶的存在。

从目前的情况看,鬶的分布中心是在山东南部和苏北地区。这里出土的鬶,不但数量多,形式多样,而且时代比较早。更难得的是,从大汶口文化早期到龙山文化晚期,这里的鬶始终存在,因而使我们能够看到鬶这种器物从早期到晚期的形态发展轨迹。

由于鬶是由陶土烧制而成的,易于破碎,烧制量必然大,这种器物又只能手制,所以,先民们在制造这种器物时,从早期到晚期创造了很多种形态,这就导致了早期和晚期的鬶面貌不同。在不同的地区,鬶的形态也不一样。所以,在今天,可以这么说,鬶是我们辨认时代和文化的重要根据之一。

盉。晚期流行的器形,侈口或敛口,圆鼓腹,肩部附一管状流,多为平底,少数下附三足或圈足。盉的最根本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或长或短的管状流,其他的差异则是次要的。

青铜出现后,盉成了青铜礼器的一种,从商代至战国都有,尤其盛行于商之晚期和西周。

盉一般是作为酒器出现的。王国维在《说盉》中称:“盉之为用,在受尊中之酒与玄酒(水)而和之而注之于爵。”意为,在进行祭祀时,将尊中的酒倒入盉中,加水以调味。别外盉亦可用作水器,这时的盉承担了匜的角色。凡祭祀之先,以盉浇水洗手,以示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

壶。水器,在口径和颈的高度上介于瓶与罐之间,多为圆形。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壶,为圆唇,侈口,束颈,瘦长圆鼓腹,尖圜底或小平底;中期腹径加大,平底,背部明显扁平;晚期颈部加长,通体又显瘦高,器形越来越小。

壶在青铜器分类中不属水器而归酒器类,是青铜礼器的重要成员。诗经所说“清酒百壶”,当指此类器。在金文中的壶字,像有盖、两侧有系和腹部庞大的容器。所以青铜壶可看作有长颈容器的统称。青铜壶滥觞于史前时代的陶壶,其使用时间较长,自商周至汉代或更晚。商到西周,壶的形式有瓠形壶、长颈圆体提梁壶、圆腹壶和扁壶等;西周末期才出现长颈椭方壶,东周时期多圆体长颈壶和方壶,故方壶是东周时代有代表性的青铜器。

罐。盛水的容器,从新石器时代到晚期都存在。

北辛文化时期的罐,多为深腹圜底,方唇,卷沿,侈口。多素面,少数饰篦纹和鸡冠形耳。龙山文化时期的罐,早期为平尖唇或方圆唇,折沿,沿面有浅凹槽,深腹,小平底,腹饰横或斜篮纹,腹外壁有鸡冠耳装饰;中期为圆唇或方唇,沿面凹槽加深并下移,腹部明显外鼓;晚期方唇外侧呈倒钩状,卷沿,有短颈,有的腹部饰绳纹或方格纹。岳石文化时期的罐,形态较多,有子母口罐、大口罐、中口罐、高领罐等,其中子母罐的变化较为明显。早期为圆唇,敛口,短颈,鼓腹,平底;晚期颈部消失,腹部外鼓变缓,腹变浅,平底加大。

豆。食器,形似高足盘。上半为盘,下部为瘦长的筒形柄。在新石器时期晚期诸文化中常见。

大汶口文化中期的镂孔圈足豆,是常见的代表性器形,晚期也有少量发现。豆盘呈深腹的盆或钵形,圈足多较粗大,上饰镂孔,中期流行编织纹大镂孔。岳石文化时期的豆,有浅盘、深盘和子母口等多种形态,其中以浅盘豆的变化较为明显增加。早期盘较深,盘心下凹较甚,盘心凸棱明显,柱状柄较高,圈足较小;晚期盘变浅,盘心凹或平直,凸棱随之消失,柱状柄变矮且内束,圈足变大。

钵。盛食器,侈口、直口或敛口都存在,直壁或曲壁,小平底和圜底居多,个别的底下为三个小矮足或圈足,在各种文化、各个时代中都有。

北辛文化时期的钵,多侈口,折腹,圜底或小平底,口部有一周红带者被称为“红顶钵”,多素面,个别饰指甲纹。

杯。盛器,直筒形或曲腹形较多见,有的带有双耳或单耳,底平或加圈足。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诸文化中都有。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杯,早期为敞口或喇叭口,整体呈深口杯状,较粗矮;中期杯口形制多样,柄部细长,且多有装饰,平底下附三爪形小足,且越来越宽大,通体瘦长;晚期三爪足变为圈足,通体比中期略显粗矮。

龙山文化时期的杯,为蛋壳黑陶或深灰陶,造型别致,代表了龙山文化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早期为卷沿或折沿,碟形口,深直腹,筒形柄上饰满条形镂孔;中期多为盘形口,细筒形腹,杯底嵌入柄内,细长柄上除少量镂孔外,多饰弦纹和竹节纹;晚期蛋壳黑陶消失,陶胎加厚,盘口加深,筒腹变浅,细长柄,底较大,柄部饰竹节纹或弦纹。

蛋壳陶,是典型龙山文化所特有的一种陶系。由于其薄如蛋壳,故称为蛋壳陶。器形仅见高柄杯一种,其特征是器表呈黝亮的黑色,这种器物的器身往往留有细密的旋纹,无疑这是由快速陶车成形所致。它的造型规整,质地细密,器壁厚薄均匀,色泽光亮漆黑,即使在今天,制陶的能工巧匠也很难轻易仿就。蛋壳黑陶高柄杯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可是它只存在于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存中,越出山东地区,就见不到这类器物了。

甗。蒸器,上部为罐或盆形,罐或盆之下为鬲,两者之间为亚腰,在亚腰处隔有一层有孔的箅子,可供蒸煮。也有上下部可以分开的。龙山文化时期出现。

盆。盛器,有洞无颈,口沿外侈,腹或深或浅,底或平或圜,个别器的底上亦有环形足者。从早到晚的新石器时代都有,是最常见的器物之一。

北辛文化时期的盆,多为卷口,侈口,深直腹,圜底,圆锥状矮足。龙山文化时期的盆,形制多样,有三足盆,圈足盆、子母口盆、深腹小平底盆等。以大平底盆数量最多而且变化脉络清晰。早期为折沿,大敞口,浅腹,腹壁斜直,器壁厚;中期为卷沿,敞口,深腹,腹部略直或微内束,平底内凹,器壁较薄且多为泥质磨光黑陶;晚期为直口,小卷沿,深腹,腹壁近直,底缘多外凸,器壁变厚。

鬲。炊煮器,上半部为罐形,下半部为三个袋足,三袋足分裆之处,有分裆、圆裆和平裆之别,在其下燃火以煮熟食物。此种器在龙山文化中最多。

在龙山文化时期的鬲,多为夹砂灰陶。方唇,近直口,深腹,下接三个分裆乳状袋足,器表多有刮抹痕迹,上腹部多饰盲鼻一对。新石器时代出现的这种炊器,在青铜时代的中原也十分流行。

釜。炊煮器,直颈或无颈、圜底,有的两侧带把手,有的腰部有一周突棱。山东地区的后李文化时期,釜的数量最多且具典型意义。有直口与敞口、深腹与浅腹之分,均圜底,大小不等。多叠唇或用泥条加固,也有的器口附4或6个冠状堆纹,叠唇上常饰划纹、戳划纹。北辛文化时期的釜,可分两类。一类为侈口,浅折腹,缓圜底;一类为敛口,沿面下凹,上腹部外鼓,尖圜底。

盘。盛器,器身浅,侈口,以平底或圈足为多,很少有三足或圜底者。龙山文化中盘较多。

甑。蒸器,罐形或盆形,底部有镂孔,不能单独使用,置于鼎、鬲或夹砂罐之上,在鼎、鬲或罐中加水,将需蒸之物置于镂孔的甑,当下部加火之时,上部受蒸。龙山文化时期多见。

碗。盛器,侈口,直壁或曲壁,小平底或底下加圈足。新石器各种文化各个时代皆可见到。

匜。水器,亦称带流钵,浅钵有流,俯视尤如今天的瓢。多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诸文化中。

我们由曲阜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说起,进而,又对各种陶器进行了具体分析,对陶器这种古人的发明创造,又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们深深地感觉到,陶器的出现,确实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团粘土,用水湿润捏练后,塑成一定的形状,再经高温焙烧,就可烧结成陶器。它造型稳固,胎体坚硬,不畏雨水,便于使用。是人类利用火的威力,改变了柔软粘土的化学性质,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我国古代有“神农作瓦器陶”、“黄帝以宁封为陶正”和“舜陶于水滨”等传说。证明先民非常重视陶器的生产。陶器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的定居生活更加稳定,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再分析一下,曲阜地区出现的这些石器。

石斧。有无孔石斧、带孔石斧、环状石斧、多头石斧等种类。斧类的用途是砍伐、切割。

石锛。锛与斧在外形上相近,但斧是双面刃,锛是单面刃。锛有无段石锛和有段石锛两种,皆用于砍斫及木器加工。

石刀。有长方形带孔石刀、半月形双孔石刀、带把的刀等,多用于农业收获及采集。

石铲。有舌形石铲、心形石铲、长方形石铲等,用于农业生产,多半缚柄使用。

石镰。形状与今天的铁镰相似,有齿镰和无齿镰两种,用于作物收割。

石镞。即箭头,类型很多,横断面有三角、菱形、长弧形和圆形,形体长短不一,一般长度在5厘米至8厘米,大镞装在木杆上和弓同时使用,用于狩猎活动。

大家知道,人类文化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人类远祖在石器的加工过程中,不仅使人的双手得以灵巧和完善,而且使人对于形的概念,有了逐渐深刻的感性体验。我国的旧石器时代大约从距今180万年前开始到1、2万年前止。所谓旧石器时代,简言之是指使用以粗笨的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那个时代。

新石器时代较旧石器时代物质文化上有很大的进步,首先表现在石器上。新石器时代石制工具及用具种类繁多、数量骤增,打制、琢制、半打半磨、通体磨光等制作方法多种多样,石器的用途分工明确,造型美观大方,生活及装饰用石器在整个石器中所占比例与日俱增,祭祀和礼仪用的石器或玉器开始出现。

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加工大体上经过以下几个步骤:一是选材,新石器时代常见的石材有燧石、石英岩、砂岩、蛋白石、辉绿岩、蛇纹大理石及各种水成岩等;二是将石材按制作需要用另外一块石头在预定的切割线上加沙加水反复锯拉,切割下一定形状的石材;三是将切割下的石材打成所需物的雏形;四是将雏形在砥石上进行整体或局部的磨研。五是对有些需钻孔的石器用骨管或木棒利用弓弦钻孔;六是用兽皮或纺织品在石器上打磨抛光。

石器的制作最明显地体现了八类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从石器的发生与发展上也充分反映了人类文化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进程。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种类很多,常见的也在20种以上。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打制品的比例不断减少而磨制品逐日增加,由局部磨光发展为通体磨光。长方形、方形、圆形、半月形、舌形、心形-----各种石器在后期都几何化,棱角清晰、刃部锋利、光泽可鉴,其先材很严格,甚至还使用玉材。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制作石器上掌握了最高的技术。随着金属器的出现,石器制作的水平才日渐下降。

曲阜史前文化遗址上出土的骨器有锥、匕、笄、刀等。

锥。是日常生活用具,用动物的肢骨为原料,将一端磨成尖即可使用。锥的种类很多,即使是处于同一文化时期的锥也有粗精之分。粗者将动物肢骨一端磨尖之后便付诸使用,其上部甚至连动物肢骨的关节面都原样保留;精者通体磨光,不保留肢骨的任何痕迹,形体规整,讲究对称。

匕。是日常生活用具,多见于大汶口文化,呈薄片状。

笄。是装饰用品,多半用动物肢骨磨光而成,形式多样,一头有尖,另一头呈圆柱形或刻以花纹,用来挽人们的长发。

刀。日常生活用具。用动物肩胛骨或者用劈开的动物肢骨为原料,稍加磨制而成。因需不同,形式多样,其中长方者居多,一面有刃,用于切割。

中国史前人类使用骨器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十万年之前的中国猿人时代。我国著名的学者贾兰坡先生,经过研究证明,在周口店中国猿人洞穴中所发现的大批兽骨化石里,有许多是以人加工而破碎的。有些鹿的肢骨一端常常带尖,有些犀牛肱骨上面有长条形的沟,这种牛骨可能是作骨砧使用时砸硌出来的。这种种碎骨,都可以视为最早的骨器。

到了新石器时期,由于狩猎水平的日渐提高和人工驯养牲畜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获得动物骨骼作为原料并非什么困难之事,再加上当时一部分人对切割、磨光、穿孔及抛光的谙熟,所以制作的骨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与旧石器时代相比,都有了较大的飞跃。

通过对曲阜史前文物的鉴赏研究,真正感到: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存,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物荟萃,蔚为大观。鉴赏和研究历史文物,可以认识中华民族生存、斗争、发展的历史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可以从中得到思想的教育、智慧的启迪,从而激励我们树立民族的本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建一个文明、富强、和谐的国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