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简报·第20期】曲阜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外业调查工作 顺利完成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曲阜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模式,积极探索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流程,按照“六步工作法(即一备、二查、三理、四审、五补、六报)”对各镇街展开地毯式普查,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入户走访,高质高效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文物普查过程中,抽调专业素养高、经验丰富的文物工作人员组建普查队伍,坚持“应普尽普、应查尽查、应细尽细、应保尽保”工作理念,按照普查标准制定详细的普查计划和工作路线,建立文物普查“村村到”档案,对曲阜境内318个行政村、441个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确保外业普查覆盖率达到100%。主动对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获取行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作为文物普查重要线索。积极与各镇街文化站站长、各村两委协调对接,获取文物现状详细信息和新发现文物线索,并征集镇志、村志等地方志作为文献资料。文物普查与文物保护宣传同步进行,每到一处,普查员通过发放征集文物线索公告明白纸、摆放文物普查宣传展板、开展交流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向民众征集文物线索,宣传文物普查的内容和意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普查与保护中来。
从炎炎夏日到爽朗金秋,再到料峭寒冬,普查队员们手持RTK、相机、无人机、采集平板等先进设备,走遍乡间田野,对散落在曲阜大地上的珍贵文化遗存进行认真翔实地勘察记录,确保文物点无遗漏。普查队员怀着饱满的热情、责任和担当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团队分工明确,队员各司其职,严格按照普查标准规范熟练开展文物测量、定点、拍摄、标本采集等工作,越来越多的文物点现状被记录和复核,越来越多的田野文物被发现和进一步保护,使曲阜境内的文物资源现状更加清晰明了。
截至目前,已完成曲阜境内12个镇街(尼山镇、防山镇、息陬镇、王庄镇、小雪街道、鲁城街道、书院街道、时庄街道、陵城镇、姚村镇、石门山镇、吴村镇)的外业实地调查工作,累计普查各类文物961处,其中复查文物819处,复查率100%,新发现文物142处。
下一步,曲阜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将根据文物普查方案和工作计划,加快推进文物普查工作进度,进一步完善普查数据资料,加强普查数据质量监管,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确保按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完成实地调查、信息登录、汇总分析、报告编制等各项工作,依法认定、登记和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曲阜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圆满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