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 文博新闻

齐鲁晚报-孟母林-朴素幽静古树葱葱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4-12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4-12

文/图本报记者张建丽

怀胎十月的艰苦,一朝分娩的痛苦,抚养成人的辛苦……从古至今,母亲的伟大,一直被记载和传颂着。在曲阜城南凫村的东侧,有一片郁郁园林,林中长眠着一位名垂千秋的模范母亲,她将自己的儿子教育成一代亚圣———孟子。孟氏家族墓地以先祖母氏为名,实属中国传统丧葬制度的孤例,足见对孟母的景仰之情。

关于孟母

单亲妈妈言传身教育儿成亚圣

一条简单的石板路,一座朴素的青石牌坊,看到上面丹书的“孟母林”三字,方知已经到了这片家庭墓地,在此埋葬着亚圣孟轲父母及部分孟家后裔。园林占地面积721.62亩,是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孟母林后,北行折西不远,有一红墙环绕的院落,院内正中建享殿3间,是祭孟子父母的地方,始建于北宋景祐年间,清乾隆九年博士孟衍泰重建。殿内原有孟母塑像端坐于木雕神龛内。平时这里人烟稀少,如今殿内空荡荡的,很是冷清,一如孟母生前的生活。据历史记载,孟母即是一位低调隐忍的慈母。

孟子的母亲姓仉,鲁国人。孟子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与其谆谆教诲密不可分的。孟子3岁时丧父,遭遇人生之大不幸,但孟母很贤德,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对失去父爱的孟子管教有方,至今流传着“孟母三迁”、“杀豚不欺子”、“断织劝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孟家最初住在凫村一片墓地附近,小孟子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与村中儿童追逐嬉戏,也模仿大人们的礼仪,甚至还装模作样地假哭。孟母除了照顾好儿子的饮食起居,还非常关注他的性格成长。见到儿子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这位母亲开始踏上漫长的迁居之路。

经过一番周折,孟家母子从凫村迁到了城西庙户营村。这次的新居靠近一个交易集市,小孟子模仿能力挺强,又学会了吆喝叫卖、锱铢必较,此地对孩子成长依然不利,孟母再次举家搬迁。第三次把家搬到了学宫旁。学宫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小孟子学会了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有模有样,孟母由衷地发出感叹:“这才是孩子们最佳的居住环境!”并把孟子送入学宫读书,留下了“三迁”的美谈。

在古代,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一位单亲妈妈带着孩子搬家,怎一个“苦”字了得?清朝尊奉她为“启圣邾国公端范宣献夫人”,享殿后院,树有神位碑,上刻楷书“启圣邾国公端范宣献夫人神位”。碑立于清代乾隆年间,碑前有石制供桌、香炉等。

孟母非常注意在日常小事上言传身教,培养孟子守信、坚持等品格。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东邻有人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应道:“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着吃肉。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买了一块猪肉让孟子吃。这就是“杀豚不欺子”的故事。

幼时的孟子和其他孩子一样贪玩,经常逃学。孟母知道后,拿起刀来,当着孟子的面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必须要有恒心,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母亲辛苦劳动全白费了,小孟子惊愕了,也警醒了,从此不再逃学,终成一代儒学大师。

关于孟母林

松柏茂密,曾拍摄“武松打虎”

在林墓区的东南、西南部分别连接两个山头,形似马鞍,故名“马鞍山”。孟母林正在山岗之中,柏、桧、楷、槲等古树郁郁葱葱,据统计共有各种树木12800多株,树龄长达几百年。

林内随处可见“空心树”,这些树木的根一大部分是在地面以上的,镂空状的,形如一个个大香炉,而树干依然笔直挺拔。古时这里曾经有河流经过,树木长期在河流的冲刷下,没有倒下,反而形成了独特的样貌。附近居民说,这是吸了孟母坚韧的灵气,才会如此顽强。

在院子东头,一棵侧柏展示着与众不同的沧桑。几棵不知名的小树竟然从这棵侧柏的树干裂缝中长出。裂缝不知是雷击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侧柏还在茂盛地生长着,不仅生命力顽强,还神奇地养育出其他的小树,时常令来人惊讶。

野生韭菜、野生药材,还有其他不知名的野菜等植物在孟母林内也很多。附近的老人们说,以前他们经常到院子里采摘野菜、中药,大自然的植物养活了不少人,也救治了不少人,很多老辈人对这片古老的沃土充满感激之情。

你也许不知道,早期电视剧《水浒》里的武松,酒后上了景阳冈,其实是在孟母林里“打死了老虎”。园林的管理员就是凫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她说,那时他们还小,正在读小学,老师组织孩子们说要到孟母林里参观,因为来了剧组,要在这里拍摄武松打虎的镜头。大家都很高兴,后来老师担心小孩子没秩序,打扰剧组工作,又把计划取消了。

没有亲眼看到“武松打虎”,管理员心里还挺遗憾的。不过《程咬金》、《中国商人》等电视剧也曾来孟母林取景,茂密古老的树林就是一道风景。电视剧播出时,村民们专门坐在电视前,看到自家门口的孟母林场景,大家指着电视一片欢笑,满心满眼的自豪。

关于孟家后代

孟氏很多后人葬于此,石碑林立

在孟母林享殿之西50米处,是孟子父母合葬的墓。冢墓坡高8米,周围约15米。墓前有石鼎炉、石烛奴、石供案。正中并立三碑:中碑上刻楷书两行“启圣邾国公端范宣献夫人墓”;东碑上刻隶书“孟母墓碑”;西碑上刻隶书“邹国公坟庙碑”。

墓前东侧,立有二碑,北石为元代元贞二年立;墓前西侧,立有二碑,为捐款题名碑。孟母墓南是孟氏二世祖孟仲子墓,墓前有碑,上刻“新泰伯孟仲子墓”。孟母墓的东北,为孟子四十五代孙、中兴祖孟宁墓,墓前石碑上刻“亚圣四十五代孙孟宁之墓”,碑阴刻捐款题名。碑后有石,刻有孟氏“世系之图”。

在马鞍山的西峰南侧,建有文昌阁一座,阁面阔一间,分上下两层;阁西有“望峄亭”一座,供来人歇脚,观景。因为孟母的伟大,很多孟氏后人愿意在身后来到这片祥和的林地,整个院中宋、元、明、清碑碣多达数百块,有表达对先人的崇敬之情的,也有个人的墓碑,一派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