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曲阜历史的印迹——元代碑刻“重修曲阜县廨记”随想
曲阜城东的旧县村,这片2平方公里古老、历经沧桑的土地,是一文化底蕴非常丰厚,留存着人类幼年足迹,充满着传奇的沃土。
上古时期这里曾拥有过多彩的辉煌,史传“三皇五帝”中的黄帝、少昊与这里有着渊源。《帝王世纪》载:“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史记正义》记:“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此地即为寿丘。还有“少昊”之陵、大汶口文化少昊陵遗址、景灵宫遗址、仙源县城遗址等。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曲阜工作队走进了旧县村,那残存的仙源县城城墙基址,破败护城河,向我们呈现着曾经拥有的过去。在对此地普查过程中,我们在一村民家中发现一通元代碑刻:“重修曲阜县廨记”。
该碑立于元至顺年间(1330年),碑通高 2.2米,宽0.8米,厚0.15米。19行,592字,魏体。较为详尽记录了县廨完全被毁于金乱之战的“治无完所”。中统三年(1262年)“创厅所,以聚民”,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创仪门,厨盖房数室”,再到皇庆元年(1312年)“莅政历岁绵以已皆新之正厅”。直到泰定丁卯年(1327年)“使人巍然有所瞻仰,甚为名邑之称”的过程,历经七十余载。落款为:济宁路曲阜县达鲁花赤兼管本县诸军奥鲁劝农道僧 至顺改元冬孟上旬有□日前尉吏王居敬朱公政李伯直立。
此碑的发现对于了解、认知和研究本地元代的人文、历史提供了真实的实物资料。
元朝的建立,结束了我国境内宋、金、西夏诸政权之间对峙的局面,实现了全国大统一,从世祖(忽必烈)1271年定国号为元算起,到1368年顺帝(妥欢贴睦尔)对全国的统治不过百年。
“重修曲阜县廨记”碑刻的留存发现,使我们不由地想起了此地始建城池的宋代。宋真宗时这片土地上经历了一阵喧嚣,宋真宗崇信道教,奉黄帝为圣祖。据《曲阜县志》记载: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帝言轩辕黄帝降于延恩殿,谕群臣曰:“朕梦无尊命之日,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赵之始祖,再降乃轩辕黄帝。”黄帝生寿丘,寿丘在曲阜,乃改曲阜为仙源,徙治寿丘。宋人张君房(官上书度支员外郎)在其《云笈七签序》中也自述了其事:“臣吏职霜台作稽之吏……冬十月,会圣祖天尊降延恩殿,儿真宗皇帝亲奉灵仪,躬承宝训,启绵鸿于帝系……”。由此看来真宗帝做了一梦无疑,他诚奉道教,竭力尽子孙之孝。于是,在寿丘前大兴土木,建起规模雄伟、崇宏壮丽、1300余楹的景灵宫观,供奉黄帝。又在寿丘处筑建了一新城,即:“仙源县城”。至此这里便成为曲阜有了文字记录已知的继周、汉鲁城之后的第三座古城池,同时此地也完成了一次脱变,以本地域政治中心的面貌登上了历史舞台。
由于受宋王朝崇儒重道的影响,致使朝拜黄帝、少昊、周公、孔子的王侯大臣,儒道学士纷沓而至,络绎不绝,经济文化呈现空前繁荣,并对寿丘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杨奂《东游记》载:“由曲阜西复东行一里,入景灵废宫,观寿陵,陵避讳而改也。东北至亵丘,少昊葬所。寿陵、于宋时叠石而饰之也。前有白石像,为火爆裂。坛之石栏,穷工极巧,殆神鬼所刻也。”欲立“庆寿”碑及“无字碑”(俗称“万人愁碑”)。正当生机勃勃之时,钦宗靖康年间,金兵的铁碲踏碎了这里的安宁,摧毁了这里的繁荣。北宋王朝营建的县衙、宫观、庙宇等建筑及大批珍贵书籍史料付之一炬,化为乌有。欲立的无字碑,也是在这时刻弃之不顾没有完成而产生的。金统治了这块土地。金太宗天会七年(1129年)为证实自己的存在,又把“仙源县”改为曲阜。
这通碑刻的留存,唤醒着人们的记忆,它带着那时代的烙印,填充着历史的真实。反映了元代当时曲阜的社会历史现状,社会结构组成,历史信息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研究价值。
碑刻中的达鲁花赤,是元朝的官谓,元朝建立后,达鲁花赤的设置沿袭了下来,并普遍地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位置上设置。
此时,达鲁花赤已经不是一种官职的名称,而是指代一类官职,即某部门的最高长官。路的达鲁花赤是正三品,散府的是正四品,与中央六部尚书同等,州的达鲁花赤由户口决定,大的是从四品,小的是从五品,县的达鲁花赤,大的是从六品,小的是从七品。这里的达鲁花赤最小也应为七品,但他却是这里的主宰。
元朝统治时期,可谓残暴、黑暗、不公正,它把人们分为四个等级。这是汉人较为黑暗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时期。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不仅在中华文化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诸多领域出现了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发展进程,开创了中国各民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元代统治者也是尊孔的,在大德十一年(1307年)七月“辛己,加封至圣文宣(孔子)为大城至圣文宣王”;至大二年(1309年)正月“丙午,定制大至圣文宣王,春秋二丁释奠用太牢”;至正十年(1350年)曾重修景灵宫(后又毁于兵火)。这也说明了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元代的统治者,它虽然摧毁了中国传统的以家族为核心的地方自治制度。
据明代人费宏(字子允,号东湖,1468~1535年)著《城阙里记》记载:“阙里与曲阜相去十里,故皆无城,而阙里尤为孤旷,守望无所恃焉。”可看出当时鲁城与县城一带的凄惨和荒凉,同时也说明了此时的仙源县城业已颓圮。
明正德六年(1511年),刘六、刘七农民起义攻占了孔庙,“秣马于庭,污书于池”,使孔庙遭到了严重破坏。于是,正德八年(1513年)又在周鲁城西南一隅始建新城,以“移城卫庙”。嘉靖元年(1522年)落成,这就是现在的明故城,曲阜的第四座古代城池。至此,仙源旧城废之,逐名旧县。
旧县古城作为本地的统治中心,在历史的风雨中退出了,成为一古城旧址。钟楼、县廨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她就像一个破败的历史舞台,留存着许多珍贵的文化元素、文物资源。这块元代碑刻镌写着历史的点滴,就是这里的一个小小注脚,向人们昭示着、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屈辱。诞生之初的它凝重地环视着这茫然的土地,被无声地镶嵌在曲阜历史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