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鲁都古台小考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王南庚自庇迁奄都曲阜,史称“商奄”。后盘庚迁殷,奄地为商朝的方国,曲阜为奄国国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周公践奄后,“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由周公长子伯禽代父就封。《括地志》载:“曲阜外城,即周公旦子伯禽所筑鲁古城也。”曲阜作为鲁国都城自周公始至顷公为楚所灭,传三十四君,历870余载,是当时中国东部地区的一大重镇。

鲁国故城择建于寿丘之西,是按《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旁三门,方九里,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市朝一夫”的理念设计营建,为我国著名的先秦古城之一。其周长11771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遗址布局合理,堪称古代城市建设典范。现地下保存较为完整,埋藏着大量文物古迹,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珍贵史料。

在鲁国都城内外,过去曾筑有许多著名的古台,史籍中亦多有记载。

何谓为台?台原指高而平的建筑,“台观四方而高者。”古代的名台,一般都很高,或筑于山头,或平地而起,“台多方形,以土筑垒,其上或有亭榭之类。”我国筑台的历史久远,如《诗经》中便记载:“经如灵台,经之,营之。”从周到汉魏,筑台之风一直很盛,“当时盛游猎之风,故喜园囿,其中最常见之建筑物厥为台。……可以登临远眺。”从文献史料及考古资料中分析得知,帝王筑台是受先民祭祀影响,后引申有三:消遣娱乐、求神遇仙、防御敌寇。

关于曲阜鲁国故城内外的古台址,起始年代较早,历史脉络较为清晰,有些尚存,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价值。鲁人重礼,有深厚的礼乐传统,在各种礼仪中,祭祀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有禘、宗庙等对祖先之祭,亦有郊及社的天地之祀,它们多以筑台置榭而为之。当地人传说有八台,《曲阜县志》记载有九台,《曲阜圣迹古迹择要略考》记载有十一台,而据1956年曲阜文物普查时统计,鲁故城内外的台基遗址尚有十几处。下面就有迹可循的台址及功能择要考证之。

舞雩台 位于小沂河南岸,大沂河之北,即东104国道西侧,舞雩坛路路南,现残存高5米,《汉旧仪》、《水经注》、《寰宇记》等史籍均有记载。《水经注》称“坛高三丈”,以北魏单位尺一尺合0.27974米折算,三丈约合8.5米左右。郦氏所举台高不过是约数,与今高度相近。史籍载,天子祭天的礼仪有九种,鲁国享有二。除郊祭外,还有祭天求雨之大雩祭。《公羊传》载:“君亲之南郊,…… 旱请雨祭名,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谓之舞雩。”《正义》曰:“雩坛者,雩时为坛设祭于此。有乐舞,故曰舞雩。”雩即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另《论语·先进》记:孔子要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谈谈各自的志向,曾点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作答,得到孔子的赞同,“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地方即此地。舞雩台是鲁国雩祭的地方,应是鲁国早期的祭台之一,为鲁国特有。

20世纪70年代,对此台考古钻探时,测得台基东西120米,南北115米,残高7米,有两层。在被破坏的台基东面和西北面,暴露着清楚的夯层。从台基东面的夯土结构观察,台基似有上、中、下三层:上层夯土深褐色,厚约0.6米,包括三个夯层,夯窝圆形圜底,直径约8~9厘米,夯土中包含布纹瓦和陶片,时代当属西汉。中层夯土灰褐色,土质坚硬而纯净,厚4.1米左右,夯层厚11~15厘米,夯窝圆形平底,直径6~7厘米。根据所用夯具,年代当属战国时期。下层夯土为黄黑色花土,黏性大,质量较差,夯窝圆形圜底,直径约3~4厘米,厚约1.5米,含有较多陶片。下层夯土只分布于东部,西部没有发现,根据所用夯具,时代当属春秋以前,是早期的台基遗迹。由此考古资料可知,舞雩台始于西周,历战国、西汉修筑留存至今。

周公台位于今周公庙所在地。周公庙的前身为鲁太庙,鲁太庙建于成王十四年(前1028年),“周公薨,成王赐鲁以天子之乐礼之,立太庙。”古文献有关周公庙即鲁太庙旧址的说法,亦散见于多处。如:《曲阜县志》载:“周公台在城(指明城)东北二里高阜上,即周公庙基地。”“宫殿之迹鲁太庙,今在城东北二里高阜上,即周公庙基地。又为周公台,高五丈,周五十步。”《水经注·泗水》:“……有周公台,周公台高五丈,周五十步。台南(按:应为西南)四里许,则孔庙,即夫子之故宅也。”周公台,为祭周公而建。并在台上修建了庙宇,以祭,可知此台应始于西周时期。

两观台位于曲阜明城东南,鲁国故城的正南门(稷门)两侧,为两观台遗址。《吕氏春秋》:“归父居石门。石门盖亦郭门名也。又有雉门,有两观。定二年五月,雉门及两观灾,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雉门盖公宫之南门,两观,阙也。”《说文》段玉裁注:“凡观于台在于平地,四方高者曰台,不必四方者曰观。其在门上者,则中央阙然,左右为观,曰两观。”曲阜的两观台,“其在门上者,左右各一,故称两观。”杜预云:“雉门,公宫之南门,两观阙也。”鲁城南垣正门即为“公宫之南门”,是为雉门,或称稷门、高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孔子家语》云:“孔子为政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两观之下”。由此可知,两观台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是举行重要集会和检阅活动的场所。

在鲁国故城考古钻探中,在鲁城的章门以外,发现相对的两处台基址,这一发现与史籍记载的稷门有差异,不知是史籍有误,还是观台迁移之故。《曲阜鲁国故城》报告称:南东门,位于曲阜县城东南,兖岚公路南侧,五金交电公司东院墙外。城门两侧地面上仍保存有较好的夯土墙,紧靠城门南口的两侧,各有长方形夯土台基建筑。台东西宽各30米,南北各长58米,残高1米,此门北对鲁城中心大型宫殿建筑群基址。原有两观台石碑,今台与碑均不存。

季武子台位于曲阜明城东2公里,周公庙村东北崖头上。《水经注·泗水》载:“鲁国埠上有季氏宅,宅有季武子台,今虽崩夷,犹高数丈。台西百步,有大井。”《太平寰宇记》则指明了武子台的位置,上云:“季武子台高三丈五尺,在县东二百五十步。”这里所指的“县”乃唐至宋初县城而言。《史记·孔子世家》载:“定公十三年(前497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季孙、孟孙、叔孙)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其中的“登武子之台”当即指此台,可知春秋末鲁“三桓”专权时期已有此台,为季孙氏家宅私有。

在鲁国故城钻探发掘中,在鲁城东部偏南,古城村西南约200米,西北距周公庙约1公里处共发现了三处建筑基址。南部的一处呈“凵”形,建于姜石层上,其范围东西90米,南北55米。夯土宽8~10米,似为墙基。现仅存0.2—0.3米的厚度,夯土质硬而纯,呈灰褐色。估计墙基中间应有台基一类基址,可能因地势高,已被挖去。基址周围堆积有大量战国和汉代的砖瓦片。东部的一处夯土基址呈长方形,南北长80米,东西宽46米,夯土厚0.4米,质地坚硬,呈灰褐色,也筑于姜石层上。在其北面约50米,有一片路土呈长方形,东西长约75米,南北宽约60米。在基址的东面有宽10米的古道路通向东南门,北面有古道路通向北东门。根据遗物分析,建筑基址的年代当属东周至汉代。据史料记载,按方位推算,所谓季氏宅、武子台,似指此处的建筑遗迹,具有防御功能。

由于时代久远,季武子台地表已无迹可寻。

鲁公台(伯禽台、望父台、北擒台)在曲阜明城以北,孔林林道以西,一土台南北10米,东西9米,台高约2米,俗称“望父台”,传为伯禽思父西望而筑。据《东野志》称:“古鲁城旧迹望父台,在城北一里。鲁公筑高台以望西京,思念其父。”《曲阜县志》载:“城东北二里,高埠上即周公庙基,又为周公台,高五丈,周五十步,台北百步盛果寺,为鲁故宫地。台西二里有台焉,旧志称曰伯禽台,君子以为慢;乡人称曰望父台,君子以为俚,宜更之曰鲁公台。”清代孔尚任修《阙里志•古迹•蚩牛冢》记载“蚩牛(尤)本炎帝之裔,喜兵好乱,居少昊之虚以临四方。炎帝孙榆罔居空桑,德不能驭,蚩牛起兵伐空桑,逐帝而自立,迁于涿鹿,黄帝兴兵北攻,三年而后擒之,献俘于空桑,身首异处,其身冢在寿张(汶上南旺),肩髀冢在钜野(钜野县重聚),鲁城中之冢则其首也,今曲阜城西北里许高冢,俗呼北禽台,亦曰被擒台,盖献俘之所。”由此可知此台原为蚩尤冢。20世纪60年代,当地群众挖沟取土时在台周围挖出石坠、石剑等石器文物,还有铜鼎、铜环、铜舟、车马器等物。1977年和1978年,对鲁国故城全面钻探试掘的同时,又对此台周围及台基作了详细的钻探调查,得知此台的南北和附近地区是一片大型墓葬区。可以断定,此台历史久远,春秋及战国时期于此台及其周围作墓。因此,鲁公台、望父台之名等均为后人附会之说。

庄公台、昭公台《太平寰宇记》云,鲁庄公台在鲁城内,县西北二里,庄公筑台以临党氏见孟任处,台西南五十步有台焉。《史记·鲁周公世家》:“庄公筑台临党氏,见孟女,说而爱之,许立为夫人,割臂以盟……”说的是鲁庄公时,庄公(鲁十六君)见一党氏美女孟任,便前去求婚,孟任不愿意,庄公答应立其为夫人,方才同意,并割破手臂交血为盟。后庄公娶齐女哀姜,孟任没有立为夫人。庄公“临党氏”之宅筑起的台基即为庄公台。

《东野志》称,鲁昭公台在城西北二里,与庄公台相对(昭公,鲁二十四君)。据此进行走访调查,明城西北二里许,确曾有古台高土冢存在。《曲阜县续志》称此地为社稷坛。1956年曾对此地进行文物普查,暴露遗物均属周汉两代,在台北土沟旁还出土有西周和商代的骨锥,以及鬲足、鼎足陶片等。1986年,湖北省阳新县一中在拆迁老儒学时,发现了一块宋代“鲁国之图”石碑,碑高1.94米,宽1.1米,厚0.13米。额部刻有“鲁国之图”四字,中部为“古鲁城”,有十二座城门。城内庄公台、昭公台醒目其中,另有文宣王庙,白鹤观,孔圣村,城外北边有空子墓,孔林,子思墓,仲尼燕居堂,伯鱼墓等;泗水由北向西而流,碑下部刻有南宋绍兴二十四年,俞舜凯所撰跋文。这说明庄公台、昭公台在宋时依存,且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受人关注。两台应均为纪念性筑台,现此地已夷为平地。

斗鸡台位于鲁城西部,校场路南,林业局院内。《太平寰宇记》云,斗鸡台高一丈五尺,相去各四步,在高门内县西三里。据说鲁庄公喜爱斗鸡,规定了“斗鸡日”,每逢这天让斗客们带着好斗的公鸡,各自找出对手,依次登台,将鸡放在木栅栏内厮杀。庄公坐在旁边观看,一般爱好者则站在台下瞭望,此台为消遣娱乐性筑台。1978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考古技术人员,对此地进行全面钻探,探明台中心确实是夯土台,周围则是古代墓葬。《曲阜鲁国故城》报告称:“斗鸡台”位于鲁城西部,曲阜西关以北。遗址西邻鲁城西垣,东至种子站东墙外约20米,文化堆积一般厚1.5米左右,有四~五层。“斗鸡台”基址台呈椭圆形,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5米。经试掘,知台基夯土有三层:上层为近代所筑,中层约属战国西汉时期,下层夯土灰绿色,小棍夯,约属春秋时期。下层夯土分布较广,但并不连贯,未必是个台基,因未全面揭露,性质不明,待考。现残存约10米见方,高3米不规则土丘。

钓鱼台原名泮宫台,亦曰书云台,因鲁僖公在台上钓鱼,故又称为钓鱼台。此台位于曲阜明城东南角城外,护城河以东约50米处。《东野志》载:“泮水,在稷门内有台巍然,有水泓然,鲁僖公典学养士于此。”《曲阜县志》载:“泮宫台,亦曰‘书云台’,俗谓‘钓鱼台’。台北有水即泮水也,明吴郡周天球书碑曰‘泮宫’”。《水经注》云:“灵光殿东南即泮宫,在高门直北道西,宫中有台高八十尺,台南水东西一百步,南北六十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十步,台池咸结石为之,汉代为灵光殿基。”1957年文物普查时登记,台坡高30米,东西长60米,南北宽30米。台西旁立有碑刻三通,一为明代周天球书“古泮宫”碑,该碑1975年移入孔庙保存,其余二碑分别为“文献泉”碑及清光绪年间记载重修“古泮宫”水池和“文献泉”的石碑,此二碑在“文革”中丢失。现台迹已无。

春秋台位于曲阜明城东八公里北息陬村内,有碑刻“孔子作春秋处”一通,为纪念孔子而筑,始筑年代相对较晚。《曲阜圣迹古迹择要略考》载,春秋台为孔子作春秋处。《曲阜县志》载:春秋台在县东南十里,《任昉述异记》谓是孔子作春秋处,宋时立祠设像奉祀,后称春秋书院,1956年文物普查时,春秋台残高2米,南北长15米,东西宽14米。现台迹已无。

除此之外,结合《太平寰宇记》所载,鲁都内外还有“祭坛”,在鲁城南3.5公里处,沂河南岸,是古时鲁君郊祀祭天处;“襄仲台”,在鲁城东郭建春门内南侧,为鲁庄公之子东门襄仲宅中之台;“泉台”,在鲁城南今南泉以东的逵泉边,原为泉宫中的古台;“鲁王郊台(又名“山川台”)”,城东南二里。

综观曲阜古台,多筑于周代,其功能多为祭祀,原始性较强,这说明周时的鲁国,筑台以祭还比较流行。但祭祀的行为是人,在祭祀的理念中,因受礼乐传统的影响,他们的祭祀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春秋时期的筑台,其神秘性、宗教性相对淡薄,更是赋予了“敬德”的内涵,其祭祀原则为理性化的“有功则祀”。它们的留存,对研究、了解鲁国历史文化,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如今,历经两三千年的风雨岁月,这些古台大多荡然无存,建国后保存较好的“钓鱼台”也毁于20年前了,有的已不能确指其位置,有的已无迹可寻而约估其址附会者,又与古代文献记载相悖。唯有“望父台”、“舞雩台”和“斗鸡台”仍然立于地表,承载着历史的责任,见证着鲁都的沧桑,述说着遥远的过去。



《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

《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