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论语》管理思想初探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2

代表儒家思想的《论语》,是孔子以及弟子的言行录。它不仅阐述了人生的许多重要问题,而且体现出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现代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为丰富社会主义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的建立,认真总结和借鉴《论语》中的管理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其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孔子的“和”政观

孔子的“和为贵”主要阐述的是社会人际关系,也就是“人和”。

从微观上看,“和”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更加密切,会使人们坦诚相待,相互谅解。“和”,要求人们不计个人恩怨来评价是非,要“以直报怨”。“人和”才能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小环境,避免内耗,形成一个单位的群体意识和群体合力。一些知名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都十分注意“人和”,把它作为振兴企业的重要条件。他们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都把“人和”的内涵揉进企业精神之中。有的以“团结、奉献、奋发、前进”鼓励职工,有的把“团结一致,努力拼搏,与企业共命运”作为企业口号。他们以这种方式促使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来增加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同完成历史的使命。

从宏观上说,“和为贵”是形成良好社会大环境的条件之一。由于国家、社会是由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构成,所以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靠的是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和谐作用。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首先应该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要明确规定每一阶层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义务,以及所能享受的社会权利,这样才能使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应如何立身处世。惟其如此,社会机制才能正常运转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随着人类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好像变得愈来愈小,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依存性越来越强。和平共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繁荣成为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相处的重要原则。虽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上小范围的冲突也时有发生,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人类要进步,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前进,如果没有一个安定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即儒家思想的“和”道,上述希望是难以实现的。

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为了发展经济,对大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不注意自然保护,不注意生态平衡,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就会遭到破坏、恶化。长期下去,人类就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孔子的“和”并不是要求人们不分是非、不讲原则的保持一团和气,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把“和”作为指导思想,社会中明辨“仁爱”、“礼让”,主动地适应环境,积极地改造环境,达到人与人、人与环境团结协调的目的。

二、孔子的“德”政观

孔子不单推崇“和”道,还提倡德政,推行以德管理的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所说的“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个人的品德修养,二是统治者“为政以德”,用道德的力量治理国家。如此,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了推行德政,他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标准,把道德品行端正,为人正直的优秀人才提拔到仕途上来,国家才能得到长治久安,民众才能信服。“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那些不正直的人,人民就信服你。选用不正直的人,罢免那些正直的人,人民就不会信服你。为了选拔品德端正的人当政,必须谨慎行事,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为了避免推荐人所出现的偏颇,不以少数人的好恶来确定,而应当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实事求是,明察是非。“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在推行当政的过程中,统治阶级如果行德爱民,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与人民利益有一致之处,与人民利益结合在一起,人民把统治者视为知己,这自然便于和他们联络感情,就会得到百姓的信任,勤勉就会有功绩,推行公道,百姓就会心悦诚服。这些原则,对于我们现代的管理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孔子的“仁”爱观

现代的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以人为本,也就是在管理工作中,要关心人,体贴人,尊重人,进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论语》中谈到的仁爱观体现了这种精神。孔子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也就是说,要博爱众人,要求兼爱,爱一切人。这种兼爱精神在现代管理中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极其可贵的,它体现了管理者的胸怀和崇高人道主义精神,能促使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和联系,加深理解,重新认识,是形成内部良好环境的条件之一,也是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力措施。

孔子仁爱观还包括克己为人,待人宽厚,尊重他人的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思想既体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又体现出对别人的厚爱。管理者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就会得到众人的爱戴和拥护。

在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分,即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根据自己的名分承担义务和责任,不论在家庭和社会中,每个人既拥有权利,也要承担义务,这正体现了孔子的“正名”思想,每个人有好多名分,好多角色,譬如:一个人在国家面前是公民,就要履行公民的义务;作为职工,要履行职工的权利和义务。每个人如果不尽义务,光强调自己所享受的权利,就是失职,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孔子的正名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来名副其实地当好各种角色,如果社会上的每个公民都能够如此,社会的生活次序、工作次序就会出现一种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可喜现象。一个英明的管理者,就是要时刻把正名思想纳入管理工作之中,使每个职工,各负其责,各司其务,管理工作就能顺利进行。

管理者是否率先垂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的效果。在《论语》中,多次谈到“修身”、“正己”的问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管理者,本人正,下属才能正。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管理者只要做到了正己,管理工作是不难做好的。自己身不正,怎能让人正呢?修身是从政的基础,从政是修身的目的,管理者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做到正己,就会达到“近者说,远者来”的目的。

四、孔子的“礼乐”之治

孔子的“礼乐之治”是以“仁学”、“德治”为核心而提出的。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两元是“礼”、“乐”。“礼”指一整套有关国家政治、社会伦理、社稷祭祀的规章制度和各种相关的仪式规范。简单地讲,礼就是做事的规矩。《史记·礼书》中说“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实际也是如此,为了维系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每个人的行为都必须有所节制,必须遵守规矩。这些规矩的总称即为礼;“乐”指以礼派生的音乐歌舞为中心的行为审美活动。原始宗教大多通过巫术礼仪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形式又是和原始歌舞联系在一起的,乐与这种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几千年前,我国的文化中礼乐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故而“礼乐”连文。

为了加强社会的和谐有序,通过礼乐的教化使礼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和社会契约,并使其精神内化为社会每个成员的文化和道德自觉。《礼记•冠义》云:“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乐之和”把伦理道德的“善”和审美情感上的愉悦统一起来,成为儒家治世或曰管理理论的重要来源。礼乐一体充分体现了儒家伦理教育的艺术化。

儒家的开创者孔子及其传人,在继承总结了先秦以来对乐重视的思想、肯定乐对政治具有辅助功能的同时,认为乐作为人崇高精神必备的修养,是保持畅达愉悦心态的生存必需。从人文主义的思想出发,儒家相信人的理性,相信人的后天教育,相信乐能净化人的心灵。所以说礼乐之治即在治理、执行各项制度的同时,兼顾执行方式的艺术性、讲究整体的尽善尽美及和谐发展。因而可说,“礼乐”相亲是中华文化最本质的特点,也是和谐社会最本质的特点,实行礼乐之治是体现和实行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现代管理者,不单要严格执行现行的一切规章制度,还要以整体的快乐,愉悦地工作生活。

现代社会中的优秀管理者,之所以能做出显著的成绩,是因为他们都具有自己的高尚道德情操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如孔繁森、张鸣岐、王延江等,就是这方面的光辉代表。

作为一位优秀的管理工作者,一方面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这是要做好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也体现了孔子“学”的思想。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孔子追求真理,追求知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精神,也说明了他成才的途径。我们当代的管理工作者,要想做好管理工作,也要有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使自己掌握多层次的知识,成为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管理工作。

总的说来,孔子的社会管理思想,有积极成分,亦有不足的内容。当代的社会,各种矛盾依然存在,这些思想自然还会有一定的生命力,一些管理理念现在使用,将来亦会被社会采纳。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利用孔子思想进行管理,以取得一些积极成果。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立足中国实际,取得精华,弃其糟粕,把孔子社会管理思想中的优秀部分拿来,“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