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荀子美学思想探析
在人类历史的原始阶段—旧石器时代,人们就有了最初的审美意识。随着语言文字的产生,人类的审美意识,成为具有一定理论形式的美学思想。两千五百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创立了博大精深的儒学学说,他对“仁”、“义”、“礼”、“孝”等方面作了系统研究,我们还发现他对美学思想的精辟阐述也时时闪耀着睿智的光芒,给今天的美学研究以启迪。时隔两百年以后,另一位儒学大师荀子对孔子美学思想做了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在这里,对两位先哲在美学方面的论述做浅陋的分析。
一、孔子的美学思想
孔子对美学思想的探索与他所提出的“仁者爱人”的伦理道德观密切相关,他重视美对人的教化,他懂得美,欣赏美,推崇美。
1.孔子从功利道德方面论美。孔子所倡导的美是以“仁”作为立足点和衡量标准。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由《诗经》上的这句话联想到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孔子当即表示非常赞赏,在他看来如果离开了仁,礼乐根本无从谈起。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明确提出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的地方。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观,即思想内容要健康,要反映人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和理想。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里的“成人之美”即指要成全那些对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有利的事,体现了孔子对美的社会功利性的认识。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对君子的五种美德诠释为:君子对下施舍而不浪费;对上尽心尽力而不怨忿;对利益有欲望而不贪婪;对自己安泰矜持而不骄傲;对别人威仪而不凶猛。孔子对五种美德的阐释既有仁、礼的因素,也包含功利性因素在里面。孔子推崇《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强调文艺必须以善为前提。
2.孔子的美育思想。孔子重视“诗”、“乐”对人的教育作用,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美育思想。孔子曾告诫他的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人不学诗就不会说话。他还教训儿子“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也就是说人假若不研究周南和召南,那会像面对着墙壁而站着,就会寸步难行。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诗可以使人向君子方向成长,礼可以使人向君子方向处世,乐可以使人向君子方向完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认为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对学诗者本人、对于他身边的人,对于他的君主国家都有好处。他的“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巨大作用做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孔子看来,文学是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一种东西,它无时无刻不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
3.孔子对美的欣赏。孔子精通六艺并陶醉于其中,他时常在音乐、舞蹈、文学的美妙旋律中忘却现实的烦恼。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礼、乐、射、御、书、数给予孔子极大的人生乐趣。孔子对音乐的热爱已经到了一种近乎痴迷的程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孔子说:“当太师挚开始演奏的时候,当结尾演奏关雎之曲的时候,满耳朵都是音乐呀!”音乐给了孔子精神上极大的满足,对音乐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可见,孔子在音乐方面很有造诣。
4.孔子主张中和之美。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形容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这充分体现了他“中庸之道”的哲学观点。孔子主张美是文与实,文与质的统一。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既反映出对人和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文学观。
二、荀子的美学思想
荀子也是一位儒学大家,他同孔子一样崇德尚礼,他提倡符合道德规范的美,以礼来衡量美,重视美对人的感化作用,并提出美感的差异性,他对美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儒家美学思想的前进与发展。
1.荀子从功利道德方面论美。荀子认为人只有不断地学习,全面掌握纯粹的礼义知识和修养才是美的。“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也”,君子知道、学习礼义不全面不纯粹是不能够称之为完美的。“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在这里所说的“美其身”即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荀子论及人的善与美的关系时认为“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立身处世方法正确而思想又顺应了它,那么形体相貌即使丑陋而思想和立身处世方法是好的,不会妨碍他成为君子;形体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与立身处世方法丑恶,不能掩盖他成为小人。一个人的内在美远远比人的外在美更为重要。可见,荀子对孔子所认为的仁义之美是基本赞同的。
荀子对美的社会功利性作了较孔子更为深刻而具体的阐明。“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美存在于天下地上的客观事物之中,这些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就是因为它们是有用的。“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使足以辨贵贱而已,不求其观;为之钟鼓、管磬、琴瑟、竽笙,使足以辨吉凶、合欢定和而已,不求其余;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养德、辨轻重而已,不求其外。”荀子认为给人们在各种器具上雕刻图案、在礼服上绘画各种彩色花纹,只是用它们来分辨高贵与卑贱;给人们设置了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乐器,只用它们来区别吉事凶事、一起欢庆而造成和谐的气氛;给人们建造宫、室、台、榭,是使它们避免日晒雨淋、修养德性、分辨尊卑。善是美的前提,美应该符合和服从于善,也就是说要符合人的目的性。任何事物从积极意义上来说,都应该有利于我们实用,离开了事物的实用性而谈论美观性无异于空中楼阁。
2.荀子的美育思想。荀子对文学,特别是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做了较长篇幅的,因而也是更加透彻、深入的论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美育思想。“夫《诗》、《书》、《礼》、《乐》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广之而可通也,虑之而可安也,反沿察之而俞可好也。以治情则利,以为名则荣,以群则和,以独则足乐,意者其是邪!”《诗》、《书》、《礼》、《乐》的道理,不是平庸的人所能理解的。精通、掌握了它们,就可以长期运用;将它们推而广之,就可以触类旁通;经常想想它们,就可以平安无事;反复遵循它们弄清楚它们,就更喜欢它们。用它们来调理情欲,就能得到好处;用它们来成就名声,就会得到荣耀;用它们来和众人相处,就能和睦融洽;用它们来独善其身,那就能心情快乐。告诉人们要不断揣摩和研究《诗》、《书》、《礼》、《乐》的道理,并时时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就会获得平安、快乐,能够与人和睦相处,甚至可以光宗耀祖。荀子的这一说法是对孔子“兴”、“观”、“群”、“怨”说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荀子的《乐论》篇全面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及其社会作用。“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音乐是表达人的情感绝对不能缺少的东西。音乐可以理气养心,“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对愚钝朴实端庄拘谨的,就用礼制音乐来协调他,用思考探索来开通他。音乐可以成就一个国家,历史为证。“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于是《武》、《象》起而《韶》、《护》废矣。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周国的军队回去后,放下了各种兵器,创作了乐曲,从此《武》、《象》兴起而《韶》、《护》被废弃了。四海之内的百姓无不转变思想,因为这种教化而归顺周王朝。音乐可以感染人,打动人。音乐对人产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人们在音乐的熏陶下,从感情到思想慢慢地发生着不易察觉的巨大变化。“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音乐使君臣和谐恭敬;音乐使父子兄弟和睦相亲;音乐使乡民邻里和谐顺从。“听其《雅》、《颂》之声,则志意得广焉。”音乐能使人变得心胸宽广。“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音乐渗入人心、感化人心,所以古代的圣王谨慎地对待它。音乐中正平和可以使民众和睦协调而不淫荡;音乐严肃庄重可以使民众同心同德而不混乱。“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可用来改善民众的思想,它感人至深,它可以改变风俗,所以古代的圣王用礼制音乐来引导人民而人民就和睦了。音乐可以使百姓温顺敦厚、怨而不怒,因而它无形中成了封建统治者不可或缺的统治工具。音乐可以表现人的感情,音乐可以愉悦身心,音乐可以移风易俗,音乐甚至可以成就或者巩固一个国家的统治。他对音乐的赞颂真可谓至高无上了。
3.荀子对美感差异性认识。由于审美主体特定的心境、注意等心理因素的不同,对美感的个人差异性是有一定影响的,心境的好坏会影响其他心理过程,影响人的情感,进而影响到人的审美活动。荀子认为“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心里忧虑恐惧,那么嘴里衔着牛羊猪狗等肉食也感觉不到美味,耳朵听着钟鼓奏出的音乐也感觉不到悦耳,眼睛看着锦绣的花纹也察觉不到形状,穿着轻软暖和的衣服坐在竹席上身体也感觉不到舒适。“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心境平静愉快,那么颜色就是不如一般的,也可以用来调养眼睛;声音就是不如一般的,也可以用来调养耳朵;粗饭、菜羹,也可以用来调养口胃。这就充分说明心境对美感的影响,一个人心境恐慌焦虑时,面对美的事物不能产生美感的愉快和满足;心境适意高兴时,面对平常的事物也会获取快感和满足感。
孔子和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美学思想以“仁”和“礼”作为基点,深深地打上了儒家伦理道德观的烙印。同时他们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对于美对人的教育作用都有深刻的见解。在功利道德审美观方面,孔子侧重于以道德方面论美,而荀子侧重于从功利目的方面论美。在美育方面,荀子的美育观比孔子更为精深和系统。与孔子的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不同,荀子从未描绘他个人对于美的体验和感受,而只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谈论什么是美,美对人会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荀子作为一名哲学家更多地从理性的角度论美,他对美感的认识在中国乃至世界美学史上都是较早的。孔子和荀子作为封建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他们的美学思想无法摆脱其阶级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成为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统治的工具。尽管如此,我们仍应客观地看到他们的美学思想所折射出的人类文明的成果,研究他们美学思想中先进的理论观点,更好地为今天的美学研究服务。
《论语·八佾》,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里仁》,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为政》,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颜渊》,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尧曰》,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八佾》,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季氏》,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阳货》,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泰伯》,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阳货》,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述而》,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述而》,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述而》,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泰伯》,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八佾》,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八佾》,中华书局2006年。
《论语·雍也》,中华书局2006年。
《荀子·劝学》,中华书局2006年。
《荀子·劝学》,中华书局2006年。
《荀子·非相》,中华书局2006年。
《荀子·王制》。
《荀子·富国》。
《荀子·荣辱》。
《荀子·乐论》。
《荀子·修身》。
《荀子·儒效》。
《荀子·乐论》。
《荀子·乐论》。
《荀子·乐论》。
《荀子·乐论》
《荀子·正名》
《荀子·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