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戏说孔子》连载(三十二)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3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3

最后的归宿

季札被封于吴国延陵(今江苏常州),世称延陵公子,季札屡次拒绝君位,赢得美名。他是一个懂得放弃的人,而天地下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放弃。所以,当吴国陷入残酷的宫室杀戮之后(公子阖闾设宴刺杀吴王僚),季札仍旧得以生存,直至善终。元代有个叫王冕的人经过季札墓曾经写下一首诗,名字就叫《季札墓》:

识君因读春秋传,今日坟前见断碑。

大义可令吴俗变,高风不独鲁人知。

剑光注壑生灵草,树影悬空动羽旗。

休问姑苏旧风景,白烟青雨黍离离。

看来元代的时候季札墓前的石碑已经断开,如今经过几百年的岁月冲刷,不知已经荒芜到了什么地步,他能够经受战争硝烟的毁坏吗,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生存在这个土地上的躁动与失序,更加可怕的是当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牺牲那无用的石碑去改作他用,去推平坟墓种植庄稼。对此,我们不能说什么,问题的可怕也许就在这里,我们不能改变什么。

相对于坚硬的石头来说,石头背后的活生生的精神天地已经轰塌,甚至不等到战乱与破坏的到来。精神的东西总是最脆弱的,它所依的载体是脆弱的书本、嬴弱的历史的记录者、容易风化的石碑。仅仅是时间的磨砺就能让它散失殆尽,面对强大的历史风云,它们又能生存多久呢。

艰难的生活中孔丘没有放弃,季札走了,他却从未离开,身面已经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之间是朋友,也是相互之间的老师、同学,一群高大的身影开始显现。

季札的侄儿、继承寿梦遗志的吴王姬僚也找到了他的最后归宿,不过让他放心的是下一任的吴王阖闾比寿梦还寿梦。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公元前515年某一天,吴国公子阖闾迎来一位从太湖之滨赶来的人,阖闾问得第一句话就是:“现在鱼做的好吃吗”,有人会认为这是阖闾同志在给当时的吴王僚训练厨师呢,不过这仅仅是阖闾小脑瓜想的一部分。那个在太湖边上窝了三个月的家伙,就要干出一件超越厨师职责范围的大事。

吴王僚接到堂兄弟阖闾的请帖之后,带了大量的保镖去赴宴,队伍从饭桌前一直排到阖闾同志家门口。吴王僚早就知道阖闾不是省油的灯,身上穿上厚厚的铁甲,防备阖闾给自己突然的“惊喜”。

阖闾跟姬僚是堂兄弟,应该就是季札的三个短命哥哥的儿子辈,看来两人在叔父季札那儿一点好没学,唉,真是季札的失败呀。

阖闾瞅准了僚的两个弟弟跟叔父季札出外打仗,国内空虚,准备安排吴王僚去阎王那儿报到,负责送僚报到的人就是那个学了三个月手艺的厨师。

厨师炸了一条大鱼,在里面放进一把刀——根据法医验证,致吴王僚死地的那把刀很长,我们断定这条鱼肯定不小。厨师把鱼献上去之后,吴王僚惊叹,“哎呀,真是一条大鱼呀”——如果要知道这是他这辈子见到的最后一条鱼,僚一定不敢再聊了。

吴王僚光顾着流口水,背后被人插了一刀,连穿在身上的铁甲也被穿透了,看来这位厨师切肉剁菜的手艺没有白学,很快他自己也被保镖们剁了。

阖闾同志早就不见了,保镖们找不到人,吴王僚也死了,阖闾领着人马又把保镖们剁了。

最后阖闾做了吴国的领导人,领导着吴国人民开始了新的征程。

那位手艺不错的厨师叫专诸,因为专注于杀手事业,为了对付爱吃鱼的吴王僚被阖闾安排到太湖边上挂职锻炼学做鱼,吴王僚看到那条大鱼也是他这辈子见到的最后一条鱼,两人死的时间这么近,在黄泉路上可能遇到一块,估计还得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