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戏说孔子》连载(十二)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3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5-03

关于“尼”字的研究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丘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其母亲颜征在当时18岁,父亲叔梁纥已经70岁。

《史记 孔子世家》记载: “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又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名曰丘云。”“圩”乃是凹陷之意;“丘”则是小山、土堆,是凸起之地,两字含义恰恰相反。

关于孔丘的身世,有许多种说法,这里不作研究。至于说到为何称孔丘为“仲尼”则要说道说道了。

“仲”字代表老二,”伯”“仲”“叔”“季”,从老大到老四。比如说鲁国的第一代国君伯禽就是老大。代表老大还有一个词“孟”,注意这个词的结构,意思是一个孩子放在盆子里,这当然不是把盆子当作摇篮,古人造不了这么大的盆子。这源于一个long long ago的传说:夫妻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是要放在水里溺死的。就是说,头胎呱呱坠地之后,当爹的要亲手将婴儿弄死,因为他有足够的理由怀疑这不是他的亲骨肉,本着正本清源、除恶务尽的原则让小家伙争取刚进人间就升天。

古人非常重视血缘关系,这涉及到传宗接代的问题,同时,在那种时代环境下,人们还没开发出足够结实、覆盖面大的衣服,男女之间没有这么多的授受不亲,小青年们喜欢换妻游戏,最喜欢的歌就是“原始社会好,原始社会好,……”

确定夫妻关系之后的第一个孩子很可能不是自己的,而第二个孩子以后由于处于有效控制之下则不用那么急着上天堂了。

这是“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到了叔梁纥所在的时代这种恶俗早就没有了,但是各位看官不要认为“女的跑,男的追”就销声匿迹了,有人说野合生孔丘是有时代背景的。

再说“尼”字,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新华词典》都解释成“比丘尼的简称”,除此以外别无他意,由此判断:这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词。

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尼山乡就是根据当地的尼山山脉来命的名。

尼山处在山东东南丘陵山地与西部黄淮冲积平原之间,作为东南山地的最西面的一道阻隔之一,这里风景优美,雨季形成的河流常常冲出山间。

尼山东面有现在有几个村庄。

其中一个叫做鲁源村。村头立有一座石碑,上书:“古昌平乡”,落款为“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