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开笔礼”和“成人礼”初探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 杨艾卓
关键词:开笔礼、成人礼、儒家思想、责任
前言:
入学和成年是人生中两个重要的转折期,中国社会历来都对此非常重视,把“开笔礼”作为人生启蒙教育的开端,把“成人礼”作为进入社会的标志。有些学校也曾举办过这两种仪式,但是如果把这种有纪念性的活动放在文庙的特定环境来举办,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特殊意义是非比寻常的。为此,笔者对举办这两项活动进行初步探讨。
一、文庙是举办“开笔礼”和“成人礼”活动的最佳场所
文庙是明清时期祭祀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庙宇,也是最早传播儒学、兴学教化的学宫。文庙环境古朴典雅、庄严凝重,游人可在此观瞻孔子等儒学大师的圣颜,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知厚重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文庙举办“开笔礼”和“成人礼”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更是最佳的场所。
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这种思想对中国的表象文化形式与深层思想意识,如哲学、伦理、宗教、文学、艺术乃至政治、经济、民俗、思维等方面产生了极为深刻和长远的影响。其中的修身养性、伦理道德、治国安邦等思想被民众广泛地接受,并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然而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传统道德观念和意识被抛弃,新生代接受传统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加之浮躁的经济社会,充满对物欲的无限追求,对金钱的顶礼膜拜,人们逐渐丢失了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道德虚无感增强。人们普遍感觉出现信仰危机、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儒家思想中推崇仁爱、平等、尊重、宽容、自律、担当等品质的“君子”人格,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却严重缺失。“开笔礼”和“成人礼”就是儒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礼仪,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重新找回丢失的民族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放眼世界,儒家思想同样备受推崇,把儒家思想作为人类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和利用。
2 文庙内在价值的需要
文庙是一个传播儒家文化的载体,是民众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之地,承担着“明人伦,兴教化”的重要职能。要充分发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需要正确认识文庙的社会教化功能,对文庙进行有效地开发利用,深入发掘其当代价值。如果把文庙和基本展陈作为展现儒家思想的舞台,那么在这个舞台上如何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精彩的节目,是我们必须动脑筋思考的问题。对文庙的开发利用,应当从多角度、深层次来进行思考,既要考虑祭祀、文化传播、教育功能,也要考虑如何提高观众的兴趣程度和参与意识,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它的区位优势和品牌价值,只有将这几方面综合考虑,开发出文庙基本展陈的附加增值功能,才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并利用好文庙现有资源,更好地体现儒家文化服务于社会的现实意义。
二、举办“开笔礼”和“成人礼”的现实意义
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首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说成就大学问之道,在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可以看出儒家的先贤们非常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礼”具有教化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古时,读书人一生要行“四礼”,“开笔礼”和“成人礼”就是其中两种最重要的礼仪,这些古老的礼仪在今天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开笔礼”是“童蒙养正”的第一步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学童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先生讲授最基本、最简单的人生道理,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正式入学读书,俗称“破蒙”。“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意义非凡。这种礼仪源于中国传统人生教育中的“童蒙养正”思想,儒家思想认为儿童启蒙教育时期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在这一点上是和我们当今重视德育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入学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转折,这个时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喜欢模仿,对学习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信任老师,如果根据孩童的这些特点,采取合理的方法,从小培养他们强烈的求职欲、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将会受益终身。开笔礼正是最佳的启蒙形式,孩子们在传统庄严的开笔仪式中,接受“孝悌、知礼、崇德、立志、敏学”的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召下,在儒家文化的浸润中,培养他们中华民族勤学苦练、尊师孝亲的良好思想品德,亲身体会尊师重道的严肃性,明白入学是人生的起航,学习生活的开始,更是今后事业成功的起点,从而完成对自己角色的认知,把上学求知看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当代社会非常重视儿童的启蒙教育,这种具有人生纪念意义的开笔礼会使儿童记忆深刻、回味无穷而倍感珍贵,成为终生的戒律和鞭策,而在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厚重的文庙开笔礼,留下的记忆和影响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 在“成人礼”中感知自身和社会的责任
即将进入社会的成人,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喜欢思考、个性独立,对现代知识和文化充满兴趣,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充满激情和自信;但是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形成了娇生惯养、特立独行、自我意识膨胀等性格缺陷;同时还有诸多心理问题,例如:缺少理想和信仰、贪求物欲享受、追求个性张扬。由于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缺少传统道德的约束,甚至会出现暴力叛逆、少年犯罪等现象,这些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既没有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导致“90后”中的许多青年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对此,要使他们明白“成人”不仅意味着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更重要的是拥有承担个人和社会责任的能力。他们迫切需要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的教育,使他们懂得平等、尊重、礼让和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成人礼”正是适合当代青年的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仪式,旨在宣扬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礼仪,关注个体心灵成长,再建“尊师重孝”的传统观念,强化责任、仁义、孝德等理念,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明确社会责任,培养专一务实、敢于担当的品德。相对于年少时的懵懂无知,“成人礼”在于告诉广大青年朋友:少年时代已离你远去,你已经正式成为成年人,具有完全的行为责任能力。从这一时刻起,在内心深处怀有一种成年人的责任感和思想意识,要在思想上走向成熟,要有成人立事、成人立业的理想追求和人生规划,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人生的成功,这对于青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有人感觉搞这种仪式就是穿穿古装、摆摆仪式、读读誓言,只是走走过场,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其实不然,成人宣誓看似短暂的一瞬间,却是青年人完成从青涩少年向成熟青年的蜕变,包括在家庭中角色的转化,从过去的依赖型心理逐渐走向自立型的转化,以及生发出对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同时将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认识到自己应该独立思考如何承担属于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以实际的行动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成人”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它完成了从“未成年人”向“成人”的跨越,也是人生起航的标志。只有时刻牢记誓言,积极务实饯行,才是成人礼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三、举办“开笔礼”和“成人礼”的构想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传统。古人追求的“礼义”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照搬,“礼”的内涵讲的是“恰如其分”,而不是一味恭敬。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我们所举办的“开笔礼”和“成人礼”既要探索和挖掘传统礼仪中的积极元素、保留传统文化的内涵,又要与时俱进地注入新的时代精神。经过对多个版本的传统礼程的整理后,推出的“开笔礼”和“成人礼”仪式,是一套传承古典文化、服务于当今社会的礼仪仪式,仪式全程录像,并刻成光盘赠送给参与活动的受礼者,作为人生中永久珍藏的一笔宝贵财富。
1 “开笔礼”的仪程
“开笔礼”是一种融合心理学的启蒙教育形式,是根据学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的,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来提高他们对读书写字的兴趣,在似懂非懂中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亲密接触”。“开笔礼”仪式仪程共11个环节,主要包括正衣冠、过泮桥、饮状元井水、朱砂开智、击鼓明智、祭拜先师、看圣迹图、启蒙教育、读三字经、启蒙描红、祈福。
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头戴状元帽的学童分列于泮池两边,在主持人的提示下整理衣冠,“衣冠”不仅是意味着遮体,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是孩子们知书明理的第一步。带领着孩子们跨过泮池上的状元桥,饮一杯状元井水,用通俗的语言给他们讲解泮池的寓义,古时新进生员(秀才)要进入学宫学习,必须先过泮桥拜谒孔子,称为“入泮”,“泮”就是半个水池,寓意孔子提倡的学无止境,学问永远没有满的时候,就像这水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满圆形的。所以也把泮池称为“学海”,寓意学海无涯,必须苦读才能成材。
孩子们列队站在大成殿外,用取自状元井的水洗脸,希望这有着美好寓意的井水洗去身上的不良习性,带来美好的前程。接着,老师用朱砂在每个孩子的额头中间点上一颗红痣,名为朱砂开智,寓意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击鼓明智”是让孩子们用力击响鼓面,寓示着孩子从此目明耳聪、茅塞顿开、创业建功。随后,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进入大成殿三鞠躬祭拜孔子后,来到《孔子圣迹图》前仔细聆听先生讲孔子学无常师、好古敏求的故事,用通俗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尊师重教、孝顺父母的教育。
在明伦堂内,众学童开始接受诗书礼仪的熏陶,“启蒙教育”是聆听“头悬梁锥刺股”、“凿壁透光读书”等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为刚入学的孩子上漫漫求知路上的第一课。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三字经》。也许孩子们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但是这些逐渐印入他们心里的简单词句,会逐渐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为日后形成正当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做铺垫。
“启蒙描红”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用毛笔学写“人”字。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而如今的年轻人对毛笔极为生疏,更别提握笔写书法了。而此时就是要引导他们学习毛笔字的兴趣,传承传统书法文化并发扬光大,而选择“人”这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是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最后,孩子们将写着自己美好愿望的许愿牌挂到许愿架上,预示着美好心愿将来必将实现。此时小孩欢呼雀跃,大人喜笑颜开,一个开心而又难忘的开笔仪式在喜庆的气氛中结束。
2 “成人礼”的仪程
青年人代表着社会的未来,如果说“开笔礼”给了懵懂少年以启蒙教育,那么“成人礼”将启发青年爱国、爱家、理性、责任、奋进的意识。“成人礼”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礼仪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成人礼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古时,男子的成人礼称为“冠礼”,女子的成人礼称为“笄礼”,它意味着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已经走向成熟,标志着这个人拥有了进入成人社会的资格,从此他将肩负起家庭、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
“成人礼”仪式仪程共11个环节,仪程主要包括企盼(过泮桥)、饮状元水、正途(过棂星门)、大成(过大成门)、敬圣、谢亲恩、谢师恩、宣誓、颁发证书、祈福、传递薪火。以“感恩和责任”为主题,培育和锻造年轻一代具有君子人格,是我们精心设计成人礼所追求的目标。每年在青年节或是特定的节日,可以组织专场的集体成人礼或举办有特色的个人成人礼。
在清雅的古琴声中,参礼者在亲朋、师长的陪同下走过泮桥,饮一杯状元井水,这寓意着期盼参礼者日后学习进步、事业有成。然后过棂星门,径直走中拱,寓意过此门后人生不会走旁门左道。走过大成门,是盼望今后学习、工作、生活样样大成。沿汉白玉台阶进入大成殿,在亲朋、师长面前向孔子塑像三行礼并进香,然后恭恭敬敬地给父母敬上一杯酒,紧紧拥抱自己的父母,感谢父母多年来的养育之恩,懂得回报父母的哺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给老师奉上一束鲜花,感谢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及不辞辛劳的谆谆教诲。宣读成人礼誓词:“在至圣先师面前恭行成人礼,这标志着我已经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从今天起将独立面对人生,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做到不忘先师、不忘传统、爱国忠事、孝敬父母、明礼善行、立信怀诚、知恩报恩,牢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用自己踏踏实实的脚步,书写出充实灿烂的人生,做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用之才,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谨此立誓!”
主持人向参礼者颁发《成人礼证书》并为他们佩戴上黄色的成人礼丝巾,《成人礼证书》书写着来自父母、师长对他的殷重希望:“从今天起,你已从孺子转变为成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之三重责任将赋予你一身,民族之复兴、国家之强盛、家庭之幸福、社会之和谐,需要有你们这样的优秀青年来传承,希望你们能履行孝、悌、忠、信的美德,成为一名无愧于时代的合格公民!请你们牢记并不负这沉甸甸的寄托!”成礼者手持两支蜡烛,父母点燃孩子手中的一支蜡烛,老师点燃学生手中的另一支蜡烛,在场的人们互相燃亮了手中的红烛,寓意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薪火将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饱含智慧,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当今青少年接受的是现代教育,而儒家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成为断代。“开笔礼”和“成人礼”借助于千年传统礼仪的形式,使青少年在新奇中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情感,弘扬民族文化,更是一场人生观的教育,带给青少年的心灵震撼必将触动他们的思想和意识,从而完成人生角色的重大转换,自觉培养起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开阔的胸怀和进取的精神面对人生的新航标,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清凌:《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张岱年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3]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