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儒学信仰的当代价值
儒学信仰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曾长期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居于主导地位,创造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巨大成就,使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居于世界前列。即便在今天,它对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
儒学信仰重视伦理道德生活,通过“心”、“理”等方式实践“道”、“仁”,追求君子、圣人的人格,积极追求人的自由境界,是出世与入世的统一。
第一,儒学信仰倡导“和而不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儒学信仰重“和”而反对“同”。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与“同”不但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具有道德伦理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学信仰吸收了不少道家、佛学思想,积极充实自身的内容。这些信仰形式之间相互包容,和谐发展。“和而不同”不是以一种事物征服、消灭另一种事物,追求事物的单一性发展,而是强调多种事物协调共存,重视事物的多样性发展。但是,这也不是各种事物平行发展,毫无主次,而是强调任何事物都应当以“我”为主,保持个性,同时,“我”又与各种“他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重视“仁”的思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儒学中最高的范畴是“道”,“道”也称作“天道”,是天地鬼神万物都应当遵循的客观性规则,它是统率宇宙万物的根本力量。而“仁”则是“道”的根本要求,“仁”看作是“道”的体现。“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原则。“仁”的基本涵义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悌者也”,“忠恕而已”,“不诚无物”。要求人们像爱自己和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一切人;要求自己不愿意别人施加于自己的事情,也不如此去对待别人;要求孝敬父母及其他长辈、尊重或爱戴兄弟姐妹;要求忠于人,忠于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真诚地生活。一个具有“仁”这样品行的人,对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爱,以自己真诚的“良心”面对世界,精神充实,他既在人世间,又超然于人世。在“仁”的伦理修养中,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就能够找到属于人的那份恬淡、超然。
第三,以“中庸”作为判断是非及善与不善、美与不美的根本要求。孔子说:“我有知乎?无知也。有鄙夫问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中庸不但强调“叩其两端”、“竭”,而且强调符合“礼”特别是《周礼》中的伦理规范,“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中庸之“叩其两端”,不是在多种观点中、多种事物之间守其“中点”,而是反复斟酌其中最恰当的分寸。中庸之“竭”,要求人们不简单地附和于他人的观点,孜孜不倦地求真、求善、求美。只有不懈地虚心学习,才能在德行、学业等多方面获得进步;如果不好学,则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二
儒学信仰还蕴含其他多方面的现代价值,如:具有开阔的视野,“养吾浩然之气”的精神追求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将出世与入世有机统一,既强调积极有为,又强调出世,追求高尚的人生伦理精神境界;对鬼神的态度在当代具有积极意义,远鬼神而重人事,或者把“神”仅仅理解为整个自然界的神秘性;认识到以神道设教的意义,神道始终只是服务于现实生活的教化;重生厚死,慎终追远,不但尊崇人的生命,而且重视人的死亡,重视对亡者的怀念,以培育醇厚的民众道德;等等。
儒学信仰具有世界性,它对于合理有效地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第一,“仁”、“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解决国与国的纠纷,解决不同信仰之间的关系,都具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弱肉强食,霸权、强权现象屡见不鲜,儒学信仰中“王道政治”、“仁怀天下”的政治追求有助于提升国家影响力,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第二,重视个人德行修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结合起来,不但有助于获得充实的内在精神世界,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政治上,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有益补充。这对于国际政治的未来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政治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人自身素质的发展。尽管法治是当代社会的基本保障,但是,德治在政治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
总之,儒学信仰在伦理道德层面、艺术审美方面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应当充分重视并弘扬传统儒学信仰的积极意义。没有十全十美的文化,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在于继承各种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在实践中创新。儒学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儒学的合理思想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信仰,构成了中华文化共同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既深刻地影响着共同体的文化个性,又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整个人类所作的贡献,是人类精神财富的重要方面。
作者:谷生然(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