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镇发展与文化遗产地保护间的问题之一出发点——限制还是建设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步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基础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城乡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开发”、“改造”成为新闻媒体使用最为频繁的名词。在这一形势下,文化遗产地及其环境的保护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保护工作任务量将不断加重,在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中的调查、考古、保护项目已应接不暇。其次,原有的文物保护理论在这场城镇建设的变革中将面临新的问题,其中一些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是以往工作中从未遇到的。
2005年12月6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考古工作汇报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提出的“树立保护规划先行的理念”是中国文物保护决策层在这一新形势下提出的战略方向。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编制文化遗产地的保护规划,使遗产地的管理者、使用者及遗产地周边的原住民在城镇建设与遗产地保护的有机协调中获得更多的回报,将直接关系到文化遗产地保护规划的实施成效。中国文物研究所李宏松结合国内外城镇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在此发表几点看法,希望能与大家交流。
由于我国文物保护管理体制的特点,绝大多数文化遗产地的最终管理权往往在市县一级的行政管理部门,因此,文化遗产地的最终命运决定于这一级行政管理部门最高管理层的决策,而这种决策直接与他们对文化遗产地保护的认识紧密相连。多年来,我们不断听到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反映,为了实现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获得城镇改造的便利,市县一级的行政管理部门往往不愿意将更多的文化遗迹认定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在大多数市县一级的行政管理者认识中,文物保护单位的确认,就意味着城镇现代化建设在一定区域内必将受到限制。
其实,这一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无法得到解决的原因是我们长期以来人为地将保护与建设二者对立,片面将保护与限制等同,这其中有两个误区。
首先,城镇化建设是否就意味着“现代化”?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我们大多数的城镇都是历史进程中发展过来的,它必将打上历史的痕迹,一个城市的历史沿革有其自然的规律,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尊重历史就是尊重未来。而目前,我们城镇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一味追求“现代化”,一味地模仿西方社会现代化城市的模式,采取“推倒重来”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城镇化建设的片面理解。建设部《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中明确指出“小城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调整经济结构相结合,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形成以经济建设促进城镇建设,以城镇建设拉动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而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城镇的积淀,是增强城镇综合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是建设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带动一个有历史氛围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日本的京都、奈良和意大利的罗马、威尼斯的发展历程和倡导的建设理念——尊重历史,将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有机融合,应给我们很好的启迪。我们应该倡导建立有中国文化特色“现代化”城镇的建设模式。
其次,文化遗产地的建设控制地带是否与“限制”等同?在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保护过程中,在重点保护范围周边设置建筑控制地带,作为历史风貌区与现代城市的缓冲区域,这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共识的遗产地保护的有效手段。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市的机理,对道路的宽度、建筑的体量、高度、风格都会做出严格控制。这种控制对那些倡导大刀阔斧地进行城市改造和更新的决策者和建设者来说,的确是一种他们很难接受的“限制”。但是,建筑控制地带内并不意味着不建设,最关键的是如何建设。多年以来,我们制定的文化遗产地保护规划的主导思想往往以控制为主,在具体的建设方面往往缺乏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具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这样给城镇的建设者,尤其是决策者造成了“控制”便意味着“限制”的错误印象。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清水坂、三年坂、产宁坂三条历史街区的保护,在总体计划的指导下,融合了政府、建筑师、园艺师、文化财保护人员等各方力量,通过细心地梳理、整治和建设,使以清水寺为中心的文化遗产地成为京都最著名的历史风貌区,并成为京都最具影响力的观光胜地。这一实例告诉我们文化遗产地的建设控制地带内需要科学、合理的建设,以达到重现历史风貌的目的,为文化遗产地的保护主体创造更为合理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