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版本修复的原则及方法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量历史典籍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财富。据历史记载,春秋以前就有古人把字写在竹简上,然后用丝纬编连成册,战国以后开始用帛,到了秦朝有了帛书;西汉初期,有了马蹄大小的纸,这些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籍版本现在却面临着诸多的保护难题。
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唐代,宫廷里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修复古籍的技术人员,并成为唐代的六种待诏之一。当时只是将破损的书页用纸进行黏合或用麻线缝合,虽然技法粗陋,却为以后古籍的修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唐代以后,古籍修复受到书画装裱的影响,技术上有了一些突破,但很多方法在现在看来是不科学的,还有可能对古籍造成损害。总体说来那个时期的古籍修复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清末和民国初期,国家战乱频繁,古籍的修复保护工作处于暂时的停滞状态。民国时期,国家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仅有一两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古籍修复工作受到了政FU的高度重视, 《赵成金藏》为第一批被修复的古籍,成为新中国古籍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古籍版本的修复,就是对破损的古代文献、典籍进行修复,恢复其原貌,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古籍版本的原始面貌以及历史信息。在对古籍进行修复前应制定完善的修复计划,修复过程应严格按照安全性、真实性、最少干预、可逆性、相似性、适宜性、规范性等修复原则进行。
造成古籍破损的原因分为人为和自然两种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人类生产、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化学物质、震动、噪声、废气等。随着人们对文物的认识及保护意识的增强,现存造成古籍破损的原因,大多是自然因素引起,包括大气、水、土地、生物等,造成的病害有虫蛀、鼠咬、污垢、霉烂、焦脆、水湿等。修复时依据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措施,通常要经过拆书、去污、清洗、准备补书用材料、制染料、补书法、裁书页、装订等步骤。
另外。我们要杜绝古籍修复的一些错误方法,如:
托裱法:就是在破损的书页背面托上一层宣纸,目的是为加强书页的强度,此方法改变了古籍的原始状态,对日后古籍的研究是非常不利的。
划栏补字:就是找一些书法模仿能力很强的人,对古籍中一些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充。这种方法严重损害了古籍历史信息的真实性,是不可取的。
除了对古籍进行有效的修复,对古籍现状的保护也是目前重要的工作。古籍的载体是纸张,纸张老化除与其本身原料、PH值、保存温度诸因素有关外,湿度所起的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相对湿度50%的纸张强度为1,而同样的温度下相对湿度增至75%时其强度则减少为O.75。
光是一种高能辐射,具有积累性,光照对有机文物均是有害的。它不仅引起染料颜料的褪色,而且对材料的强度,例如纸张纺织品、黏合剂均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减少光对物质的损伤,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照明度和减少文物曝光时间。博物馆藏品中的有机质文物如果保存在无光照的环境中是较为安全的。
大气中的硫化物主要来自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本身是一种弱酸,十分容易进一步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与水生成硫酸。硫酸则是一种强酸,具有腐蚀作用,对纤维素、蛋白质等均起腐蚀破坏。纸张吸附二氧化硫后,酸度增高引起纤维素酸性水解。书籍在保存中,经常发现其边缘的酸度值最高,最易发黄变脆。
霉菌对纸张及纺织品构成很大的威胁,它能从大气中获得水分,因此在一定的温度下,湿度的大小对霉菌等生长繁殖有很大的影响。实验证明,霉菌在20℃—30℃:相对湿度75%以上繁殖较快,所以相对湿度为75%时霉菌可以较大量繁殖的临界相对湿度。当相对湿度上升到80%一90%时已很适合多数霉菌的生长,在相对湿度95%左右的条件下,则霉菌的生长非常旺盛。在18℃以下相对湿度降至65%以下时霉菌便不能正常发育。
由于认识到博物馆环境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因而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际文物保护机构和发达国家就已制订颁布了博物馆环境有关标准,以对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控制。
我国现在的保存、陈列技术,需要从光源、温湿度、除尘和微生物过滤等方面加以控制。文物材料老化变质后的再修复是被动性的文物保护措施,而主动性的文物保护是为文物创造良好的收藏保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