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大遗址保护中的展示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7-20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07-20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大遗址考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兴未艾,大遗址保护以及陈列展示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也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凸显出不少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报特约四位作者,分两期就大遗址的展示问题加以探讨。他们之中,有业内一线基层考古发掘的亲历者,拥有考古专业背景的遗址规划编制设计者,也有专业从事保护规划者和理论研究者。他们从各自的角度,结合理论与实践就如何展示大遗址、大遗址展示与考古工作以及遗址保护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讨论。
大遗址是中国考古的精华所在,本文以大遗址保护中的展示为题,是将展示作为大遗址保护的一种措施来看待的。大遗址首先要保得住,保住了才谈得上管理、研究和如何利用。近年来大遗址的展示工作日益加强,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使我们有比较多的实例,去思考大遗址展示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思考。

一、遗址的展示工作中,遗址本身是重点。
在大遗址的展示工作中,展示不是目的,展示只是一种手段。应当把遗址本体视为大的展品,对其采取一定的展示措施,使公众更多地理解到遗址的价值,进而促进遗址的保护工作。目前,我国的文物保护单位建有保护标识,但是,保护标识上内容简单,有的只有遗址名称、保护级别和公布单位、时间等简单的信息,相对于面积广大的遗址来说,这样的标识系统起到的作用有限。我们应该加强大遗址标识系统的研究,而这种标识系统需要与周边的道路标识系统等相互衔接,使民众能够在大的空间尺度上认识该遗址的价值。笔者非常担心由于遗址公园的建设、遗址博物馆的建设而影响到大遗址作为一个整体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由于遗址公园通常只是大遗址的一部分,过分关注遗址公园的建设,而忽视了遗址的其他部分的保护,这在一些遗址公园的建设中已经显现出来。同时,笔者担心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一些地方因为有了大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而忽视了对其辖域内其他遗址的保护。

二、遗址博物馆的展陈内容需要进一步探索  
目前,遗址博物馆还是大遗址展示中的主要手段。一些遗址博物馆在公众对大遗址的认知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遗址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与所在遗址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遗址博物馆应该重视“还原”工作,“还原”应该是它的主要展示方式之一。还原包括对当时地层关系的还原和生存环境的还原,这种“还原”可以和田野操作规程结合起来考虑。发掘是展示的基础。过去的发掘都是挖到生土,但是,中国古代许多遗址都是层垒叠压的,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考古发掘工作怎么做,做到什么层位合适,牵扯到后来的展示怎么做,这是应当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复原的“还原”,即我们专业人员对遗迹遗物的理解,而这部分还原,是随着我们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有改进空间的。研究是展示的基础,既要从国家的层面上规划有组织的主动发掘项目,解决考古学科建设中的重大学术问题,需要展示的遗址单位也应该制定考古发掘规划,解决遗址展示中的需求。
遗址博物馆展示中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展品的问题。我们现在的体制是高度集权化的,具有发掘权的单位不多,发掘品的集中管理,使文物的安全有所保证,但是,也使得许多新建的博物馆在展示的时候缺少展品,这是遗址博物馆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文物高度集中在一些大单位里,利用率不高,整体上不利于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同时,遗址博物馆中现场展示物的文物保护也是当前遗址展示工作的一个难题。有计划地组织力量解决土遗址保护的核心技术,适当利用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对大遗址的展示工作进行一些必要的探索,都是大遗址展示中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

三、并非所有的遗址都适合建造遗址博物馆
中国古代遗址有许多是土、木建筑,遗址观赏性差,这与展示中强调的观赏性有矛盾,哪些遗址适合建遗址博物馆,哪些不适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一哄而上,手段单一,盲目建设。遗址博物馆建设要提前考虑综合因素。大遗址有不少不在核心城区,在这样的地方建造博物馆,需要综合考虑道路建设、居民搬迁、网管铺设等因素,远较在核心城区建造博物馆复杂,涉及的管理部门比较多,因此,我们在建造遗址博物馆的时候,有必要提前对可能涉及的这类问题加以应对。要注意与上、下区位规划的衔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有些遗址即使价值较高,也不一定非要在目前的状况下建设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文物部门的权限有限,保护才是第一位的,展示可以留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中国文物信息网 作者:杭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