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大林门
位于至圣林坊后,是正式步入孔林的第一道大门。现存门屋三间一洞,两侧出八字墙。门屋为五檁悬山绿瓦覆顶,飞檐挑角,五脊六兽,无斗拱,边柱均用鼓礅为柱础。明洞间门扇两开,留有平地通道;两次间筑于高台之上(台高约
关于此门的始建年代,一直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大多资料记述此门为元至顺年间始建。所列主要依据,便是《阙里文献考》卷十一有该时期“作周垣,建重门”的记述和现存建筑型式(注意:不是建筑元素)。“重门”一词被现代人理解为双重之门,即一并建了孔林大门、二门。但现存的至顺三年《宣圣林神门记》碑是最为原始的史料,虽部分字迹有残损,然仍能可辨“崇建一门”的记载,一门即神门。碑文中是否有“重门”字迹,已无法明断,即便有,当为丧葬礼仪之重门的称谓,也可称之为“凶门”。不可能同时存在“崇建一门”,又有现代意义的“重门”即双门之指。至于明间券门低、次间断砌高的建筑型式,只是功能作用上的历史传承,主要是为了方便丧葬、祭祀、谒拜时棺柩、车马、仪仗的出入。同时,也增加了大门的威严肃穆之感。通过现存柱础皆用石鼓礅,中柱落地、柱顶直接承脊檁;边柱稍有侧脚,柱顶梁作,不用斗栱;单、双步梁断面几成方形;悬山挑度较小等建筑元素,明显呈现出清式做法。明《阙里志·圣林》在描述当时孔林建筑布局时,明确记载:“……洙水水上有桥,桥东有辇路,路南为观楼。楼在周垣之上,鲁故北门也。楼南为林坊,扁曰‘宣圣林坊’,之前为大石坊,五洞,镌‘万古长春’四字。”并未提及此门的存在。
另外,康熙年间皇帝谒拜孔子墓的史料中,只是记曰:随从官员至圣林门外下马;皇帝过洙水桥至墓门降舆。也没有明确大林门与二林门之间的概念,且今二林门处旧有树立下马碑一通。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此门有可能是清雍正年间大修孔林时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