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奎文阁
奎文阁始建于宋代,原名“藏书楼”。重檐五间,金明昌六年(1195年)改为三檐,赐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改为七间。乾隆十三年高宗题写阁匾。光绪二十四年改换为黄瓦。
现存建筑为明弘治十七年遗构,东西阔30.1米,南北深17.62米,高23.35米,歇山黄琉璃瓦顶。三重飞檐,四层斗拱:上层斗拱单翘重昂七踩,承上檐;中层斗拱单昂三踩,承上层腰檐,另一层重翘五踩,承平座;下檐重昂五踩,承下檐。檐下八根八棱石柱,内部结构为层叠式木架,阁两层,中间夹暗层,原上层藏御赐经书;暗层仅靠垫栱板上的古钱形小孔采光,光线微弱,供存印书木板;下层在孔氏族人家祭时存放祝版,御祭时存放香帛,祭前设孔子、四配、十二哲虚位,供祭祀官员演习祭祀礼仪。
“奎”,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传说为西方白虎之首,共有16颗星,“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孝经》上讲“奎主文章”,后人进一步将奎星说成是“文官之首”。所以,金章宗为赞颂孔子是天下文官主,将原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
奎文阁自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扩建以来,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和上百次地震。在西面碑亭内有块碑记载了清代康熙年间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即说百分之九十的房屋倒塌,而奎文阁安然无恙。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奎文阁因历年久远,加之多年失修,有些木质糟朽,阁上方扭斜,于是由国家文物局主持,组织古建筑专家联合拟出修复方案,拨款120余万元,比原定工期提前一年将奎文阁重新整修。整修完的奎文阁,完全保持了原有的规格和风貌。
奎文阁廊下东、西各有一幢石碑,东为《奎文阁赋》,由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撰文,著名书法家乔宗书写。西为《奎文阁重置书籍记》,记载了明正德六年(1511年)刘六、刘七率农民起义军攻占曲阜、占领孔庙,“秣马于庭,污书于池”,将奎文阁藏书“焚毁殆尽”以后,皇帝“又命礼部颁御书以赐”的情况。清代奎文阁中的藏书又有增添,清晚期将藏书移入孔府保存。
奎文阁内现为孔子圣迹图陈列。孔子圣迹图现存三套,一是明代圣迹图绘画,二是明代雕刻圣迹图木板,三是明万历年间的圣迹图石刻。这里陈列的系明木板圣迹图印本。圣迹图全套120幅,描绘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动(详见圣迹殿)。
二十八星宿为我国古代天文学知识,简介如下: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等,每组各有七个星宿,其起源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最初古人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东方称: ;
南方称: ;
西方称: ;
北方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