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鲁国故城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位于曲阜城区内,始建于西周初年。遗址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面积约1133.33万平方米,平面呈扁长方形,城垣总周长11公里多,至今地面残存高约10米的城墙2000余米和一些台地,地下更是埋藏着大量文物遗址。
鲁国故城保护标志碑
据考证,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周公姬旦因留在京城辅助周成王,其子伯禽到鲁代父就封,并带来了大量的礼乐典籍,使曲阜成为除了周王朝首都镐京以外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之一,是当时我国东部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两周时期著名的城市之一。至公元前249年鲁被楚灭掉,共传34世,历800余年。
曲阜鲁国故城的城市布局是严格遵循《周礼·考工记》有关城市形制规定所建,“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1977至1978年,山东省文物局组织对曲阜鲁国故城进行了勘探和试掘,初步查明了曲阜鲁国故城的年代、形制、城市布局和地下文物的分布情况。勘探中发现曲阜鲁国故城有城门11座,东、西、北面各3座,南面2座,城内交通干道10条,纵横各5条。中心是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宫城、城门、两观、祭坛,构成鲁故城南北中轴线;宫殿区位于城中部偏北,即今天的周公庙一带。在宫殿区的东、西、北三面环绕着铸铜、冶铁、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和一些居住址。考古发掘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包括陶瓷器400余件、铜器200余件、玉石器具100余件以及金银器、骨、角、牙、蚌等。其中玉马、玉璧、铭文铜器、银质包金猿带钩等,制作精美,年代确切,是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宝贵资料。另外,在城的西部发现四、五处墓地。依照勘探结果,把曲阜鲁国故城内文物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划定了36处重点保护区,共2743亩,约占曲阜鲁国故城总面积的16%,其它区域为一般保护区。曲阜鲁国故城是保存较好的周代城址之一,对研究中国先秦城市史有着重要意义。
鲁国故城东北角泉池碑亭
鲁故城所拥有的众多的文物遗存,被誉为地下博物馆,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研究我国周代都城的建筑形制和布局提供了直观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1961年曲阜鲁国故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