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孔庙教育功能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先人们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文明。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与先民的智慧、先进的教育体系息息相关的,2000多年前的孔子开创的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传统,铸就了中华民族极其高涨的教育热情,尊师重教、兴办庙学蔚然成风。“庙学合一”把孔夫子开创的传统教育传承下来,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开辟了一个平等竞争、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使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都有可能入仕进相,从而保持了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在当前科学文化相对发达的时期,怎样更好地继承庙学制的优良传统、使更多的国人重视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对于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而言,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更新,主要是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一种继承、扬弃、转化关系。传统文化具有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器物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不同的层面。一个走向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无不把保持民族特色、文化传统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那些凝聚着古代文明和智慧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保留和延续着已经濒临消逝的历史记忆,已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孔庙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儒家文化的实物载体,具有无可替代的传统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孔庙的教育功能,认识、承继对人类文明有着重大贡献、延续千年的传统文化,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孔庙,又称作孔圣庙、夫子庙、先师庙和文庙等,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世界上最大的孔庙位于山东曲阜,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为祭祀孔子,就将孔子生前的“故所居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琴、车、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孔庙。
在孔子死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儒家思想一直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历代统治阶级逐渐认识到儒家思想对稳定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性,于是对孔子大力推崇,孔子地位不断得到提高。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195年12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豕、牛、羊)之礼祭祀孔子,开创了帝王祭孔的先河。自此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竞相效仿。东汉永兴元年(153年),桓帝令修孔庙,并派孔和为守庙官,“立碑于庙”,从此,孔庙的修建、守护等有了专人管理。魏黄初二年(221年),文帝曹丕又下诏在鲁郡“修起旧庙”;东魏兴和元年(539年),修缮孔庙,“雕塑圣容,旁立十子”,为孔庙有塑像之始;唐初在国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修建“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宋、金、元时期,统治阶级对孔庙不断扩建、重修;明、清时期,孔子的地位更是被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成为文官之首,被尊为帝王之师。因此,孔庙也几乎成为每一个州、府、县治所必不可少的建筑。据有关资料统计,历史上各朝各代建设的孔庙、文庙、夫子庙、先师庙等达到万计(含庙学),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孔庙也接近千座,这些孔庙现在多数都被列入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解儒家思想和孔子文化重要的文化遗存。
孔子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儒家思想在很多国家都享有盛誉,为了纪念孔子,祭祀孔子,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都建设有孔庙。这些孔庙大都规格较高,建筑艺术精美,风格独特,在世界古建筑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
孔庙作为儒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实物载体,除具有祭祀孔子的功能外,还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庙宇的重要功能,那就是庙学合一,即它与历史上的府学、州学、县学、学宫、书院、贡院等合为一体,这与孔子作为伟大的先师所具有的历史影响力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除了个别具有家庙性质之外,其他各地的孔庙,几乎都是庙学结合,亦学亦庙的综合体。其主要特点是:庙附于学,庙是学的信仰中心,学是庙的存在依据。“学”是教学空间,主要指讲堂,宋末以后,逐渐改称“明伦堂”,至明清而普遍化;“庙”是祭祀空间,包括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等,俨然是一座宫殿,所以又称“学宫”。整个庙宇分为前导、主体、后部等三部分。前导部分包括照壁、泮池、棂星门等;主体部分包括大成门、大成殿以及两庑等;后部主要有崇圣祠(启圣祠)。有的还有其他的附属建筑,如乡贤祠、名宦祠、钟鼓亭、奎(魁)星阁(楼)、碑亭等,随时代不同或地方特性而有差别。
庙学合一始于东汉。东汉永平二年(58年),汉明帝开始令国学与郡县学校皆祭祀周公和孔子。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92年),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开始在京师建立孔子庙。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诏令州县学皆立孔子庙,庙学合一,遂成定制。从此以后,自中央国子监到地方县学为止,皆须具备“庙学”制。此后宋、元、明、清诸朝公立的官学制度,仍沿袭唐太宗规定到县学为止的“庙学”制,即连后来出现的书院制度,也是属于庙学制的形式。
庙学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历史背景。儒家思想是符合国家统治的思想,统治阶级需要用它来维持国家统治秩序,为了维护统治,统治阶级又需要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来治理国家,庙学制就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发展兴盛起来。庙学制的出现,既是封建统治者尊孔的需要,又是统治者大力推行科举制度的需要。正因为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它能够在中国王朝不断更替之际,持续一千数百年之久。自从唐朝普遍推广庙学制以后,庙学之制遂成为传统学制的基本形态。因为庙学制度,使得历史上的孔庙成为古代学子们祭拜先师、崇儒重教的地方,并成为孕育人才的摇篮,对培养人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历代学子们对孔庙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北京孔庙保存的198块进士题名碑,以及其他许多地方孔庙保存着的大量的各类题名、题诗文碑,可以想见当时学子们独有的“孔庙情结”。这些孔庙的遗存成为研究古代教育及科举考试制度重要的实物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庙学制的成立,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孔庙文化教育的内涵还表现在孔庙内的各式古建筑。如庙前的泮池和泮水桥,泮池相传是孔子及其弟子们读书游泳的水池,后人为纪念孔子,就皆在学宫前建设半圆形的水池,名为泮水,学校即称泮宫,新进生员入学宫须拜谒孔子,因此入学称为入泮或游泮。泮池上之桥又称“状元桥”,人们希望进入泮池到庙内尊师祭拜之后能够考中状元。庙前的棂星门牌坊也被称之为“状元坊”。庙内所有的建筑都冠以文化教育的内涵,如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等等,大成殿内主要的匾额“万世师表”、“斯文在兹”鲜明地点出了孔子在文化、教育上的崇高地位。在许多孔庙内还建有崇圣祠、启圣祠以及孔子的弟子们崇敬先人和延衍后学人物的建筑。
庙学合一的规制延续一千多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制度。近代以来,特别是自康梁变法之后,西方教育制度开始进入中国,现代学校在全国逐渐建立,庙学合一的建设模式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庙学制所倡导的有教无类、全民教育的传统、知识优先的制度安排和自由教学的精神,至今仍是我们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孔子距离我们已经2500多年了,虽然儒学思想已不再是当代社会的统治思想,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至今仍影响着我们,他提出的“仁爱、礼义、忠信、孝悌,以及中庸、平和、天人合一”之类的价值和态度,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生活哲学和民族文化的有机元素,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当今我们社会上必不可少的道德准则。孔庙作为孔子思想学说的物质载体,是这些道德学说的物质见证,是见证和传承儒家思想的重要文化遗存。
在当代,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想在当今社会有立足之地,必须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生存下去。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之林的瑰宝,而孔子的学说更是这一瑰宝当中极其灿烂的光辉篇章。孔庙,这座延续数千年的古老建筑,是中国古代教育精髓与现代教育的传承融合,这道不绝如缕的绵延血脉,是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教育当代知识人的纽带和桥梁,使用好、发挥好它的重要功能,对于发展当代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意义。可喜的是,孔庙的影响正在日益深入人心,每年到孔庙旅游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都来到圣地曲阜,亲身感受圣地的文化氛围,倾听孔老夫子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就提到:人类要想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寻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孔子的学术思想在现代越来越发挥出耀眼的光芒,它时刻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成为现代人道德准则的一盏明灯。保护好、利用好孔庙,发挥好孔庙的教育功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华民族的复兴,归根结底要靠文化的复兴。孔庙承载着对传统文明、传统智慧的承继和借鉴,对儒家道德教育理论、礼教、乐教等的总结、提升和创造性转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想发展到世界前列,就要保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创造出一个能够传承和创新的文明的、理性的、健康的、民族的现代文化,从而使中华民族真正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回溯孔庙历史,孔子——这位伟大的导师,犹如一颗永耀光芒的恒星,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孔子思想的光辉,历史的影响,智慧的启迪,是属于全人类的不朽的文化遗产,历史学家司马迁当年就发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由衷赞叹。当我们循着历史的车轮、踏着先人的足迹游览孔庙时,崇敬、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孔庙,这座千年建筑,历经时代的沧桑、岁月的变迁,承载着太多文人墨客的痕迹。驻足先师塑像之前,与他进行心灵的沟通,更能深切感受到他思想的璀璨夺目和博大精深,面对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我们要充分发挥孔庙的教育功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孔庙,我们心中的圣庙,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