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儒家文化的第一次南北互动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8-22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08-22

江阴文庙 徐敏

【综述】

儒家的开端,乃是以孔子删述六经、传道授业为标志的,所以孔子是中华文脉的至圣先师,更是儒家当之无愧的创始人。

史称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是说:孔子遥承古圣先王之旨,将三代以来的文献做了一次系统而有效的整理,并以此流传后世,从而传承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所以说儒家虽然是由孔子创立,但儒家所遵从的古圣先王之道却由来已久。历代圣人之中,孔子最敬重周公。因为正是周公制礼作乐,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范了中华文明的道统、法统。

因此,儒家继承于古圣先王,发端于周公,集大成于孔子。而尧、舜、文、武、周公等人都可算作儒家文化的先驱。

因为三代以来的政治重心都在北方,南方的文明被长期忽视,直到春秋末期,南方还被视为蛮夷之地,实际上此时江南的文明已经非常先进,江南的先贤已经主动地学习中原文化,并且与中原文明产生了多次交流。

【上篇:孔子向南方先贤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学无常师,在那些“老师”中,老子和季札都是南方人。

孔子曾经特意远行至洛邑向老子问礼,两人虽然思想体系不尽相同,但互相尊重,老子对孔子谆谆教诲,孔子也将老子视为“犹龙”。

老子身世不详,一般认为他是南方楚国人。楚国是南方大国,与中原文明存在很多差异,而老子思想是楚文化与中原文明撞击后的产物。

此外,春秋末年,地处江南的吴国在吴王寿梦的努力下逐渐壮大起来,随之而来的吴越争霸更使得江南成了整个天下的焦点。

吴国壮大之初,即使吴王寿梦也自称“蛮夷”,但紧接着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季札却向全天下展示了他的非凡“才艺”,让国、观乐、挂剑等一系列行动证明了江南的文明绝不落后于中原。

首先,季札遵从周礼,不接受父亲出于偏爱而作出的废长立幼的决定,也不接受几位兄长的谦让,始终辞让国君之位,保证了吴国政权顺利交替长达数十年之久,也为吴国的发展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鲁襄公二十九年,季札出使中原列国。在鲁国观周乐时,季札对周乐精彩而中肯的评价体现了季札在文艺上的修养——这是第一次载入历史的文艺评论,季札也因此被称为“文艺评论的开山祖”。

此外,季札在鲁、齐、郑、卫、晋等国游历时,对这些国家的政局作出了惊人的预测,体现了一个闳览博物君子的本色。

而在《礼记·曲礼》中对“君子”作出了如下定义: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可以说,这段话正是季札的真实写照。

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提出了恢复周公礼乐的主张,但是普天之下已经很难找到符合礼乐标准的人。略早于孔子的季札,却将礼乐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为孔子传播礼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事实依据。可以说,季札就是礼乐的化身。难怪孔子由衷地赞叹——“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

泰伯让国,孔子的赞誉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而对季札让国,因为一直没有发现孔子的评语,所以有人依据“没找到=没有;没有说=否定”的逻辑认定孔子对于季札让国一事的赞扬是有所保留的,甚至是否定的。实际上,“没找到≠没有;没有说≠否定”。上博简最新解读的残简,恰好推翻了之前的假设。

范常喜在《〈上博楚简·弟子问〉1、2号残简字补说》一文中,对《上博楚简·弟子问》1、2号残简的解读如下:

子曰:“前(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生而不(因)其浴(俗)。吳人生十(十七)(年)而壤(讓)(札),倗(乎)其雁,前(延)陵季=(季子)僑而弗受。前(延)陵季=(季子),其天民也(乎)?”子贛(貢)

孔子在赞叹季札让国时,连声说:“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这与他赞叹泰伯时说的话完全可以等量齐观。

正如《吴文化概论》中总结的:

……季札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是学习周公礼乐思想的典范……孔子曾向他学习丧葬礼仪,传说季札死后墓碑为孔子所书。

季札诚心待人,多次辞让君位,表现了一种谦让敦信的儒家风范。

季札熟习儒家礼乐,具有高度的艺术鉴赏能力,从儒家观点出发,对艺术做了深刻的解剖与赏析……季札认为音乐的曲调可以反映人民的情感,窥测政治的治乱,这是儒家“乐为民声”、“文以载道”思想的滥觞。

季子以仁为本,以礼定位,入世而不求私利,济世而不危及自身,都体现了儒学的基本精神。季札是儒家的先驱,吴地应是儒学的策源地之一。

【中篇:孔子与南方文明的交涉】

老子、季札代表了南方文明的高峰,并且或多或少影响了孔子思想,而孔子对南方文明也颇有好感。

比如,楚昭王曾经礼请孔子去楚国,孔子欣然前往,虽然途中受阻,最终未能在楚国出仕,但已经到达楚地,还接触了楚狂、叶公等人物。

至于孔子是否到达过吴地,正史无载,但在野史和传说中却又记载。比如说《群书治要》和《御览》中引述了这段故事:

吴王夫差听说孔子师徒在吴国出现,悄悄改换装束,混迹到老百姓中间围观孔子一行。却和陌生人人发生冲突,还受了伤。夫差受不了委屈,兴师动众要搜捕那个人。伍子胥知道了,就讲了一个故事教训夫差:“臣听说以前上帝的小儿子因为贪玩,化身鲤鱼游荡到人间的河流里,被打鱼人的鱼叉射中。委屈之余想上帝告状,上帝就反问他在河流里游荡的时候,穿什么衣服啊。上帝的小儿子回答说是化身为鲤鱼。上帝就说你明明是白龙,却化身鲤鱼。渔民就是打鱼为生,他们用鱼叉射中你,也在情在理。大王您现在改换装束,把自己弄得像一个小老百姓,被一个莫名其妙的人作弄,这也是在情在理的啊。”吴王夫差听了这段话,只好默不做声。

另外,还有两段颇有神话色彩的故事,也记述了吴国和孔子的交往:

第一段故事见于《国语·鲁语》:话说,吴国攻打越国,摧毁了会稽城,同时出土了一根要用车才拉得动的大骨头。吴国使者向孔子请教,孔子说,古时大禹召集诸侯到会稽山开会,大会开了三天,却还没见防风氏;等他赶来后,禹大怒,就将防风氏杀了——这一事情正好发生在越国的会稽。

第二段故事是:有一天,吴王阖闾出游包山,看到一个人自称姓山名隐居,阖闾觉得奇怪,就向他细细探问,那个人就到洞庭山里取出一卷素书。上面的文字谁也看不懂,只好交给孔子辨认。孔子说:“我听过一则童谣,和这上面的内容相符:‘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山隐居,北上包山入灵墟,乃造洞庭窍禹书,天地大文不可舒,此文长传百六初,若强取出丧国庐。’”

以上故事虽然未必件件可信,有些甚至夹杂谶纬,但至少可以说明,吴国与孔子之间并非全不沟通,孔子可能到过吴国,吴国也可能向孔子请教过问题。

总之,孔子足迹已经到达南方,并且主动和南方文明互动,既丰富了儒学的内容,也从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儒学。

【下篇:孔门弟子与儒学南传】

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一定有不少到过南方。

著名的如子贡曾受命出使齐晋吴越诸国,利用他们的矛盾,让他们互相消耗,从而保全了鲁国,史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不过这子贡的外交奇谋属于政治事件,不属于文化交流,儒学的南传是因为言偃北上求学,南归传学。

言偃,字子游,又名叔氏,常熟人。言偃22岁时,听说鲁国圣哲孔子兴学,各国弟子云集,就毅然拜别亲人,北上求学。

在卫国,孔子面对从吴国慕名而来比自己小45岁的年轻弟子言偃,高兴地说:“吾道南矣!” 此外孔子还赞叹言偃说:“子游习于文学”。

孔门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言偃名列七十二贤人。此外,言偃还是孔门十哲之一。十哲中分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其中,德行:颜渊、闵子骞、冉游、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因为言偃名列第九,故又被称“十哲人中第九人”。

在孔子的得意门生中,言偃是唯一的南方人,所以言偃又被称为“北学中国,南方一人。”

言偃在孔子这里就学,主要学习“礼乐”,并且懂得将礼乐运用于实践。

言偃曾经在鲁国的武城当地方官,他遵循师训,以礼乐教化人民,避邪扶正,做出了成绩。孔子看到后,非常高兴地开玩笑说这样做未免大题小作。但言偃申明说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礼乐教化都会有作用。随后,孔子当着其他学生的面肯定了言偃的说法。

此外,孔子还在腊祭的时候向言偃讲述了大道的运行规律,提出了儒家的最高理想——大同社会。这件事被完整地记载于《礼运》之中,并被收入《礼记》流传后世。《礼运》的“大同思想”影响深远,康有为、孙中山、李大钊都曾对大同有着很深的认识和解读。可以这么说,中国近代的大变革,和“大同思想”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言偃学成,回到南方,把北方中原的发达文化带回江南,四处讲学,传播孔子的教育思想。言偃教授弟子,根据他们的迫切心愿,把他们的注意力导向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礼仪,继而阐发其中蕴藉的道德意义,然后分析各项礼仪的社会作用,无不周到精微。他以传道育人为己任,去政从教,精心培育弟子,弘扬儒家学说。

历朝历代以来,言偃受到了人们的崇敬,其地位和名气就如同他老师孔夫子一样越来越高,越来越响。唐开元八年他进入“十哲”之列而入祀孔庙。唐开元二十七年,他被追封为吴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他被封为丹阳公。南宋咸淳二年,被封为吴公。元代大德年间,被封为吴国公。明嘉靖年间,被封为先贤言子。清代承袭明代的封号。康熙五十一年,朝廷批准在言偃后裔中设五经博士一员,世代承袭,用以奉祀先贤。清代几个皇帝南巡,先后派大臣到常熟言偃墓致祭,并且赠送御笔题的匾额。

【结语】

正文所述是儒家文化南北互动的三项标志性事件。围绕着这三大事件,还有一系列事件共同构成了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北互动。

比如:孔子的另一个学生澹台灭明也曾经到南方传学,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而季札长孙启蕃之子吴诩也随孔子弟子颜高门下学习儒学,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死后葬于曲阜。

这一系列事件证明,儒家在诞生之初,就已经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外传播。儒家文化的第一次南北互动,也使得儒家文化遍传天下,为儒家文化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主干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儒家尊周公为“元圣”。

孔子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先师”。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载:“寿梦曰:孤在蛮夷,徒以椎髻为俗”。

范培松、金学智《插图本苏州文学史》

《礼记·檀弓下》

《论语·泰伯》

上博简,全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系1990年代上海博物馆于香港收集的楚国竹简。

《论语·先进》

《论语·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