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孔子文化二三事
温州孔庙管委会 孔令仁 孙作勤
孔子编《六经》、著《春秋》、汇《论语》;创儒学,树孔教,成为举世公认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从孔子生平的活动实践,做为裔辈后学,瞻前顾后,回首纵观,还应该肃然起敬地加冠他为:理论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外交家等称号。
孔子还应该是编辑祖师(春秋末期的《六经》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真正书籍)。所编的《春秋》可誉为史学祖师。
孔子《论语》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论语》与《圣经》两书都形成在社会变革,动荡的年代里;都相同重视着人与人之间的伦常道理;同样具有宣扬注重他人,附带关爱自我的思想意识;都同样地突出为人的修身养性的思想境界;显示平等观念,追求人格理想。
两书的不同是:一为请愿赐罪,一为树仁立德。《圣经》将希望以太虚幻境般方式,引导人们向往尽善尽美的缥缈世界;而《论语》强调的是人文伦理的实践经验。
《论语》是儒学传播的理论纲领;《论语》是奠定儒教创建的精神支柱;《论语》宣扬阐明了“仁”是核心,“仁”也便成了儒家的奋斗目标;“礼”作为儒家的规范,指使言行标准。
孔子对夏、商、周文化总结,孕育出儒家学说播世了《论语》。这与孔子所处的社会年代有关;与孔子以“少且贫贱”的出身有关;与他一生从事过教坛,经历过官场有关;他周游列国,见多识广;具有博学多才的心府胸怀;天性聪慧的构思与这见前关;善于琢磨前人的得失经验;分析社会变迁预见前景的情况下,使得《论语》,“仁”学说的问世。当孔子处于奴隶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时,也正是百家储子争鸣时期,筛选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撞了个独领风骚数千年的好兆头。
时下让我们再次回顾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为背景,看提倡“仁”学说为核心的深远意义。
一、读中国封建时期战争史,看强调“仁”学说为核心的重要性。
中国历史本就是一部战争史,从“神农伐斧燧”之战起至民国初的“武昌起义”,共经历了3800多次的战争。就举一例东汉后期与三国时期的人口变化,便知晓战争的残酷与损耗,即可明白“仁”学说的功能作用。
东汉和帝永兴元年(89年),年景略显平静,当时史载着中国户籍9237112户;人口53256229口。时过100年后,三国魏、蜀、吴鼎立,战争连绵。百年户籍人丁不但无增,而且骤减,那时的户籍只有1383423户;人丁只有7632881口,一场三国的战争就减少了7853689户;减少45623348人丁。
就孔子在世之前的年代,曾有过400多次战争,而且战争连锁祸及十几个国家。孔子生活的前后(春秋战国)时期,就经历了520次战争。孔子去世的当年(前479年),就出现晋、楚、鲁、蔡、齐、卫、陈、郑、邾、滕、宋、秦等十三个国家互相混战。类似的战例持续而常有。一场战争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破坏了不少的人文、伦理。社会需要安定,人民需要生息,时政需要平稳,可由谁主沉浮?故此,孔子的“仁”学说当头,至关重要。
二、回顾春秋时期各国政局动荡,国无宁日的局面,看孔子提倡“仁”学说的必要性。
春秋时期,战争频繁,各诸侯国政治动乱,宫廷冲突,弑(shi)杀事件有着朝易暮变的发生:“臣弑其君,子杀其君,孽(nie)杀其宗,层出不穷。”“春秋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战国策》载:“春秋记乃弑君者以百数”。此外君22起,“执君”29起事件。这类事件是世界史上绝无仅有的。孔子甚至还目嗜亲闻过。
孔子生前,易换过君王、储侯就有547位,宰相级的卿臣就有181位,历史如此闪电般地易主,走马灯般地改朝换代。社会、民间、日常百姓生活常规就可想而知。如此局面,孔子强调“仁”的学说是非常必要的。
三、摆孔子时代的社会、民间、人文道德低下沉沦,心神恐怖,安全无着的例子,看需求“仁”学说的迫切性。
孔子时代,战争、弑杀、格斗捆绑、盗贼蜂起,臣无纲常。民无法则,简直似“和尚带伞,无法(发)无天。”《史记•孔子家世》载有孔子云游遇侮辱、谩骂、捆绑的记载:一、“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二、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犬”。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犬,然哉!然哉!”从中可知,孔子年迈,周游列国是呼吁和平、仁德,授徒讲学,被子人侮骂,象桓魋还是个宫廷官员,任意欲杀生命。此况当时的年代。孔子提倡“仁”是何等的迫切及时。
“仁”是儒家的一种道德观念。孔子曾向北子樊迟的提问,答:“爱人”就是“仁”,含义是人与人之间应相亲相爱。孔子向弟子子张讲什么是“仁”,说在天下如果按实行“恭、宽、信、敏、惠;”也就是谦恭、宽厚、守信、勤敏、慈惠,就能达到 “仁”。他认为:谦恭,就不会受到侮慢;宽厚就能获得众人拥护;守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成功;兹惠,则是可以领导别人……
战国时,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了“仁政”学说。虽然也曾向梁惠王推行过“仁政”,但是并没有普及推行。直到董仲舒(汉武帝时),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得到各朝统治阶级的推崇,迎合了一二千年封建社会的民情、世情、国情。
重澄史实矫正几次掊儒真相
孔子《论语》,“仁”的学说,有过象万紫千红的春园里一丛不凋零的花簇,争艳一二千年,但也秉受过酷暑烈日,霜风雪雨的煎熬。常有将“篡改”过的孔子学说参与“儒法”争论、斗争,不过总还是“优选”,在论战中成长。
历史上几次掊击孔子,只要深究史实源头与真实背景,好似醉痴了的著述家懒了查翻上下页,才臆断写下历史,误传一代代。例以下史实:
一、重找“焚书坑儒”新论证,止熄儒家“无名火”
“史书”都说秦始皇“焚书坑儒”。尤其汉•贾谊批评秦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焚文书而酷刑法”、“故其亡可立而待”。 唐•章碣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经他们一喧染,众儒代代唾弃秦始皇,让儒家生了一场“无名火”。近时期,越来越多学者撰文,重评“焚坑”事件,扬眉儒学。现转载张世龙于一九八八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新论证。[“坑方土”事见,秦始皇三十五年,肇于候、卢二生(方士)因求仙药不成面相与谋,他仍惧“秦始皇不得兼方,不验辄死”,骂了秦始皇逃走。当差使御史悉案时,诸生传相告引,牵连了400余人,坑之咸阳。凭此事件,难能确定460被杀者中没有儒生,而全是方士,但主体是方士。被杀的原因更与儒家的学派主张,政治观点无关。]
从汉初著名的儒者伏生、叔孙通,陆贾、郦食其都是秦始皇的儒者,都没遭害的迹象,就可说明。历史确有阴错阳差,使儒家发了一场一二千年的“无名火”。
二、重评“五四”运动倒孔的前因后果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事将百年,又是一场误会,打的不是真孔子,而是朱熹解释的孔子,欲打的也不是朱熹整体,而又是冲着“存天理、去人欲”的焚欲主义。“焚欲”不是孔子所提倡的。却是“指极端的节制个人的需求,以期达到道德理想或宗教理想的生活方式或行动原则”。若从哲学宗教学中可知,焚欲主义是婆罗门教,佛教的提倡内容。是孔子学说经统治阶级的需要,任意歪曲盗用,面目己全非,全成了历代帝王换成了护身符,借着孔子灯笼走歧路。
“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实际打的是腐朽的封建礼教。这场运动的主将李大钊曾经说过:“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本身……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伟人解释的所掊击的这个是“假孔子”,正是历史上的其孔子所深恶痛绝的。
浅谈温州孔庙形成“中国东孔”的构思
孔子思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传世珍宝。《论语》文词修炼,辞藻华美;精辟的成语,深邃的格言是中国文学应用最早的“领军”语言,世世代代让人们阅读起来,甜美贴切,应用起来得心应手。使修身养性,处世为人,从中找到启发和引导。
时代进展,现代化加速,正被恩格斯“在辨证哲学看来,并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这话所言中。新一代人有着新追求,有疏远、淡忘孔教儒学的现象。为珍惜孔学文化遗产流失,仍面临任重道远。
温州龙湾孔子研究中心,孔庙管委会,所作的努力,可供借鉴。
主任孔令仁,多年前就奔走呼吁,发动骨干十几人,在既无管理组织的“法门”、又无资金“库银”,更无上司批文的条件下,坚持向500多户族人自发捐款集资近千万。重建了气势恢宏、规模庞大的孔庙;坚持公而忘私,弃舍企事业的自身利益,不取报酬、补贴;坚持值勤、办公;如此,四年坚持让孔氏裔人可敬可亲。
他们走出去,博取众长,促进管理经验。请进来教授、学者,传授辅导《论语》常识。讲座、辅导实行全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周周有目的定期制度。认为孔子不是孔氏一家一族的,孔子文化是中国的,是世界的。故此,花资金大批量地购置《论语》新版课本。让外籍,外族的居民,不分长幼老少(已有百岁老翁,妙龄少女参与)性别界限,出现婆媳同张桌,祖孙灯下读篇章的动人景象。自从有了孔庙庞大的优势,已经建立起“孔子研究中心”“四书五经图书室”“孔子学说大会堂”“孔子文化宫”“孔子《论语》学校”(教室数间)。学习是坚忍不拔的,从没虚假过。学员实行结业发证的措施,至今已结二届。大家都认为:通过长期的实效学习,听辅导、讲座获得喜人的效果。乡亲们也一致认为,学与不学大不相同:文盲认字、法盲修身、儒盲入门、老少认真,以文会友,共同辅仁的良好氛围。
孔氏裔人500多户愿肯花巨资四五佰万元为孔庙落成且典礼,第八届圆谱大会召开。邀请内外籍各级国学官员成员光临;邀请各地亲朋好友,举杯相庆;邀请国粹艺术家朱世慧及院团演出庆贺,营造孔子文化声势,辐射儒学精神,扩大了媒体的传播。喜事排场,规模超同仁,超时代,超记载!震撼全浙南。得到市、区、省、政府重视,受到地方乡邻羡慕爱戴。让裔人族里心神激昂,并酝酿出:让温州孔氏传承孔子文化形成为“东孔”的构想,更使孔学发扬光大,普及民间。
温州孔庙管委会,仍在不懈地努力。让《论语》普及向不同氏族,不同籍贯,不同性别、年龄,凡是爱“学习、有兴趣、略有文化者参与。让外行变内行,让内行会背诵会应用。设想将《论语》编成歌曲,编译成舞蹈,走向社会、街道、广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学者讲座指导(六月份,就有工贸学院师生联谊,交流会,学者讲座二场)。让孔子在民间,社会家喻户晓,做到公共场所有孔子(塑像),家家户户有孔子(画像),人人心中有孔子(偶像、思想)的新局面。让孔子思想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