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回归引发 “故居热”专家批评“重物不重人”
据新华社电北京梅兰芳纪念馆友人满堂,上海张爱玲故居寒假不堪重负……近来,随着文化游的升温,原本静寂的一座座名人故居也随之热闹起来。
名人故居迎来客流高峰
寒假期间,在上海,每天都有很多80后、90后的“张迷”到张爱玲故居——上海常德公寓参观。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蜂拥而来的“张迷”令公寓里的居民不得不换下门口写有“张爱玲故居”的铭牌,挂上余秋雨题写的“常德公寓”,淡化这座公寓与张爱玲的渊源。
伴随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热,一批革命名人故居也迎来客流高峰。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黄金周,韶山毛泽东故里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四川邓小平故居仅大年初一就接待中外游客4.5万人次,超过了当日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等著名景点的接待量。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北京李大钊故居2011年游客接待量是2010年的两倍。
此外,电影的热映也掀起一股故居热。北京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秦华生回忆,2008年上映的电影《梅兰芳》给纪念馆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客流。“往年每到秋冬参观淡季,纪念馆每日参观人数不到30人,电影上映后,年轻影迷和喜欢四合院的中外游客蜂拥而至,每天参观人数达到数百人。”
文化是故居的灵魂
流水带走光阴的故事,带走了无数人,却留下无限的记忆。
春节期间,记者走访了北京老舍故居、梅兰芳故居、李大钊故居等几处名人故居。故居参观者们普遍认为,故居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还在于曾经居住过的人做过的事以及留下的精神财富。
农历正月初十,家住北京南城的退休老人徐先生和老伴一大早来到什刹海附近的梅兰芳故居。徐先生爱看故居,北京绝大部分名人故居都走遍了。“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老人掰着手指头说,“文学家、革命名人的故居我几乎都去过,但艺术家的看得还不多,所以一直都惦记着来梅宅看一看。”
让故居不再飘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郭沫若纪念馆馆长郭平英说,“民众对名人故居的关注日益上升,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
郭明英说,尽管目前一些名人故居的接待量明显上升,但和国外莎士比亚、居里夫人等名人故居的运营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比如英国的莎士比亚故居年客流量为75万人次左右,而老舍故居年游客接待量不足5万人次。莎士比亚故居由莎士比亚信托慈善基金会负责,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捐款和门票收入;而老舍故居主要依靠北京市文物局的年度拨款,不收门票,只有少量纪念册和文集出售,面对庞大的维护费用时,往往显得捉襟见肘。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马自树表示,当前我国的名人故居保护有很多难点亟待解决。首先,哪些是名人,哪些能列为名人故居?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相关标准进行衡量和界定,影响了一些故居的保护。北京是历史文化古都,名人故居遍地开花,文物部门由于没明确的标准,在认定时常常存在争议。另外,故居认定中仍然存在“重物不重人”的误区,一些建筑不精美、“不值钱”的故居,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一些名人故居由于房屋老旧、且暂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而面临消亡。挂了“文物保护单位”牌匾的故居和未挂牌故居的境遇天壤之别,一些地方把“不挂牌”与“不保护”挂钩,等于给名人故居颁发了拆迁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