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行业自己的专业学位教育
2011年3月18日,首届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28个高校及研究所获得了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9月,第一批文博专业硕士的入学,标志着我国文博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开端。但是,什么是文博专业硕士,与已有的文博人才培养相比,有什么特色呢?国外文博人才培养遵循什么样的模式,有何成熟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本期推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朱煜宇、黄洋撰写的几篇相关文章,希望能对关注此问题的人有所帮助。
何谓文博专业硕士?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Museology),简称文博硕士专业学位(M.C.H.M),是针对文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文博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新兴学位类型。是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之一,与学术型硕士生一起,构成考古与博物馆学科高等教育学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家统一的硕士生招生计划。
文博硕士专业学位不同于文博专业的科学型硕士,它强调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招生对象主要面向有文博或相关学科工作经验的具有学士学位(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入学时年龄不超过45周岁。鼓励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报考。学制2-3年,学费每学年1-2万元,由各招生单位按各自规定实行。
学习过程中,主要采取宽口径、重实践的培养方式。全部课程考试合格、通过论文答辩者,由各培养单位发给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文博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证书,所获学历和学位性质,与学术型硕士毕业生相同。
文博专业硕士
培养的特点
文博专业硕士主要是向各级文物管理机构及各类博物馆、研究机构、出版机构、社团组织、文物商店、拍卖行等,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较好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胜任较高水平业务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文物与博物馆专门人才。早在提出文博专业硕士这一方案之前,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就已尝试和上海博物馆等上海市文博单位的相关专家协商实施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导师和上海博物馆业务领域内的专家联手馆校合作,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共同培养研究生,不仅调动了研究生的科研和动手积极性,也使研究生对文博专业的业务和实际工作有所了解和认识。这一尝试已初步显示出其积极效果。
因此复旦大学文博专业硕士在上述较为成功的实践经验上,针对文博行业人员的进修要求,更加注重以下三个培养质控点:
1.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两年的文博硕士培养中,在一年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学习后,用一年时间将所学知识和理论应用到本职工作的实践中去,用理论去阐释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和难题,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 稳定可靠的馆校结合。继续实施双导师制,为每位文博专业硕士生搭建一个科研平台,并在专业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打破工作凭感觉的经验主义,激发其研究意识,培养其科研能力,并带着专业角色逐步进入文博单位。
3. 灵活有效的考核方式。鼓励文博专业硕士研究生从本职业的实际出发,用自身的职业优势,从身边的研究课题开始,从小切口进行科研新尝试,学位论文考核可灵活采取考古发掘报告、博物馆展示脚本、博物馆藏品管理软件开发应用以及学位论文等形式组织相关领域专业评审考核,而不拘泥于学术论文这一形式。
我国当前文博行业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速度相当迅猛。1978年全国文物系统有各类文物保护机构721个,到2007年则多达4277个,增加了近6倍,年均增长118.5个。全国文物与博物馆行业的从业人员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6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8.7万人,年均增长2033人。据2009年9月统计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12月底我国文物局系统共有文物机构4437家。其中,文物科研机构96家,文物保护管理单位2223个,博物馆1893家,文物商店84家,其他文物机构141家;截至2008年12月底,我国共有文物与博物馆从业人员92060人。此外,我国已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83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8371处;先后公布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51座。
快速发展的文物与博物馆事业所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首先表现为文物和博物馆体系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1978年底,全国文物系统博物馆只有349个。到2008年底,我国已注册的公立博物馆达到2700多家,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拥有文物2000余万件,博物馆的门类日益丰富,办馆主体日趋多元化,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办的博物馆日渐增多,基本形成了门类丰富、特色鲜明、专题突出、分布广泛的博物馆发展新格局。
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另一个积极变化就是社会效益的显著提升。近30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积极融入社会,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主题内容、科技含量和艺术感染力都有较大提高。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近万个,接待观众2.56亿人次。全国共有100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被确定为爱国主义、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未成年观众9200多万人次。博物馆正成为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的生动课堂。
此外,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受众也在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完善博物馆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军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的门票减免费制度。自2004年开始的免费开放活动使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目前全国已有1000多家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观众量比以往同期有较大增长。自2008年3月至11月底,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接待观众已突破1亿人次,其中试点博物馆接待近6200万人次,为2007年同期的2-3倍。
当前我国文博行业
人才缺口的存在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间,为文物与博物馆行业培养人才的只有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和全国各大学的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专业。上个世纪70年代初,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等约十所高校恢复或增设了考古学专业,为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考古研究部门培养一线人才。当时我国的博物馆数量不多,而且类型单一,多为历史文物博物馆,一般认为有考古学习经历和实践的人员就可以担当博物馆的工作,并且一度误以为博物馆工作是实务操作,研究性不强,学科性不足,因此没有高校设立博物馆学专业。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出现了大发展局面,各项业务工作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非文物类的博物馆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增多、发展,并且逐步与国际接轨。鉴于这种情况,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专家与时俱进,适时地提出了在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设立博物馆学专业的设想,以改变长期以单纯的考古专业人才覆盖博物馆人才的局面。经过20多年的办学历程,各高校的文博专业日益发展壮大,与考古专业一道,各领风骚,各具特色,成为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人才培养的基地。但随着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才培养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经开设文博考古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有40余所,但招生数量并不是很大。以文博专业办学规模较大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为例,该系每年计划招收本科生25名左右,硕士生10名左右,博士生6名左右。大多数高校年招收本科生数量都不足10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数量则更少,一些高校还是两年才招生一次。近年来我国文物与博物馆系统的机构数和从业人员数都在迅速增加,人才需求的缺口日益凸显。
第二个问题是文物与博物馆系统现有从业人员急需提高业务水平。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最新抽样调查统计:文物与博物馆系统54964名在职人员中(除文物局及其直属单位以外):博士 150人(0.2%),硕士 1026人(1.8%),本科 13643人(24.8%),专科 20294人(36.9%),中专及以下 19848人(36.1%)。这表明,我国近73%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学历不超过大专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者中,毕业于考古或文博专业的人员也仅占很小的比例。换言之,中国庞大的文物与博物馆行业从业者中只有约四分之一的人拥有全日制大学学士或以上学位,其中毕业于文物考古或博物馆专业的很少,而且很多还是历史学或民族学等专业的毕业生。
第三,珍贵藏品的日常维护、展示、归档等工作都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者是不可能正确对待和管理这些物品的,更别说学术研究和向公众普及其文化内涵。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文物与博物馆行业,从业者都须通过严格的教育背景考察,未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很难获得从事博物馆核心工作的机会。由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和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我国不少博物馆对藏品的归档统计都不够精确。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英美国家的文博专业学位教育模式
英国模式
英国设有“艺术史”“考古学”“博物馆学”专业的大学很多,一些著名的业内机构也有自己的教育分支,如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下设有苏富比艺术学院,致力于鉴定和艺术品市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英国的硕士、博士培养都是“兴趣”先行,而不是以“就业”为目标。因此其研究生的来源非常复杂:本科毕业生也有,工作一段时间再来读书的也有,在职读研的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来读硕士的也不少。
在英国,艺术史与考古学专业只设两年制的科学硕士项目,很少设置一年制的专业硕士项目;但博物馆学专业因为应用性更强,因此设有一年制的专业硕士项目。以莱斯特大学为例,该校博物馆学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是英国第一所博物馆学研究机构,在现今世界博物馆学研究和培养方面名列前茅,设有硕士、博士学位项目,但无学士学位项目,自然也就对生源没有特殊要求。该校的硕士学位项目学制一年,分“博物馆研究”和“美术馆研究”两个方向。
英国的研究生培养是“兴趣”为主,所以毕业后他们大多会从事和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就文物学与考古学专业而言,毕业生的走向主要是博物馆、拍卖行、大学、研究机构等。
高校、博物馆、拍卖行和文物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合作交流十分频繁,大大促进了文物与博物馆人才的培养质量。具体体现在:
1.一些优秀教师本身就来自博物馆,或曾在博物馆长期工作,如牛津大学的知名教授杰西卡·罗森女士曾在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工作,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史与考古学系的Stacey Pierson曾任大卫德基金会博物馆馆长。而如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著名学者柯玫瑰,又同时兼任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东亚科学史名誉研究员和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教授。
2. 人员流动带来的是高校与博物馆之间良好的合作机制。以亚非学院艺术史与考古学系为例,不仅该校的许多教学活动可直接在大英博物馆进行,而且大英博物馆举办各种文物展览也会邀请教师、学生主持或参与。这些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对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大有裨益。与此同时,一些教师与文物市场界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些联系为研究生学习创造了非常有利条件。通过这些联系,学生常常能直接到知名拍卖行和文物商店接触珍贵文物,进行直观的观察与学习。
英国高校和博物馆举行学术讲座和研讨会十分频繁。在这些讲座和研讨会上,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教师和学生一起作讲座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些方式拓展了学生参与学术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和能力,增加了其与前辈、同行的交流机会。由于英国高校、博物馆、拍卖行和文物市场密切交流和相互合作的良好机制,研讨会上往往可以同时见到这四个领域的人物,这对于拓展学生视野、增加相互间信息交流、促进自身研究也十分有帮助。
美国模式
美国不少高校均可授予艺术史、考古学专业的学士学位,但可授予博物馆学学士学位的高校寥寥无几。全美的博物馆学硕士项目或遗产管理硕士项目招生,有些挂靠在大学博物馆下,如哈佛和德州理工大学博物馆,也有的隶属于教育研究学院,如宾夕法尼亚大学。至于考古人才,很多都有单立的考古专业或人类学、人种学,隶属于历史专业或人种学专业。他们并不和博物馆学或遗产(文化资源)管理的专门硕士项目放在一起。除德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设有博物馆学的文学学士(B.A.)和科学学士(B.S.)外,其他高校大多只在二级学院开设高年级本科生课程,供有兴趣的学生选修。名为博物馆学或遗产管理的专业硕士项目不对学生的本科教育背景作特殊要求,学制一到三年不等。
其培养特色一是依托利用大学博物馆资源,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对博物馆实习有明确的时间量要求;二是跨学科培养,通常不限制生源的本科专业背景,易于广纳其他专业背景人员;三是可设置文学和理学两种学位,以满足博物馆领域多方面的需要。
以德克萨斯州立理工大学的博物馆学文学硕士和遗产管理理学硕士为例,这两个专业分别依托该校的大学博物馆和遗产管理研究中心开设,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均要求45个学分和实习、毕业论文。主干课程为博物馆学、遗产管理原理、遗产资源管理、博物馆工作方法、博物馆管理、遗产规划、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实习(涵盖所有博物馆工作流程)、物质文化、博物馆法律、道德和规范、博物馆阐释和传播、博物馆预防性保护、博物馆教育、自然公园、博物馆资料数据管理、博物馆实习以及学位论文。其中对实习的要求尤其值得注意:每个学生在完成规定学分后至少要实习6个月,可以在本馆(德克萨斯州立理工大学的理工博物馆)实习,也可以在与该校合作的博物馆实习,实习结束后需进行答辩,答辩成绩记入本课程成绩。
关于其就业,详细数据比例不清,但在主要的博物馆学硕士项目单列的学校看一般都有历届校友专栏,介绍在各博物馆任职的本专业毕业生,其毕业生从事文博相关专业的比例相当高,以乔治·华盛顿大学博物馆学艺术硕士学位为例,一方面是硕士学位获得者在华盛顿地区多个博物馆任职,另一方面学校的兼职教师也来自该地区博物馆不同部门的从业人员,这样的一种互动为博物馆硕士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学生以从事博物馆专业为荣,从业人员以教授学生相关实践经验为己任,学生有了实习的场所,博物馆也在实习过程中为本馆培养发掘所需工作人员,该系现有800名毕业生从事博物馆行业。德州理工大学的相关硕士项目虽然每届人数不多(十多个),但其毕业从事本行业的比例也在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