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转瞬即逝的村寨文化遗产
郎德上寨民俗文物陈列室建成开放
苗族村民欢庆民俗文物陈列室建成开放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少数民族村民,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文化环境相对稳定,民族村寨自然成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主要物质载体。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想要寻求民族文化遗产的真谛,其主要对象不是城市而是农村;不是地下而是地上;不是书架上的历史文献而是村寨里的现实生活。然而,现实生活不断变化,文化遗产用进废退。我愈来愈急切地感觉到,抢救转瞬即逝的村寨文化遗产,既任重道远,又迫在眉睫。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沿袭千百年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中登记在册、所在多有的许多民族民俗文物,今已难寻踪影。比如,贵州高原苗岭山区举目皆是的水碓、水磨、水碾,多已被现代化的打米机、磨面机所取代。青少年时代,我在农村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对沿袭数千年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农村生活用具,比较熟悉。50多年过去,回到农村老家,感到变化很大。比如,许多农户已不喂养耕牛,而改用犁田机耕田。这样,与用牛耕田有关的种种设施及工具、工艺,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加上电力灌溉、机械收割的广泛运用,传承沿袭数千年的犁耙、戽斗、水车、挞斗等等,多已闲置不用。
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也在发生变化。由于塑料、尼龙制品价格低廉,市场份额剧增,遂使塑料袋、尼龙袋,取代了草袋、麻袋、布袋、网兜;塑料布、尼龙布,取代了油纸、油布、晒簟、篾席、蓑衣、斗笠、雨伞;塑料鞋,取代了草鞋、布鞋、钉鞋、木屐;塑料桶、塑料盆,取代了木桶、木盆;塑料碗、塑料碟,取代了竹碗、竹碟、木碗、木碟、藤碗、藤碟;尼龙绳,取代了草绳、棕绳、麻绳、篾索,等等。这样,不仅使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逐渐成为废弃物,还使制作、使用这些工具、用具的传统工艺随之失传。
我经常梦到,天刚蒙蒙亮,便被大人叫醒,上山放牛,砍柴割草。即便是冰天雪地,一大早也必须脚穿草鞋上山,脚趾头冻得红红的,麻木得没了知觉。许多山林草地,就这样被我等“剔了光头”。最近回家,惊奇发现:昔日荒山野岭,遍地生长着小树,山坡上下,遍地生长着绿草,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原来,现在用犁田机犁田,农民不喂牛了,无需割草;农村能源改革,农民不烧柴禾,无需砍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农民改用煤气、液化气,甚至干脆用电。一位村民,按照辈分,该叫我爷爷,竟然以讥讽口吻诘问:“一天的打工钱,够一个月电费,哪个憨包去砍柴!”因此之故,一些与砍柴割草有关的传统工具,诸如镰刀、柴刀、刀箩、刀架、砺石(磨刀石)、柴耙、柴箩、柴篓、柴担、茅钎、柴绳、柴码杈等传统工具,以及制造、使用这些工具的传统技艺,也都已经或者行将成为历史。
随着生产的日益现代化,生活也随之现代化,甚至生活现代化比生产现代化步伐更快。作为民族重要表征的服装的现代化,是最显而易见的。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已放弃“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他们或者进城打工,或者外出工作、学习,“入乡随俗”,因地制宜,改装易服,若汉族然。即便留在农村务农,也多到商店购买成品服装,很少坚持自己种棉、自己纺纱、自己织布、自己缝衣了。于是,与种棉、纺纱、织布、缝衣有关的工具,诸如脱籽机、弹花机、弹花弓、纺纱车、绞纱机、织布机、织锦机、织带机、蓝靛桶、大染缸、晾布架、碾布石、捶布锤,等等,所剩无几。即使有的人家还保留着这些曾风光千百年的纺织工具,但几乎都成了“世界真奇妙”的猜想对象。如今还能像花木兰那样“唧唧复唧唧”纺纱织布的少数民族妇女,已是凤毛麟角了。如果说有,多是旅游点上的民俗活动表演。
在文化娱乐方面,基本保持自己的特点。但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场所、设备、用品,都不是恒定存在的,更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小时候动辄进行的儿童游戏消失了,经常摆弄的儿童玩具不见了。跟纺纱织布一样,即便设施尚存,能操作运用者日渐稀少,已严重危及一些优秀文化遗产的生存。许多司空见惯、看似平常的物品,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一些民间乐器,因为会制作、会演奏的老艺人相继去世而濒临失传;幸存下来的,犹如“出土文物”,不知怎么使用,难以恢复其生机。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对转瞬即逝的村寨中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是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
从长远看,要让保护、抢救村寨中的民族文化遗产工作持之以恒,兴办各种类型的民族民俗博物馆,比如以历史文化名村寨为依托,兴办社区性的民族村寨博物馆,是可以试行的。在这样的博物馆内,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并加以保护。居住在村寨内的所有居民,既是文化遗产的拥有者、保护者,同时也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那些掌握传统工具、传统用具制作、使用技艺的特殊人才,即所谓的“传承人”,本身就是活的文化遗产。要有重点地对这些活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而且要让他们在保护中受益。在这样的博物馆内举办民族民俗文物展览,有许多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供选择。比如发动群众将弃之不用的物品集中起来,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将有价值的物品陈列展出。也可采取以物易物、以新换旧的办法,将有价值的物品陈列展出。
为把有“苗族名片”之称的贵州省雷山县郎德上寨建设成名副其实的“苗族村寨博物馆”,村民利用修建于“公社化”时期的两栋木结构粮仓,开设苗族民俗文物陈列室,展出废弃不用但有文化价值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儿童玩具等等。此外,还把“保寨树”、“鼓藏树”、“藏鼓崖”、“岩爹岩妈”等典型的自然物;战壕、寨墙、寨门、水井、鱼塘、岩菩萨、风雨桥、铜鼓坪、游方场等典型的公共建筑物;大门、房门、窗户、美人靠、燕子窩、牛角形连楹等特色建筑装修;“口嘴标”、“求子桥”、“保爷桥”、“保命凳”、“花树花竹”等特殊民俗设施,列为“文物展品”,撰写文字介绍,让观众了解苗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为使抢救转瞬即逝的村寨文化遗产工作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