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县域文化遗产管理之意识困境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2-20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2-20

我国大部分文化遗产分布在县域是不争的事实:除了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60000处外,在已公布的127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540余处、7000余处省级文物单位中80%以上都分布在独立建制的各县。县级博物馆及其藏品的数量在全国的总量中也占相当的比重。可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属地、分级的管理机制,所以遗产管理的水平与力度从上至下呈递减的态势,而其中之困境则从上至下呈倍增的情形。较之省市级城市的文化遗产,县域文化遗产管理存在的诸多困境,已成为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薄弱环节。

而制约县域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则是遗产保护意识的淡薄。

基层遗产工作者时常有势单力薄、凄凉无助的感觉,就是因为许多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很难相信 “文物局算个什么单位!撤掉它算了!”这句话竟会出自一位县长之口。如此的意识水准出现在关键领导人的身上尤为有害。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砖塔地处某县城区中心,城建部门要强行在其门口建造商用店铺,文物部门派员阻止,双方争执不下并各自逐级上报,店铺建成营业,却严重破坏了文物原生风貌。另一处省保单位尽管曾经在一主管副县长的亲自领导下,多个部门紧密配合依法查处了一批不断蚕食、破坏、挤占该文物的单位和个人,但由于缺乏长远意识、没有从根本问题入手,此类现象至今仍不断发生。还有两处省保单位虽然出现了一处被盗、一处兴起迷信活动的现象,但移交文物部门的工作至今仍未予落实。至于寻常百姓的遗产意识更是不尽如人意,距离城区愈远的乡村愈是如此:古砖垒砌猪舍、石碑铺作地面、陶片随意丢弃;对于文物法规浑然不知者为数甚众;谈起文物的种种价值,他们总会简单地问一句:它能值多少钱?

国内各区域间的比较所暴露出县域遗产理念尤其视其为国有的、公共的、代际共享的、服务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文化资源的观念之淡薄已经导致了诸多严重的后果:一些列为保护单位或入藏博物馆的文物得不到及时的周期性维修、正确的修复、深入的研究以及合理的开发,尚未列入或入藏的任其自然或人为损毁,特别是相当多的因地处僻壤才留存至今而又看似不起眼实具重要研究价值的遗产都在无意之中被毁坏殆尽。阳新县连续发生数起文物被盗案件,但是被追回的文物仍未得到妥善保护。上世纪80年代初,某县经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达到100多处,而今除了40余处已经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外,余者或拆或毁或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历史不能仅靠有限的、少数的遗产精华来承载、来体现,数量众多、品类齐全、价值互补方能充分折射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文明的辉煌。那些地处县域、分布较散的文化遗产恰如苍穹之星,同样是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载体,是整个民族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果任其在无意识中日益消亡,则既不利于遗产保护的良性循环和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目标的实现,更有碍于保持中华遗产的完整性和历史延续性,有害于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主人翁地位的发挥、民族精神力量的凝聚、综合国力的提升。

县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淡薄及其造成的不良后果,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遗产管理部门自身缺乏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缺乏遗产忧患意识和遗产大局意识,不能够针对本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与办法、从基础入手、开展扎扎实实的工作,没有做到长期不懈地培育全民遗产保护意识,以点带线、以线促面,把握全局;另一方面,县级政府一味从经济利益出发、政绩当头,甚而视遗产保护为负担,不能够认真落实“五纳入”,给予遗产管理部门以有力支持,特别一些政府高官自身缺乏遗产意识,无形之中为遗产保护设置了重重障碍。

在文化力量日益彰显的今天,加强对富于民族特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各国已深入人心,而国内如何提升县域民众的保护意识则显得尤为紧迫。

健全网络 纲举目张 加紧培育意识先锋

基层文博系统曾经建立的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一度功绩显赫,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缘由,这一网络已几近瘫痪、无人问津。当前形势下,立竿见影地增强当地全体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是难之又难,那么恢复三级网络、先行提升业余文物保护员的遗产意识当属可行之路。特别一些佛教寺院文物建筑,往往容易汇集众多香客,这股力量不可小觑,但唯有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合理组织,才会有效更新他们的理念,从而带动全民意识的进步,正所谓“积小流以成江海”。目前应当尽快换发、补发新的文物保护员证书,并发动他们成立民间的文物保护协会。抚宁县2004年初聘任了首批25名文物保护员,年底根据“出勤天数、工作日志、信息反馈、法规宣传、事故频率”等多方面由县、乡、村联合进行量化考评,并予以相应的劳务补贴和奖惩。据统计,他们共书写永久性标语234条、入户宣传381家、广播宣传1189次、每月平均出勤15天,使该县境内的长城得到了有效保护。此外,遗产管理部门应当成立文物普查小组,使当地文物普查与调研工作经常化、日常化、制度化,对于促进遗产保护意识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媒体为主 广开言路 努力提升全民意识

未能充分借助新闻媒体这一薄弱环节也是县域民众缺乏遗产意识的重要因素:报纸、电视、广播、政府简报、文化通讯等信息渠道极少登载遗产相关信息,导致当地很多人甚至政府机关职员都不知道还有“文物局、所”这样的机构,使得遗产工作时常陷入被动。为改变这一不利局面,遗产管理部门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强大的宣传攻势,在地方报纸上举办“遗产专栏”,连续刊登遗产的基本知识,包括文物相关法规、本地遗产现状、单个文物介绍等;在电视、广播上制作遗产知识讲座、遗产知识竞赛、政府领导讲话等节目;借助《文物保护法》、“4·18国际古迹遗址日”、“5·18国际博物馆日”举行每年一度的遗产宣传月、遗产宣传周活动;定期走进学校、社区,深入农村,散发遗产小册页、开设遗产咨询台;设立“遗产电话热线”及“遗产专递信箱”,广泛争取各界人士献言献策,调动社会参与遗产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共谋本区域遗产事业之发展大计等等。因此,利用媒体对民众开展全面遗产教育也是当务之急。

我约束 严格执法 勇于彰显主人翁地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正人,先正己”。作为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者,要继承之、发扬之、光大之,要提升全民意识,自身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特别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更要有遗产忧患意识。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国际博协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等有关法规行事。但是县域遗产管理的现状极令人堪忧:有限的资金无声无息被挪用、缺乏基本素养者不断调入、违法现象长期得不到纠正、任由不顺畅的管理体制滋生蔓延……诸如此类已暴露出管理部门自身仍然缺乏遗产大局意识。有鉴于此,当今的县域遗产管理部门必须首先维护法规的尊严,事事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并勇于时刻站在遗产战线的最前沿,大声疾呼保护祖国遗产的紧迫性,积极彰显主人翁地位。

县级政府应自觉为遗产事业保驾护航

县级政府自觉增强保护意识对于区域遗产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建议在县委党校长期举办“遗产知识学习班”, “四大班子”以及各机关主要领导成员应定期参加学习,自觉提高自身文化遗产素养,增进对国力、县力综合评定的新的认识;遗产管理部门更要进行充分准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抽调精干人员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必要时可以聘请高级专家、学者,进一步扩大学员的视野,提升其遗产忧患意识,藉此促进本区域的遗产保护工作。

意识的增强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当地政府须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振兴置于和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口控制、环境治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定其为一项基本政策,并科学决策、制定中长期规划,作为政府行为予以实施;同时严格落实“五纳入”,帮助遗产管理部门尽快理顺管理;应将遗产工作列入县长办公会议事日程,及时解决相关的难题;每年的人大、政协“两会”可以针对本县实际将“县域遗产工作报告”列为审议内容,行使监督、指导之责等等。

总之,面对县域文化遗产管理实践中的意识瓶颈,遗产管理部门应自警、自省、自励,清醒认识到以往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及薄弱环节,积极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努力唤起当地全体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县级政府领导也只有真正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本辖区文化遗产之保护重任并积极行动才能实实在在地为遗产事业保驾护航,最终推动遗产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