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西安地区几处古遗址保护工程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2-24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2-24

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曾是周、汉、隋、唐十三个朝代建都的地方,保留下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大量的古遗址,它不仅类型丰富,而且数量非常多。

古遗址的保护,不论在保护理念上,还是在保护技术上,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难点之一。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到2004年结束,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对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进入本世纪以来,我们对经考古发掘的汉长安城长乐宫中的4#、5#殿堂遗址和桂宫遗址及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等做了保护与展示方面的尝试,以下就这些工程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一、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保护修复工程

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的主要宫殿之一,大明宫的主要殿堂含元殿位于大明宫的南端,是南北中轴线上的第一座正殿,建于唐高宗龙塑三年(663),唐僖宗光启二年(886)毁于战火,历时220余年。

含元殿建于龙首塬南坡的高地上,殿身坐落在三层夯砌而成的大台上,在主殿东西两侧各30米处建有栖凤和翔鸾阁,殿堂与阁之间用曲尺形的长廊连接,并建有转角建筑。在塬下东南和西南还建有东、西朝堂,朝会时,文武官员须经过殿前的龙尾道上殿。

含元殿倾圮后,在经过千余多年的风雨岁月之后,虽然殿基基本保留原样,轮廓也能辨析,但是遗址遭到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仅存下来的是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高度15米的巨大夯土台基。近几十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但仍未消除自然力量的破坏。

1959年冬至1960年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含元殿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对该殿的基本形制和构造基本调查清楚。1995年至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第二次对含元殿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对殿堂柱网布局、大台形制、龙尾道的位置、建殿时的砖瓦窑址、殿前广场、含元殿与朝堂的相对位置等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了两翼飞廊转折处的角楼,确认了含元殿东、西通向含耀、昭庆二门的阁道,另外还发现了地面局部铺砖、砖砌散水、台壁局部包砖、石柱础、石栏杆、石螭首、莲花纹铺地方砖、瓦当等。为整个保护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最初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杨鸿勋先生进行了初步的遗址复原研究。由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制定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方案在制定过程中进行了多种的可能性比较。如①殿基全面复原方案,即是按考古遗址与研究结合,将含元殿当初可能的状况全面展示,包括殿基台上平座,基座围栏,龙尾道等。②基台不完全复原,即按照考古遗址边界将各层台、阁、殿基的底部用砖石砌护起来,而上部则保留原有夯土台遗址的外貌。③台基对比复原保护方案,就是将遗址以中心对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照研究复原成果予以再现,而另一部分则采用现状回填保护方法,保护土遗址的特有外观。即可满足对含元殿基台原有状况的介绍,又保留了土遗址沧桑、厚重的原始感觉。经过对以上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并考虑到工程实施的可行性,今后管理的难易等因素,最后采用了含元殿基台遗址基本形制保护复原的方案。该方案保护了经过考古发掘确认的遗址部分。并将基台的主体部分,如主殿、翔鸾阁、栖凤阁、三层台及龙尾道(下部)。而对殿上平座,石钩栏以及二侧角楼等均予以简化。这种方案保证了遗址总体特征的把握,同时又避免了因为细节不详而走入误区。

在具体设计中,兼顾保护遗址和再现含元殿基台的原有形制。对于原遗址,在其夯土上先铺细砂一层约5厘米,再在其上覆盖纯净黄土50厘米左右,考虑到上部防水和铺砌要求,再用3w7灰土三皮做防水层,上部用石灰砂浆铺青砖。侧壁部分则先砌砖墙,再用3w7灰土与原夯土结实夯打。灰陶砖选用考古发掘出土有代表性的唐代青砖尺寸。压栏石选用当地富平产的青石,其石质与含元殿遗址出土者相同。灰陶砖及青石均经过打磨精细,其砌法按照遗址存留的局部残迹计算得出。

为了能够使遗址有足够的历史真实性。遗址保护过程中经过多方探索,确定两处遗址作为窗口展示,一处是栖凤阁北侧夯土痕迹,另一处是大殿北侧的散水痕迹。这两处真迹经过特殊处理。都具有一定的可视性。

除了遗址本身外,周围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当时的用地十分狭窄的条件下,应处理好其他辅助设施和建筑。含元殿东北侧保留有唐代烧制砖瓦的窑址一处,共有一排5个窑口。该窑是利用当时的台地下挖形成的。为了保存和展示该窑址,在对其土体进行了加固的前提下,为其建设了一个保护棚,保护棚利用了地形高差。其窑顶与殿北地面平齐。其两侧由于早年取土形成的土坎,也为建设小型陈列厅创造了条件。陈列馆利用了殿北土坎下的地形,建成了一千余平方米的办公陈列设计,弥补了遗址本身展示的不足。

殿南原为含元殿广场,为了体现原有建筑的布局,广场全为黄土铺垫而成,表面尝试使用改性黄土夯压密实,达到了黄土的原始地貌感觉。并能起到一定的防水、固化作用。

经过整治的含元殿遗址,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遗址保护工程要达到的目的。

二、汉长安城——长乐宫4#宫殿遗址保护工程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今陕西西安市的西北部,距西安市中心区约15公里。

在汉长安城中,长乐宫是仅次于未央宫的一座重要宫城,它是在秦代兴乐宫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位于汉长安城的东南部,其东南两侧与长安城东南城墙为邻,西北两侧分别为安门大街和清明门大街。
考古发掘已探明的4#宫殿遗址位于长乐宫的西北部,整个遗存由三部分组成,主要包括殿堂的夯土台基、院墙及附属建筑。夯土台是该遗址的主体部分,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27米,高0.5米,平面呈长方形。在夯土台的中间和东西各有一处地下建筑遗存,分别用F1和F2表示,这两处地下建筑是4#宫殿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F1建筑规模较大,柱网密集,在殿堂北面的通道设置有门房一类的建筑。

F2建筑形制比较独特,但规模较小,柱子也较少,在主殿的东、北两侧各有侧室。

考古发掘出土有:柱础石、铺地方砖、带纹饰空心砖,白灰墙皮等。F2建筑遗址还出土了许多壁画残片,颜色鲜艳,内容则以几何纹为主。

针对4#宫殿遗址的现存状况,决定采用古遗址上建保护厅的方法,设计方案的原则:

(1)不能对遗址产生任何直接的破坏,因此建筑是不开挖基础的;

(2)保护工程应当具有可逆性,因此应选用轻质的、装配式的建筑;

(3)保护建筑应该造型简捷,符合展览建筑及环境的要求;

(4)在对遗址本身的研究尚未深入进行的情况下,不应简单抄袭某种时代风格;

(5)为了给遗址将来的科学保护创造条件,保护厅的体积不宜过大;

(6)保护建筑与遗址平面应有一定对应关系,以保护遗址本体为主,其他辅助面积尽量不在保护厅内解决。

4#宫殿遗址保护厅建筑设计:

(1)功能分区:本方案分为室内保护展示、室外复原展示与后勤管理三部分。室内保护展示分为A保护厅和B保护厅;室外为遗址局部复原展示,设一个广场和大面积绿化;后勤为一些管理辅助用房。

(2)建筑设计

主要依据该宫殿遗址的分布进行总平面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遗址周围为农田,所以在设计中尽量考虑在其周围做些绿化设计,达到互相协调的目的。

遗址保护厅外观双坡屋顶形式,屋面一直通到地面,基本不设置直立墙壁;屋架构造采用轻质钢结构,屋面采用保温浅灰色压型钢板覆盖;保护厅的基础位于新覆夯土层之上,不直接触及遗址表面。保护厅内还设计了悬挂式玻璃地面走廊,使观众沿着边廊俯看遗址。室内光线以人工与自然采光相结合,在屋顶部开设高窗,采用机械性强制通风。

在保护厅西面做遗址局部复原展示,首先在遗址表面覆盖5厘米厚的细砂层,然后在上面覆盖大约0.8米厚的黄土保护层,最后在其表面做遗址复原展示。

三、汉长安城桂宫遗址保护复原工程

桂宫遗址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已发现的遗址为东西长84米,南北宽56米,面积约为4700平方米的院落。

该院落的主体建筑——宫殿位居中央,东西两侧为附属建筑,整个建筑群坐落在略呈长方形的夯土台上,面积约为1550平方米,台上还有两处半地下式的建筑遗存。在该宫殿东部还发现一组地下建筑,包括门道、“传达室”(或门卫室)、通道和主室四部分。

在宫殿北面东西并列着两座院落,二者平面均呈长方形。在宫殿的西南面还发现一些小型院落和类似沐浴场所的设施。宫殿的东西还有一些附属房屋。在南院的西北方向清理出一眼水井。井台呈方形,边长3米,井台地面铺砖。水井口径1.4米,深5米。在南院东北角和西北部分别发现石砌地漏和地下排水道。这次发掘还出土了墙基、散水、柱础石、柱窝等遗存。考古发掘充分证明:该遗址的布局基本完好,特别是建筑的轮廓仍清晰可辨,具有较高的保护与展示价值。

对于这个遗址保护的手段,采用的是考古遗址复原再现的思路。也就是说,完整的保护好一经考古发掘后的遗址原貌,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原再现的工作。对于原遗址,首先在其表面铺一层5厘米厚的细砂隔离层,上面再铺一层30厘米厚(夯实后的厚度)的3w7灰土防水层,之后再在其上覆盖厚度约为1.15米(夯实后厚度)素黄土保护层。针对遗址表面已覆盖了大约1.5米厚黄土,其边沿比较容易产生塌落现象,所以在遗址周围砌筑一圈挡土墙,以阻挡细砂或黄土流失。

对于两处半地下式建筑遗存,除了覆土保护外,还专门对其增加了排水设施。

为了能够使遗址再现历史的真实性,依据考古发掘成果,并参考相关资料,在覆土层的上面按原遗址宫殿建筑、地下建筑的形制、柱网布局、传统建筑材料及传统做法等一一进行了对位复原,使观众能够对遗址的原貌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