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古建类文物保护的误区
历史长河中人类不可能永远让原始初期的原真文物符号和完整信息永恒。任何文物都留下了它所经历的年轮痕迹,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如果没有传承者保护上的“再创造参与”,我们就不能看到留存至今的远古文物;如果没有过去延续不断地保护、加固,很多不可移动文物是保存不到今天的。但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文物原有的光芒一年不如一年是绝对的。
修旧不可能永远的如旧,对“修旧如旧”有疑惑是正常的,有疑惑是为了解决问题。 “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不是文物保护的目的。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我们要全面理解文物保护法规、政策和原则方针。墨守成规有时在某些地方会起到保护效果和目的,此时彼地就有可能摧残文物。真正的保护应勇于履行职责,科学地保护文物。
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奉国寺为例:奉国寺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奉国寺碑刻记载辽始建时的格局是:中轴线上山门五间,正观音阁五间,大雄宝殿和后法堂各九间;左右有伽蓝堂,祖师堂,长廊200间(塑120尊贤圣),东三乘阁,西弥陀阁……奉国寺作为历史上的皇家寺院、佛祖道场,曾辉煌于辽、金、元时代,进入明朝后衰落。建筑只存辽代大雄宝殿及殿内的辽代“过去七佛”塑像、14尊胁侍菩萨塑像、2尊天王塑像、梁架上42幅罕见的辽代彩绘飞天;元代十佛、八菩萨、十一面观音壁画;明代十八罗汉壁画;清代续建的东、西宫禅院,无量殿,内山门……史料记载,奉国寺自始建后,历朝历代均有修缮记录。元代大地震,墙倒殿未塌,产生了新的元代壁画;明代新增男像倒座观音塑像、十八罗汉彩绘;清光绪六年曾对大殿内彩塑重新油饰……20世纪80年代国家投入巨资落架维修,使千年古刹雄姿焕发。
如果没有先人这些维护与修缮,我们能看到什么?有了这些遗作,我们又该做怎样的评判,面对新的问题我们该怎样去做?比如,目前,奉国寺元代精美壁画的60%已经脱落,现存较好的也出现了大面积的空鼓、起甲。而损毁仍在逐年加剧,现状是一年不如一年。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现已空鼓的土墙皮地仗随时都有脱落损毁的危险,尚存的数百平方米元代壁画将消失殆尽。辽代彩塑七佛塑像有5个解放前被盗挖过,胸部留存着黄泥涂抹的痕迹,全部彩塑均遭蝙蝠排泄物侵害,彩塑上尘埃已成垢,木构件侵蚀痕迹处处可见。露天外挂的清代牌匾油饰全无,局部木构件损落。对此,各级文物保护部门都非常关注。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近年来曾先后两次考察奉国寺,并动情地说:我确实被奉国寺博大精深、气势磅礴的雄姿所感染。奉国寺是中国古代遗存下来最完整的最大单檐木构建筑,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典范,让人震撼,有资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同时,他对奉国寺的保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示可以就此开展科研实践,进行多学科的研究,采取必要的措施。近年来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的专家也曾先后就奉国寺损毁保护现状、保护修缮事宜考察研究。然而就好像给一位重量级人物号脉诊病,是开药方还是开刀治疗,怎样做都是让人心痛,不敢轻易定方案。结果是老病在加剧,新病不断产生。单体、局部文物严重存在着损毁的可能。遭蝙蝠排泄物侵蚀的木构件糟朽程度在扩大加深,壁画彩绘不断在褪色消失,佛像裂缝在加剧……若不采取有效有措施加以保护,文物将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与其让自然力量吞噬,不如在遵循文物方针和维修原则的前提下,在经过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既继承旧的符号信息又不失保护。历史上,一般古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经过若干年代后都要进行保护性的加固、油漆粉饰。古人建造的木制门窗,不油饰就会糟朽,糟朽后的门窗不能认为是保存了原貌,上了新油饰没糟朽的门窗应该视为保存了本质原貌。如果天安门城楼任其风吹雨淋,彩绘油饰脱落后也不按原貌加以重新修饰,不可能保存好它的主体原貌。那样,主体文物上的附属文物信息也会丢失殆尽,就没做到传承。古人保护文物绝大多数也是修旧如旧,也是按原样加固维护,古人也考虑永续传承,但更讲究续用,可持续地再利用。对国保、世界文化遗产等重量级的文物,我们今天是研究的多,保护到位的手段少;研究的人多,具体敢干会干的人少。让文物信息停留在昨天或保留定格在今天的层面上,主观愿望是非常美好的,但是,客观上却做不到。大自然的规律是不能逆转的。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文明(文物)。但是,眼睛有了病也必须要医治啊,否则会失明的。仍以奉国寺遗存的乾隆五年牌匾为例:大雄殿(高3.1米、宽1.52米)、法轮天地、滋润山河(高2.8米、宽1.78米),这三块牌匾是中国最大的古代透雕牌匾,疑似乾隆笔迹,现为中华名匾。而三块牌匾的雕龙饰件、个别文字已经损毁,装饰保护油饰全无。是否是因为怕破坏了牌匾原貌,没有采取按常规常理隔若干年就油饰的保护性措施,而造成的牌匾损毁?
人类文明是动态的继承和弘扬,是在不断开拓创新的。人类、历史、文化、宇宙万物是不可能停留在人们想要停留的地方。广义上的文物保护亦是如此。
一方面我们要不遗余力地保留继承,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融进现代科学文明,做到传统手段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了关于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是肯定的,是文物保护的前提和最高原则,但决不应该让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在某一个时代,只为研究、怀古思旧,而断其生命。文物保护的最高境界是让文物获得切实可行的真正永恒。
新物——旧物——文物——主体文物+局部不改变原貌的维护使用功能元素(承载传递使命的新元素)——文物+新的不改变原貌的模拟替代维护物——永恒的文物……“原状”在文物保护上,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原原本本的原状,应该是科学本质的主体原貌。否则,我们必然疑惑不知所措。“状”为何意?样子和情况情形,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状态。既有表又有里。“貌”为何意?面容、面貌、形象、外观样子表面。我们必须在文物保护修缮过程中尊重历史原状,要科学、谨慎地做好工作。如果走极端片面,单纯理解必须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我们就不知道怎样保护修缮文物了。文物出现了问题,不加固修补是否定的。
说维修后“留白”,也不该一概而论。否则怎样去执行保持原状、修旧如旧呢。今天一个留白,若干年后再一个留白,终其最后不成了一片空白吗?无限的历史长河之中就不存文物了。
谢辰生先生在《认真贯彻〈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一文中说得好:原则是抽象的,文物保护工程是具象的,从抽象到具象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进行每一项文物保护工程都要根据文物保护原则密切结合保护工程对象的实际,创造性地把原则具体化,提出既符合原则又切合实际的方案。保护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保护措施的差异性和保护措施手段上的主动灵活性。
文物保护工程是给保护对象保健、治病的过程,不同病情要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常规的医疗保健不能忽视,但是,最急迫的是危重的要对症施治。绝不能久病不敢医,不能医。手术开刀留下痕迹是必然的,不应该回避,而要科学理性地正视存在。不能为一时的完美,而终其生命。让我们记住梁思成先生的一句话:文物保护是为其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