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灰坑”词源考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5-25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5-25

灰坑是现今考古学中最常见的遗迹类型之一,泛指用途尚不明确的遗迹。以往,不少学者对灰坑作为遗迹的形成原因和功能多有探讨。而笔者则想梳理“灰坑”这一术语的源流,并考察这一术语出现、流变、形成过程中,考古学者们的相关学术认知和思辨心路。为此,笔者检索了1921~1949年期间发表的报告、简报和论著,看到灰坑类遗迹的发现及其表述,与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息息相关,步步相随。

1921年安特生发掘仰韶遗址时,曾发现所谓“文化层之灰土”常常呈袋状或直筒状伸入红色生土之中,他在《中华远古之文化》一书中称这类迹象为pocket,但没有将之与地层区分开来。pocket这个词最初的中文翻译并不统一,譬如在袁复礼的翻译文本中,便有地穴、穴室、土穴、袋形层等译法。对这类遗迹的功能,安特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当时国外一些遗址的情况,提出可能是古人居住的地穴或储藏用的窖穴。安特生的观点影响颇大,中国考古学家如李济、刘燿等人多有引述。
  
说起来,这种筒状的迹象,1928年秋季董作宾对殷墟的第一次发掘时即有所见,但到了1929年春、秋季李济主持第二、三次发掘时,才明确地揭露出来,这两次发掘共发现长方坑和圆坑二十多座。鉴于这类遗迹中大多填充灰土,故李济常常称之为“灰土坑”。因此,李济堪称最先辨识并揭示出灰坑类遗迹的考古学家。随后,不但殷墟的发掘中开始使用这一名称,而且逐步得到广泛的沿用。对灰土坑的功能,李济在《小屯地面下情形分析初步》和《民国十八年秋季发掘殷墟之经过及其重要发现》等文章中做过解读,他认为大多数灰土坑应当与仰韶遗址的窖穴一样,起着藏物的作用,但有些深及水面以下或坑底出有人骨的则不应是窖穴,尤其是出人骨的灰土坑,可能与祭祀或人祭有关联。李济对灰土坑用途的解读,后来被郭宝钧在《B区发掘记之一》等文论中,归纳为三说,即穴居说、藏物说、埋祭说。
  
到了1931年春、秋两季,郭宝钧在第四、五次发掘殷墟B区时,分别发现24个圆坑和27个方坑。根据这两次发掘的情况,郭宝钧证实了穴居说和藏物说,并参照文献记载,郭宝钧将这些坑归为两类:覆穴和窦窖。覆穴均为圆形,直径2.5米左右,深可容人直立,其中又分出覆和穴两种,覆指在穴外地面上加培低墙者,是一种特殊的穴。窦窖呈筒状,口径小而深,填土为绿色纯净,可能是腐朽的谷物,其中往往出土较完整的大型陶器。文献功底深厚的郭宝钧根据文献中的相关说明,又将圆坑称为窦,方坑称为窖,还曾试图根据平面形状、深浅及功能,对灰土坑做一个详尽的区分。但他这种对圆坑和方坑的划分太过繁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乃至他本人在1950年重新发掘殷墟时,也没有再采用这种区分方法,而是泛用了灰土坑、灰坑、窖穴、居穴等诸多说法。
  
石璋如在《第七次殷墟发掘:E区工作报告》一文中介绍1932年秋季第七次发掘殷墟(E区)的发现时,提出了一种更简便的区分方法。他将凹入地下深度较浅而轮廓较大的叫做穴,有圆有方,也有不规则形的,并推测有一部分是先民的住所;凹入地下深度特深而范围较小的叫窖,有圆有方,他介绍了窖的形制和出土遗物,对其功能未作解释。石璋如的两分法主要是根据形制,尤其是大小和深浅,并首次根据形制的不同,发表了灰土坑的单项平剖面图,图中既有封口线又有示剖线,已经较为全面和科学了。
  
1936年到1937年期间殷墟的第十三、十四、十五次发掘,是殷墟发掘的高潮。这三次发掘的总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不但在发掘方法上多有改进,而且编号记录也开始规范化和系统化,如穴窖开始用H表示,墓葬则用M表示。石璋如在写于1940年的《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中对这三次发掘成果做了介绍,他沿用了穴窖的区分法,说这三次发掘共发现穴窖489个,在文章中还出现若干次“灰坑”的说法,说明石璋如已经开始使用“灰坑”一词来替代“灰土坑”。换言之,“灰坑”一词似为石璋如首倡。
  
但真正对“灰坑”做出概念上的定义并以“灰坑”来概括所有坑类遗迹的还是李济。1944年,他在《小屯地面下的先殷文化层》中指出:小屯地面下的早期遗迹,最显著的可分为灰坑、版筑和墓葬三种。而所谓“灰坑”,“指的是那灰土填满的地穴与地窖的总名”。
  
可见,最先注意到灰坑类遗迹的是安特生,对其功能的解释学术界也早有探讨,总体可归纳为窖穴、居址、埋祭坑等说法。以H来指代这类遗迹的做法,出现在殷墟的最后三次发掘中。“灰坑”一词正式出现于文献则要晚至1940年。最终,李济于1944年对“灰坑”做了一个正式的定义,此后逐渐成为一类尚未明确功能的遗迹总称,被考古学家广泛采纳,其涵指也相对稳定下来,而原来的其他用词则逐步淡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