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品】--胙肉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9-29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9-29
胙肉:祭祀时供神的肉。
庄子对此曾有描写:你看过用来祭祀的牛吗?给它披上有文绣的衣服,用精细的粮食喂养它,是很光彩的。等到被牵到太庙里宰杀祭祀,那个时候虽然它想做一般的牛,但是没办法了。
祭祀后的三牲在古代是被参与祭祀的人分吃了,叫“胙肉”。分“胙肉”
是一门学问,需要公认为德高望重的人来完成。有一次,“孔子从祭而归。
至晚不见胙肉颁到。乃告子路曰:吾道不行,命也夫!“可见分”胙肉“的重要。
古代的孔庙,由专门的神厨神庖来做祭品,这职业已消失1个多世纪了。幸好,祭品怎么制作怎么摆放,《圣门礼志》都有详尽的记载。
祭品需要27种,制作方法很是繁琐,比如“太羹”的制作方法是“用犊牛七体,刷洗洁净,大肠锅煮熟,不加盐料,撇其脂膏,只有清汁,匀之登内”;听起来简单的“黑饼”制作方法也很复杂:“用荞麦面拌以油蜜,包括蜂蜜、熟榛、棱为馅,印圆饼如掌大,在炉上烤熟,每笾盛二十枚。”
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
而且,“赐胙”是对于宗室极高的肯定,是认同贵族身份的象征。当年,孔子在鲁国,就是在一次祭祀中,未能被“赐胙”,
才愤然周游列国,传道周礼。
上一篇:“故里”文化热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