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在实践中的应用
纸质文物的质地和耐久性首先取决于它的材料,另外由于所在地域、保存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保护修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针对纸质文物的保护措施一是改善它的赋存环境,减缓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对纸质文物造成的侵蚀;二是通过提高纸质文物的自身性能,增强对外部环境不利因素的耐受能力。也就是说,纸质文物的保存环境状况影响和制约着文物本体、生物病害的生存与发展,而文物本体、生物病害在参与赋存环境变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动态地适应和改变保存环境。笔者在工作中通过保护材料和赋存环境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纸质文物本体赋存小环境的动态平衡,使得纸质文物能够始终保持适应状态从而得以保护。
以纸质文物清代三级品《戴晓楷书治家格言轴》的保护为例。该画画心长1.80厘米,宽92厘米,无天杆,有断裂和缺块,字有缺,润墨,纸裱绫边,变色、污渍多。修复要求是不揭命纸,加固,修补破洞及边,补全颜色。在修复过程中,首先对画面进行纯物理干洗,即用晾凉的软馒头渣在画面上轻轻揉搓(在国外是用面包渣)。由于原件上的墨及颜色失胶,在操作过程中易丢失墨迹,故先用2%左右的黄明胶水加固画面字迹,晾干后再用1%的黄明胶水加固一次,然后做后期处理。再有对清代参考品《女人画像图》的保护。该画是绢本画,首先对画面进行固色,用3%~5%双氧水做返铅处理后,再用胶固色一次。由于原件为稀薄绢,且为先将绢托在纸上,然后作画,使得画面多漏到命纸上。因为修复时确定不能揭去原命纸,所以采取了“滚浆法”,先将绢与命纸进行加固,待干后再进行第二次滚浆。用这种方法既可固定画心,又可清除画心表面尘土污。最后全色,恢复其原有色彩,再将原件按原样装潢。
纸质文物的保护一般遵循“可再处理、最小干预”的原则,具体到单纯生物病害的防治,笔者以革命一级文物吉鸿昌的《双烈》修复为例。此画心有几块不规则破洞糟朽,画面上有昆虫粪便、霉斑、污渍、折痕、水渍、变色等病害,其中霉变比较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制订的方案是先进行干洗,然后联系科研部门对霉菌进行采样、分析培养,针对霉菌病害种类,利用微波技术和多功能书画清洗机对画面进行霉菌斑的清除和清洗。这样可减轻常规清洗方法对文物本体尤其是脆弱纸张造成的损伤,也可避免传统的清洗方法中由于循环使用清洗液出现霉菌交叉感染及清洗不彻底的现象。清洗后纸张白度提高,光泽度几乎无变化,pH值提高至8.5左右,修复效果初步达到了预设要求。
我国大型博物馆的建设近年来发展较快,这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坚实保证。笔者认为,在借鉴国外博物馆藏品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博物馆文物本体保护与展示工作中还应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 坚持“保护第一”的工作方针,加强预防性保护,提高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展示效能。在环境条件允许及保护手段可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选择展示的内容及展示模式,确保文物的长久保存与展示系统的稳定运行。
2. 加强对纸质文物赋存环境中温湿度、污染物、病虫害等相关数据的科学分析。通过实验研究,理清自然环境变化对文物病害产生的关键因素,为纸质文物病害的防治及展示设计提供完整、翔实的数据支撑,通过博物馆适宜保护系统及科学展示模式的建立,实现纸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功能。(中国文物信息网 作者:陈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