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古旧书画的气色问题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6-20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6-20

作者:李郑

书画的气色含义很广,在这里所指的是由于存世比较久,加之保管不善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书画的破损情况。概括来说,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气色类型:主要是指画面完整不缺,但画心表面气色已显陈旧,需要蒙尘待除的书画

  此类书画的创作时间可能并不太长,最多百余年左右,有可能未经装裱,经过长时间存放后,尘埃或有害气体沉积于上,侵蚀画面。

  在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梅雨季节到来时,空气中处处充满了霉菌,因而书画表面几乎不可避免地会附上霉菌。某些霉菌的菌丝本身还会分泌一些色素使书画染色,如发现不及时会霉烂成洞。有的画面气色泛灰黑暗者,则可能是由木炭火盆熏蒸并受潮所致。在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干燥的热空气会使纸张中的水分过度蒸发,导致纸张变硬、变脆、易于断裂。再有因风沙较大,由自然的落尘造成蒙尘现象。当然也有因书画的流动等原因所造成画面气色不佳。此外人工渲染做旧和有意保存不善也是造成书画气色问题的因素。

  上述所介绍的古旧书画的气色问题,大多在画面不缺且未经揭裱的前提下而言。对于画面气色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很难把握的,若画心没有损伤,着色牢固,又无霉点,只是浮尘落于表面,可用鸡毛掸子去除画面上的灰尘,再用温水清洗干净即可。若画心已泛黄发黑,受潮生霉,有脏污和水迹,则需借助化学药品来清除,再以开水洗之。

  总之,清除画心气色离不开水,但清洗的次数多且程度过重,则会损伤画面的神采,清洗次数少且程度过轻则不能减轻气色的黑暗。本着文物保护的原则,宁可少去气色也不可破坏书画。有的画面除有浮土外,气色暗度并不太严重,对这一类型的书画待修品,则不必进行清洗以免遭受损。

  二、破损类型:主要是以画心表面残破为主,也包括气色因素在内的书画

  此破损类型的书画作品,大多年代已久,时间越长残破程度越严重,修复次数也越多。加之历代名人字画求一览者甚多,故利用率高、损坏快,揭裱也相对频繁。从保护角度来看,由于利用率较高,辗转递藏频繁,如若展收不善,书画作品在此期间难免会酸碱失调,致使作品酸化严重。

  以上所介绍的是构成破损型书画作品的原因,所谓残破即指硬伤,根据这种硬伤,可以划分出以下四种类现象:

  1.断裂现象及解决方法

  断裂是指在整个画面上出现的硬断裂痕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1)未经托裱的书画收藏时一般多为折叠存放,折叠后的四边暴露在外,故四边与其他地方相比要稍薄一些,同时形成较重的折痕,极易出现断裂。(2)历代流传的古旧书画藏品、名人字画,由于保护不善,收卷不当,故画面氧化快,质地发脆,纸绢纤维硬化而出现断裂。(3)装裱后的书画作品,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出现漏浆问题、镶缝问题也会为日后书画作品出现断裂现象埋下祸笔。

  解决方法:(1)根据藏品的实际情况和类型不同,分类进行装裱,如一时无法装裱,必须将未装裱的书画分类单独存放。原来折叠存放的藏品,必须将其全部展开平放保存。(2)装裱后的书画出现断裂现象时,不要自行用糨糊将纸条粘在断裂处,这样容易对裱件造成污损和损害。(3)需要揭裱的书画作品,托上一张新命纸后,需在作品的断裂处贴上宽约0.5厘米、长约30厘米的折条,目的是使装裱后的作品在以后的展卷中不至于因受力不均匀而在此处再出现断裂。

  2.破洞现象及解决方法

  指在画面上以破洞为主的损坏现象。虫蛀现象多为保存不善引起。

  解决方法:(1)定期对书画类藏品进行全面检查和消毒,尤其在梅雨季节,控制温湿度、投药是防止霉菌和虫害的主要手段。在制作柜、盒、囊匣、函套等用具时要选用防虫木材,在糨糊和黏合剂中添加防虫药物。(2)需要进行修补时,最重要的是准备好补洞的材料,最好是在同一画面上取之。但是,必须是该件有多余的画面才可取,断不能为取材料补洞而破坏画面。如画面无余料可取,亦可先染出一些与所修补画心的颜色相似的宣纸。将选的补纸根据破洞的大小剪成块状,补纸要略大于破洞,每个洞口的补纸纸纹都要对准。一般是大洞按洞补之,小洞则不需逐个添补,全色托纸即可。

  3.残缺现象及解决方法

  指画面的某一局部有脱落、缺失的现象。这种残缺现象多为保存不善、年久失修所致。

  解决方法:(1)折痕断裂处经常出现脱落现象,脱落的部分无论有无文字或画意,一定要将其拣起来保存好,不能随意丢弃,以便修复时归还原位。(2)脱落、残缺严重的书画作品应及时进行修复装裱,如脱落部位已经丢失,则要选出与待修作品画面近似颜色的补纸进行修补。

  4.霉菌现象及解决方法

  书画作品受潮后产生霉菌,并在画面迅速繁殖的现象称之为霉菌现象。对纸质文物起破坏作用的霉菌有黑霉、青霉、曲霉、大孢霉等;细菌有杆菌、球菌、螺丝菌等。这些菌类以空气为介质,被传播到纸质文物上,以各种有机物为营养源生存繁殖。

  解决方法:(1)现在比较常用灭菌方法是甲醛熏蒸法,因为甲醛价格便宜,而且它在常温下是液体,使用起来比较安全,所需要的熏蒸设备要求也不高,适宜的温湿度(温度为20℃以上,相对湿度为70%以上)也较易达到。(2)若画心出现霉迹,可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霉迹较轻者可局部进行洗涤,即用小排笔或棉球蘸药品涂刷霉迹、污迹;霉迹较重者,可先局部点涂药品,后用排笔整体涂刷药品的方法进行洗涤。洗涤过程中高锰酸钾溶液由红色变成茶色,静置数分钟后,再用2%的草酸溶液涂刷在高锰酸钾处中和。高锰酸钾经草酸中和后渐渐变成浅米色。此时用排笔蘸清水加以淋洗,直至洗净。

  三、破坏类型: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画面受损的书画

  画面上款识的移位、挖款、添款、裁割、拼接改造,以假充真,此种伎俩,由来已久。

  不正确的悬挂和收藏也是导致书画作品破坏的另一因素。书画要与暖气、烟筒、空调等保持一定距离,不能悬挂于靠近窗户的地方,尽量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画面。对存放环境来说,人们将书画放置在带油性的木匣内,初衷是为了保护,但木匣却油污了书画,对此也可认为是人为不自觉的破坏现象。

  总之,文物的修复保护,是对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是每一个修复工作者的职责。应该用科学合理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件文物,借鉴前人的丰富经验,开拓创新,把这份丰厚的遗产保存好。


转自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