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东西两庑
大成殿两侧是东西两庑,是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始建于唐代,二十余间,明代成化年间扩建到一百间,其中包括两头的角门。明弘治十二年和清雍正二年两次毁于雷火,现存为清雍正时期的建筑。庑88间,连廊带门整整100间,每庑全长
孔庙祭祀以弟子配享始于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汉明帝刘庄到曲阜祭孔并祭七十二弟子。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李世民以左丘明、公羊高等22人配享,这是先儒从祀的开始,其后,历代帝王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进行增添更换,将贤、儒分为“四配”、“十二哲”、“先贤”和“先儒”。孔庙有“四配”始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哲”始于唐开元八年(720年),当时为“十哲”,至清乾隆三年(1738年)定为“十二哲”。“四配”、“十二哲”在大成殿内从祀先贤、先儒在东西两庑从祀。至民国初年,先贤有周人3人,孔子弟子66人,子张门人1人,孟子弟子4人,宋人5人,共计79人。先儒有周人2人,汉12人,蜀1人,晋1人,隋1人,唐2人,宋28人,元7人,明13人,清10人,共计77人。东西两庑供奉的先贤先儒总数为156人。
东西两庑从祀的先贤、先儒位置也并不稳定,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需要也是随时可以更换的,有的罢黜后再也没有从祀过,如荀况、扬雄,宋元丰七年入庙,荀况于明嘉靖九年罢黜,扬雄于明洪武二十九年罢黜。再如王安石,北宋政和三年配享,北宋靖康元年罢黜配享,但仍从祀,到南宋淳佑元年连从祀的资格也取消了。被罢享、罢祀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如“短丧”、“宗旨老庄”、“学说有谬”、“家语不载疑史记误书”等等。以王安石为例,列宁称他为十一世纪伟大的政治改革家,他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立志改革,因保守派阻挠被罢相,抱恨而终。宋崇宁三年(1104年)蔡京执政,借恢复新法为名,呈请皇帝,将王安石配享于孟子之后,塑像于大成殿,同时还将他儿子王雱送进孔庙从祀。靖康元年(1126年)右谏议大夫杨时上书皇帝,说王安石“学说有谬”,是邪说淫词,结果免去了王安石的“舒王”封号,诏告天下,取消王安石的配享塑像,赶出大成殿,送进两庑从祀,淳熙三年(1176年)赵粹中、李焘先后上书皇帝,罢黜王安石的从祀资格,结果遭到变法派的反对,皇帝进退两难,无奈就拿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当了替罪羊,赶出了孔庙。保守派仍不甘心,宋理宗于淳佑四年(1244年)终于下令“王安石谓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为万世罪人,岂宜从祀孔子于庙庭,黜之!”,就这样,王安石最终还是被赶出了孔庙。由此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对贤儒的配享和从祀也是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时间、环境、背景的不同来进行选择的。
东西两庑从祀的先贤先儒原为画像,金时改为塑像,明成化年间扩修孔庙时一律改为木制牌位,供奉在神龛内。现东西两庑为1998年恢复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