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青铜器铭文拓片技法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3-31 文章来源:考古中国 点击数: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3-31

商周彝器历来被人们视为文物重宝备受珍爱,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沧桑变迁的历史见证。尤其是铸刻在器物上的铭文,更是记载着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证史、补史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青铜器铭文的保护和传拓就成了文物研究中不可小觑的重要内容。

拓片的第一步是上纸,根据器物形之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器物铭文表面如果是平的,如墙盘,上纸和托裱比较容易。上纸前,应先把纸上的杂物纸疙瘩去净,然后将纸对折,放在铭文的中间部位,上下对齐,再把纸打开,保证上下左右的均匀,随后用湿手巾将纸润湿,垫上宣纸,用打刷敲打,使纸嵌入铭文的凹槽内,然后揭去宣纸,垫上拷贝纸,用圆棕刷轻轻地扫刷服帖,用力要均匀,不可或轻或重,拷贝纸要不断地调换,调换下来的拷贝纸待晾干后还可以反复使用。如颂鼎的铭文在器内腹部,它的弧度比较大,所以在润湿时要注意尽量使皱纹小而少,然后用针把皱纹轻轻地拨开,千万不能让皱纹留在字口上,否则上完墨后皱纹处的字就失去了原样。

还有如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中山王鼎,它的铭文在器物外表面,从器盖到器身布满了铭文,像这样的器物,是不可能一次完成上纸,就需要分条上纸拓,每条纸拓二行,同时还要兼顾到左右的铭文,以便在托裱时对齐,最后裱成一张完整的铭文拓片。像尊、卣、觯等一类器物,如鲁侯尊,铭文在器内底部,器腹深而口小,就不能像其他器物那样上纸,需要借助于两个长镊子进行操作。上纸的方法与前述相同,把纸对折,拿镊子夹着纸放入器内铭文中间,然后一只镊子按纸,另一只镊子轻轻地把纸打开,再用手巾把纸润湿,垫上拷贝纸用长棕刷把纸吸干刷透即可。

爵、角的铭文虽然很少,但铭文却在(把手)内,如宰角上纸又有些特别,纸应裁得比实物大2厘米,根据的大小,在纸的中央用美工刀裁成“]”或“[”形状,然后把裁开的纸套进,用手巾润湿,用牙刷在内来回地刷。在刷前先垫上一块绸布,然后再垫上拷贝纸,这样在刷的时候就可以使点劲,直至把纸刷干刷透。

制作拓片的第二道程序是上墨。上墨须用扑包(又称拓包或扑子),扑包不能有破损。扑墨须用大的砚台,砚面的一半供磨墨,另一半揉扑包,扑包不宜蘸墨过多,否则就不易揉匀,拓到纸上,一则会出现黑点,二则墨汁会渗透到字口里,使字失去原样,三则墨汁渗透到器物上,会玷污器物。

拓片上墨必须按上下左右顺序进行,上墨力求均匀。上好第一遍,接着上第二遍,第三遍。上墨的范围要比铭文大1厘米左右,四周的边要拓得直,墨色要随着上墨的逐层加厚增厚,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前面谈到的尊、卣、觯等腹深口小的器物,就需要把扑包绑在长镊子上,蘸墨揉匀,伸入器内轻轻扑打,一层一层加黑。诸如爵、角等器物,由于空隙小,大扑包不能拓,则需做一个小扑包用镊子夹着扑包往内探拓。待铭文的墨色达到理想要求时,即可将拓片轻轻揭起,用铅笔在拓片背面右下角注上器物的名称或编号,以便存档日后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