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专家审核中的几个问题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自2012 年10月开始以来 , 以县为基础,对全部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文物开展普查认定和信息数据登录 .截至目前,普查工作已全面进入资料整理、汇总和审核阶段。本文仅对普查中专家审核遇到的问题做简单探讨。
一
可移动文物普查自去年春末夏初始便陆续有个别省份将终审数据上报到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公室备案后,随即组织抽样审核。此次抽样审核的比例约为总数据量的 0.5%,在保证每个单位都要抽到数据的前提下,数据量在十万以上的单位抽70 条,数据量在一万至十万的单位抽10 条,一万以下的单位抽取5条。每次抽取均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然后以省为单位,将各省抽取的数据汇总后按此次普查的分类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最后根据分类结果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审核。
在组织专家审核的过程中,本着对每一条抽取到的数据都逐一逐项核实的原则,同时充分发挥每一位专家的特长,力求将两者结合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在这一年多的专家审核工作中,逐步摸索经验,在审核数据的形式上,从最初的在线 (网上) 审核转变为现在的线下 (离线) 审核。其中网上审核按数据是否分类又分为两种,其一是按数据类别审核,一般为一种类别请两名专家进行审核;其二是按数据所属省份审核,邀请专家人数视数据量多少而定,一般请五到十名专家。这两种审核方式都采用过多次。可以说,在线审核在数据实时传输上的优势是其他任何方式无法比拟的。同时,多名专家针对同一数据同时进行审核,也极大方便了专家之间对有异议数据的讨论,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在线审核的局限性也很突出,因为所有数据包括图像和专家意见均要在线处理,这样以来工作进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络速度的影响,有时候打开一张图片就需要几分钟甚至更长,严重影响了审核的效率,也没能发挥出专家的最大效用。随着审核工作的全面展开,面对越来越多的省份陆续将终审数据上报到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备案,这种在线审核的方式已明显跟不上待审核数据量的要求,遂将在线审核转变为离线审核。每个省上报的数据依旧按原方法进行抽样,抽样后的数据按普查类别进行分类,每个类别请一名专家进行审核,同时每名专家配备一名工作人员,记录专家审核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审核结束后专家对审核结果签字。采用离线审核方式后,数据的审核速度大幅提高,基本满足了目前各省市待审核数据量的需求。但离线审核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只能记录备案;同时由于每个类别一位专家审核,对于存在疑议的地方无法讨论和交流,这都是离线审核的弊端。最后,离线审核前期数据筹备工作量很大。由于所有数据都要提前从后台导出并导入电脑,为保证会议用数据,熬夜准备数据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二
各省上报终审数据经过抽样后往往每个类别所剩的数据多的一二百条,少的则只有几十条甚至几条,这样就会出现个别类别的数据由于数量过少不能单独形成一组数据,需要和其他类别的数据进行组合的情况。而审核专家往往专业性很强,例如:看书法的专家有时并不精通绘画,而懂绘画的专家也许并不了解唐卡,而在这次普查中书法和绘画是一个类别,在审核时无法拆分,而唐卡属宗教研究范围,但在数据分类中归入书法绘画类,在邀请专家时如果只机械的按照文物普查的分类来邀请相关专家是无法满足数据审核的专业要求的,这就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熟悉每一位专家专长的同时也要了解他们除了专长之外还擅长哪些。比如:哪几位专家是近现代的行家,哪些老师可以审核杂项,而那位老师精通书法也懂绘画,又有哪位专家既熟悉陶瓷又了解家具。只有这样,在对抽样后的各省市数据按类别进行组合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将抽样后的数据平均分配成几组。可以说,对专家所擅长的专业情况了解越多,数据分组的合理性就越高,而数据分组的合理性越高反过来又促进了专家审核的精确性,最终达到两者相得益彰。但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数据类别与专家专业方向的百分百匹配,面对不匹配的情况,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以审核 14项基本指标项为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审核中着重审核文物名称、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尺寸、质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包含数量、来源方式、入藏时间、藏品编号和藏品单位名称这14项基本指标项。
三
在具体审核中,专家们普遍提出了哪些问题呢。首先是文物定名问题。以陶瓷居多,各省市均存在。主要表现为定名不规范,表述器形、年代的信息有误。在普查工作手册中要求定名本着 “观其名而知其貌” 的基本原则,一般应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年代、款式或作者;特征、纹饰或颜色;形制或用途。以瓷器为例:“年代”(有年款的写明)+ “窑口”(如已知确切窑口) + “特征” + “质地” +“形制” 定名。这几个组成部分易出现前后顺序颠倒的情况,造成定名混乱不规范,同时在器形的把握和特征的描述上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例如特征中“双耳” 和 “双系” 的把握等。最后,对于有款识的器物,在拍照时要加拍相关影像,这点也经常被忽略。其次是质地问题。这次普查登录信息的14 项基本指标项中质地项出现错误的频率最高,几乎每个省市,每个文物类别都会涉及,问题主要集中在主要质地选择错误和复合质地选择不全这两方面。诸如:定名中明确为铜的器物,在质地选择上却选择其他金属,两者逻辑矛盾;将玻璃、琥珀均归为无机质,而琥珀属于其他有机质的范围;对于复合质地的器物,特别是有机无机复合或组合时,容易出现漏选的现象。第三是数量问题。文物数量一般按 “件套” 和 “件” 两种方式计件。在这次普查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对成套文物组成部分不能独立存在的,应按一件计算,在备注栏内注明其组成部分的实际数量,而不应填写实际数量为2,一旦填写实际数量为2,系统数量栏将自动跳转为 “一套多件”,从而造成数量统计错误。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例如:完残程度指标项选择残缺或严重残缺(含缺失部件) 时漏填完残状况指标项;质量单位 g 和 kg 在勾选时由于系统默认,忘记修改,造成质量范围和具体质量与实物的逻辑错误;在尺寸问题上,对于无法测量或外形尺寸按惯例不以通长、通宽和通高来计算的器物在填写尺寸时缺乏具体尺寸的表述,如直径;对于组成部分数量众多且规格不一的,应测量最大和最小的一件单体尺寸,其他暂忽略。最后,个别数据出现照片缺失或者图片与文物不一致的现象。
以上是可移动文物普查专家审核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在组织审核的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心得和发现的问题。专家审核是普查认定和信息数据的最后阶段,也是此次普查的关键环节。通过组织专家对文物信息进行审核,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了文物基本指标项信息,为今后藏品研究利用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