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维修好的古建筑用起来
贵州省的老黄平,习称“旧州”。古镇旧州,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已被冠以“旧州古建筑群”之名,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州位于贵州东部苗汉杂居的丘陵地带,阳河畔,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素有“金盆、银碗”之美誉。在仅有1.4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内,“九宫、八庙、三庵、四堂”比肩林立。清代修建工程量尤为浩大,两江、两湖、福建、四川等地的能工巧匠汇集于此,各显身手,形成著名的“木匠街”。旧州为水陆交汇点和货物集散地。据嘉庆《黄平州志》记载,每天往返商船不下500只。省外客商纷纷在旧州修建会馆,如福建客商修建天后宫,江西客商修建万寿宫、万天宫;四川客商修建崇福宫、仁寿宫、川主宫,湖广(湖南、湖北)客商修建禹王宫、寿佛寺,江南(江苏、安徽)客商修建江南阁,等等。如今天后宫、万天宫、仁寿宫、川主宫等古建筑已经维修好,但是在外观富丽堂皇的同时,内里却空空如也。
今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即“七七事变”)80周年,笔者建议,利用某个会馆举办与“飞虎队”有关的展览,进而因地制宜建立专题博物馆。若能办成此事,不仅合理利用了经过维修的古建筑,对于纪念中美两国共同与日本军国主义进行的殊死战斗亦有重要意义。历史上,旧州与“飞虎队”有过一段奇缘。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为建立西南大后方的防务体系,决定在老黄平兴建野战机场。机场于1939年秋开始勘测,1941年动工兴建,1943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启用。1944年,美军提供战略物资和技术人员,中国投入10多个县的10余万人,将其扩建为甲级航空站机场。1945年3月工程完工。整个机场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2公里,驻扎美国空军1000多人,轰炸机、战斗机、运输机等各类飞机百余架。著名的“飞虎队”(美国第十四航空队)800余人即在其中,每日起降飞机100余架次,曾参加湘西会战、衡阳保卫战等著名战役,军功卓著。
同样在抗日战争期间,地处大后方的贵州为支援抗日战争,不仅接纳了纷纷内迁的工厂(如军政部第四十一兵工厂、飞机发动机制造厂)和学校(如浙江大学、交通大学、中华民国海军学校),还大兴土木,修建公路(如“二十道拐”抗战公路)、桥梁(如茅以升设计的重安江公路钢架桥)乃至于飞机场(如黄平、独山、遵义),一派繁忙景象。随着内迁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支援抗战的迫切需要,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兴起,如火如荼。这段特殊的历史,永远不能被遗忘。简而易行的办法就是,在“飞虎队”驻过的黄平旧州,利用维修好的古建筑,办个相关的博物馆,想方设法把维修好的古建筑用起来。
(《中国文物报》2017年2月1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