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教育培训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12-17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12-17

7月10日上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等领导同志会见了会议代表。李长春同志在会见时作了重要讲话。刘延东同志在会上作了《继往开来 改革创新 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参加会议。
省政府省长助理周齐、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参加了会议。青岛市文物局、山东博物馆被表彰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济宁市文物局局长孙美荣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一、李长春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李长春同志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文物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文物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有效发挥了咨政育人、传承文明、普及知识、丰富生活的作用。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生动见证。做好文物工作,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展示良好国家形象、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同志要求,要坚持中国特色文物事业发展道路,建设文化遗产强国。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把文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予以大力支持和推动。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坚持促进交流、走向世界;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文物事业发展新局面。
李长春要求,要把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向省、市、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汇报。能不能把文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能不能把文物工作方针落到实处,能不能切实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是各级负责同志有没有文化的重要标志。
二、刘延东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刘延东同志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文物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为全面推进文物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物保护体制和文物保护体系,保护文物日益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实践证明,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文物事业发展道路。在文物工作的探索实践和改革发展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文物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文物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认识、来谋划、来推动。二是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始终把保护作为前提和基础,在保护中利用,在传承中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文物事业的公益属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四是必须坚持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始终把“文物保护人人参与、保护成果人人共享”作为文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做好全局谋划、制度安排,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不断深化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刘延东同志强调,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当前形势,切实增强保护发展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纵览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着眼当代中国,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文物工作新的使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发挥文物资源独特优势,加快文物事业和旅游、文化、商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全社会重视、参与文物保护与传承的热情日益高涨,为文物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在充分肯定文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看到文物事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物事业既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进入了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矛盾凸显期”,而且这一矛盾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将持续存在。当前,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相比、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同我国世界文明古国应有的地位相比,都还不完全适应,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政府保护文物的责任有待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依然薄弱;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文物流通秩序亟待规范;文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当前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任务艰巨、形势严峻、责任重大。
刘延东同志指出,要切实落实“十二五”时期文物工作各项任务,努力为文化遗产强国建设作贡献。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堪称文化遗产大国。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迫切需要建设与我国丰厚文化遗产资源相匹配,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承接的文化遗产强国。在建设文化遗产强国进程中,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至关重要。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相结合,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既要注重有效保护、夯实基础,又要注意合理利用、发挥效益,在保护利用中实现传承发展。一是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切实把文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推进、一同督查。要把文物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和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二是进一步健全机构和队伍,按照文化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文博单位的公益属性,创新体制机制。积极研究加强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力量和队伍建设的具体办法,加快推进文博系统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和能力建设。三是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重点工作,切实提高文物安全防范能力。四是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更多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惠及民生。五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文物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六是进一步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保护。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为推进文化遗产强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