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古代皇帝陵墓不宜发掘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2-09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2-09

作者: 王学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我在《中国文物报》上曾发文《古代帝王陵墓不宜发掘》(2004年3月19日),原标题是《古代皇帝陵墓不宜发掘》。虽然是“皇帝”和“帝王”间的一字之差,但级别与范围极不相同。事实上,已发掘过的诸侯王墓已为数不少了,而且对学术研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皇帝陵墓在全国屈指可数的就那么一些,如果挖一座,就会少一座。而且挖帝陵的本身,牵扯的问题又是相当的复杂的。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审慎地、负责任地保护好人类共有的这一文化财富。

国家文物局、国内外更多的学者及有识之士,是不主张发掘我国古代皇帝陵墓的。

对于挖乾陵、挖秦始皇陵,长期来各方人士给予关注。新闻媒体扑风捉影,推波助澜,大有调动胃口之嫌。古代皇帝陵墓不宜发掘,这是我所持的观点。我是基于以下的一些考虑:

第一,以目前最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而言,对帝陵文物和迹象资料的保护,很难做到万无一失。换言之,保护技术过不了关。

在古代皇帝陵墓里,应当说是当时物质财富精品和科技成果集中的所在。而我们对它的具体内容,往往是知之甚少,或者是绝对地不知。比如,司马迁在《史记》里,说秦始皇陵墓内“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可见陵墓内的陈设布置,从天上的星空世界到地面的自然景观,无所不包。而它内容丰富的多样性,甚至连防盗措施也齐备无遗。但司马迁所言,只能认为他对主要内容作了概括的、粗略的分类,并没有给出“文物清单”,更没有“位置图”。如果涉及到上自陵冢,下及墓圹、棺椁和模拟的宫殿、衙署以及随葬品……等等,我们该如何应对?特别是陵墓内还存有巨量的水银,对人的危害性暂且不说,而它对墓内文物的保护作用却是不待言的,一旦挥发,就会使墓内小环境的平衡性遭到破坏,文物迹象的损坏也在所难免。所以,当今天我们以“无知”对“未知”,动手就挖,不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且有非常大的危险性。

当兵马俑刚刚面世时,一些对雕塑研究有素的老学者还发出是“明清之物”的疑问哩!可见人们掌握知识的多少,总是相对的。秦始皇陵园以后陆续出现有铜车马、大铜鼎、铜仙鹤、石铠甲、珍禽异兽……等等。但在没有出土之前谁有“先见之明”?既然出土了,你自然知道了。你也可以说:包括兵马俑在内的这些东西,在陵墓里都会有。那么,除此之外呢?说不清了吧!你总不能以“已知”概括“未知”吧?

再退而言之,这些年来对出土的“已知”文物保护得又怎么样呢?长沙马王堆那个汉代女尸用“恒温”设备还保护不住,只好作了解剖处理。考古部门同科技单位对颜色、防锈、老化、光照、腐蚀等世界性的难题不是还在“攻关”吗!我们的东邻日本,在上世纪挖了个小小的髙松冢。壁画颜色鲜艳,人物题材也同中国唐墓论比,在世界上弄得沸沸扬扬。曾几何时,色彩失真,这使傲慢的东洋人大为扫兴。

现在看来,既然对“已知”之物还在“经久”的试验着,你怎么能坦言对“未知”又有几份把握?

文物是些不可再生的、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文化资源。它是古人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载体。在地下遭受岁月与不利因素的折磨,存在状态也相对地脆弱。但它毕竟适应了所处的环境,而且也达到了自然恒定的状态。如果发掘出来,突然改变了它原来的条件,其毁坏的机率无疑地就将加速进行。一旦保护不下来,不是就成了不可弥补的遗憾?我这些话,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在这里,我还仅仅是指有形的“遗物”而说的。如果再扩展到迹象文物,那保护问题就更难了。

公安部门对犯罪分子留下的脚手印痕作为破案的线索,已不足为奇。考古学也借此,不是可以揭示出古代更多的秘密吗?随考古学的发展,研究的深入,认识视野的扩大,发掘中收集资料的范围越发地广阔,工作越发地细致。过去的所谓“遗迹”,今日早已扩展到“现象”。像石器打磨、灰烬炉渣、芦席和棺椁朽迹、居所的加工与修饰痕迹等等,都成了要收集和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通过科学观测仪器对“印痕”的研究,竟独立为一支新的“微痕学”。那么,对发掘皇陵既不能用对中小型墓葬那样传统的方法,而谁又有提取与保护的把握?即使你发掘和保护方案是如何地周密,又采用了当前所谓“最先进的保护技术”,真能保证文物与迹象的完整性,做到万无一失?明定陵被挖了,丝绸变质了,万历皇帝的尸体也被红卫兵给烧掉了。法门寺地宫的大批丝织品出土快20年了,至今仍粘连在一起,只好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冰柜里保存着。现在看来,不惟中国,乃至其他国家,要使文物保护具有“永久性”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第二,截止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既科学又经济的发掘方法。换言之,发掘帝陵的手段难度很大。

中国皇帝陵墓从外形到内部结构,各代不同。秦汉的墓室主体是竖穴土圹,上复封土。唐代皇陵,往往又采取凿山为藏的崖墓形式。其他时代的帝陵,或是前两种形式,或是复合的形式。总之,有共性,也有特殊性。

就拿秦始皇陵墓来说,它的外形,像是三个由四棱台几何体堆起来的大土山。现存封土的底边是345米×350米、高52米。我在《秦始皇陵研究》一书中,估算土方量至少在640万立方米左右。就发掘而言,暂不涉及墓室的结构和布局。那该怎么下手,方法大概不外乎有两种:

一种是按照考古规程发掘:定座标、划探方、层层清理。每层下掘5~10公分,并作仔细清理,作好文字记录。发现文物迹象,要绘图、照相、录像和尽可能多的录取资料的手段。这样,光陵冢部分的发掘时间恐怕就不是三年五载的事了,而后来对于墓圹部分的清理就更为复杂繁难了。那绝不是“打开墓门,只顾往外搬东西”的那么的简单!待到完工之日,所花用的时间是50年还是100年?谁能说准!这对谁都是“等不及的事”。即令我说这时间还可“折半”的话本身,都没有科学依据。长时间而没有轰动效应的发掘,对急于搞“形象工程”、早点升迁的官员们,“换届”、“下台”就是一堵墙;而对想一睹秦始皇风采、看看陵墓中“宝贝”的人,如若须眉皓白时还未能如愿,岂不遗憾!对急于收取旅游效益(钱)的人,岂不是一个长期的“折磨”!如若换成现在流行“边发掘、边参观”的那种模式,又有谁想过:在那不能用“大兵团作战”的发掘现场,还有观众的容身之地吗?

如果“主政”的官员嫌考古的挖法是“磨洋工”,说当代人是急不可待的,那就只有在秦始皇陵上“打洞掏挖”一途了。那么,人们就不禁要问:你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恐怕不可掩饰的真实用意就是:为了“取宝”,就是为了旅游赚钱,就是想借机在提高一方知名度的同时也包括着当权者的“收益”吧?但你不要忘记:“打洞掏挖”、取金银财宝,那可是盗墓贼的干法。你不耻为之吧?但也别唆使考古工作者为你火中取栗!

以上两种挖法,固然都会有“收获”。但前一种的结果是:一个巍峨雄壮的秦始皇陵,在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中国古代人创造的这一奇迹、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这一历史文化财富,就这么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而后一种固然保留了秦始皇陵的“外壳”,但又得到了什么呢?即使取得一些所谓“宝贝”,它同整个陵墓的科学解密比较起来,不仅“收获”微乎其微,而且还落个千古的骂名。所以,你无论采取那种挖法,恐怕都难脱离“历史罪人”的干系!这才真正的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子孙后代哩!无论是谁,都会被当代和后人问责的。

截止目前,挖掘大型陵墓,谁都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挖了之后,对文物迹象的保护,谁也不敢保证能取得理想的结果?至于谁敢拍胸脯说“保护没问题”,那只能认为是一种“方向不对决心大,情况不明办法多”的“可爱的勇敢者”。

第三,任何考古发掘,都会有收获,但也在无形中破坏了某些古代的信息密码。换言之,以科技发展史而言也是一种历史损失。

考古学在发展,考古技术在进步,为了取得资料而田野的考古发掘是万万少不了的。固然对皇帝陵墓不发掘,对王侯墓葬也不主动发掘,但由于基本建设与自然原因,“抢救性发掘”可以说总是伴随而存在的。说实在话,只要是考古发掘,就会有得有失。对“得”和“失”的权衡,人们出自现实的原因总会有首选的标准的。但这种选择,实际是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任何一件古物,从理论上讲,其本身都是古代文化的载体。实际上,大到遗址、墓葬,甚至包括其所处的环境,我们不可能知道它蕴涵着多少古人生存、生活的信息密码!而对它的破译与解读,只能依赖于髙科技的手段与知识。在这里,考古学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认识与实践中也是由浮浅而深入的。回头反思,过去的发掘工作中不知丢失了多少可贵的资讯!如果靠现在的技术,硬要挖秦始皇陵,挖乾陵、挖宋陵……,那么有关当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多种密码就被丢失,对历史的研究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史,任何先进的科学手段与成就,那都是相对前代而言的,但对后代就成了过时之物。后人视今人,有如今人看古人。机械计算机刚诞生,不但运算速度低,而且体积大得需要几幢楼房才能容得下。但二十世纪40年代出现电子计算机后,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可随身携带,速度快、精度髙而功能强大。连“计算机”这个单一功能的名子也不叫了,改成了“电脑”。过去要检测金属文物的元素构成,是要在文物上取样作化学定量分析的。后来,由光谱定性分析、激光定性分析、激光显微光谱、X光萤光分析等多种手段的运用,就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那么,这种由“取样”到“无损”,就是个很大的进步,也表明了后胜于前的道理。近年对秦始皇陵“地宫”探测,除过大面上用一般性的髙光谱、红外摄影、地物波谱、卫星图象等遥感技术外,了解结构则选取了物理探测的手段。通过弹性波、磁法、电法等8大类计22种方法,增进了我们对墓室的了解。虽不尽完善,但毕竟对过去是个进步。同样,埃及用机器人也在探测金字塔里面的秘密。所有这些情况,就为我们审慎对待古代皇帝陵墓带来很多的启示。

那么,请问:你现在的手段即使最先进,能超过后世的科学吗?如果还要硬挖,破坏信息源的责任谁来负?把古代皇帝陵墓留给子孙后代、对古代皇陵的研究作为代代相传的科学,这有什么不好?

第四,发掘皇帝陵墓一开先例,就难以遏制盗挖、滥挖之风。换言之,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

尽管我们泱泱的中华大国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但古代帝王陵墓却是有限的。况且各地的盗墓不止、走私常在、毁灭性破坏,时有发生。当今时代,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一种现实,就是:不可再生的古遗址、古墓葬的数量日趋减少的速度,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如果是陕西,或是某个省的皇陵获准发掘,其他省也都会有同样的,或是更多的理由要挖。不唯国家文物局守不住“积极保护”的关口,连锁反应的结果是“旅游开发”商、“文物拍卖市场”的刺激、文物贩子、盗墓贼们,都把眼光都盯在“挖墓取宝”上。不但地下的墓被挖,恐怕地上的陵园文物也难确保。可以想想:中华大地上将出现怎样一个“千疮百孔”的惨状!

我国文物的现状,形势是严峻的,是不容乐观的。如果不严加控制,让遍地开花地发掘帝王陵墓,要不了多长时间,不仅无“古”可“考”,恐怕连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不知“考古”为何物了。“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增长、生活富有,必然带来对文化的需求。当我们的后代在研究历史,面对的是一片“文化沙漠时”,那该是中华民族何等的悲哀!

第五,古代陵墓在历史上就曾多次遭到盗挖,只有对存留现状积极地保护,才能永远保持“丧葬文化”的魅力。换言之,历代帝陵的存在是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文化绵延的象征。

过去流行一句“十墓九空”的说法,这被考古的实践所证实。没有被盗挖的古墓,存下来也只是极少数。历代帝陵的目标大,影响力也大,其遭受破坏的机会也更多。如果今天不去动,它还毕竟“完整”地在那受人关注。一旦你挖出来的是一座座空墓,这正像挖黄帝、炎帝“衣冠冢”那样的尴尬!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提出:陵墓既“有空”也有“不空”的,何不选个“不空”的去挖?同样,他也会一连串地提出问题来:既然发掘秦始皇陵墓的保护技术不成熟、没有好的发掘方法、难保不会丢失某些重要的信息密码,难道永远不会改变?发掘和保护条件何时才能成熟?……我的回答是:“成熟是相对的,不成熟确实是永远的”。我这些话,确实有点“玄”,也有些绝对,但就目前商品意识带着“残酷和血泪”的时候,也只能作如此答。

至于有人说“30~50年不发掘”的话,我以为这是没有根据的许诺,也容易刺激贪欲者的胃口。

为了遏制地面文物与地下文物毁损的势头,加强文物保护是异常重要的首要任务,同时科学探测要跟上。而这样做,也并不防碍陵园内外的考古与旅游。对秦始皇陵墓、乾陵这些被认为“没有遭受破把”的陵墓,我以为要做的考古、研究的项目还多得很,都需要继续做。为了参观,通过数字三维技术实现展示,不是很好的办法吗?考古研究毕竟是少数学者专家的事。把这些帝陵更多的文物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让掌握着更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他们,不用我们的办法去“发掘”,做到“无损考古”,岂不更好!

挖墓暴尸,本身就不符合中国人的道德传统。据说,埃及法老的木乃伊不再公开展出。理由很简单:把祖先拿出来让人看、赚钱,是一种“生活无能”的耻辱。对金字塔,也不主动发掘。况且今之埃及人,并不是古埃及人的后代子孙。他们能这样“宁可减少旅游收入”,也要保护好陵墓的做法,不是更能赢得世界上的尊重吗?

当前,秦始皇陵墓、汉阳陵、唐乾陵等并没有因为“没挖开陵墓”而使旅游业停滞。通过这一窗口,中外文化交流有了更宽广的渠道,对提升我们的国际地位不是更有积极作用。

有些“追风”的新闻媒体极不负责,说挖什么陵“陕西没钱”、“盖不了能覆益始皇陵的大棚”、“中央和地方在利益分成上达不成协议”……。说轻了,是“无知”的胡言。说重了,是有意制造误导。没有积极意义的所谓“新闻”,令人厌恶,今后越少越好。

最后,我们是否再咀嚼一下李瑞环同志1992年说的一番话?他在全国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上说:“咱们这一代人做得了的事,一定要做,不做,对不起祖先。做不了的事,不能硬做,做了对不起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