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的现存状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
包括传统技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日益显示出其积极的意义。
同所有人类文化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厚的内容,是用时间来积淀的,在其出现、形成和发展中,经历了从初始状态到成熟状态的过程。可以明确的是,在我们接受祖先留下的这份沉甸甸的遗产时,形式上的复古不应成为终极目标,进行保护的目的在于将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我们记录的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始状态而是现存状态,但又不是终极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后的历史进程中还将发生变异,只有理解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认识传统技艺的现存状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才能保护得更好。
一、 传统技艺的现存状态是逐步形成的
人类文化进步的过程是一个传承变异和积累的过程。每一代人都会将前辈的非物质文化方面的内容接受下来,在自身的传承活动中又进行选择、创新,即进行扬弃,然后再积累下来和传承下去。这种代代相承又代代扬弃的结果,使非物质文化的内容逐步丰富而厚重起来。
因此,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所记录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状态,而不是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到现存状态的过程中,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历史性的无可避免的因素,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有动态性,就手工技艺而言,其现存状态的形式表现为材料、工具和技艺三个层面上。
材料的现存状态的形成——对同一个传统技艺而言,所使用的材料是不断变化着。从中国文房四宝中的墨的原料看,最基本的是碳黑和胶质。目前各地墨厂在生产中的原料已和传统方法不同,碳黑原料除少量高档墨仍用传统的燃油制烟和燃松(木)制烟外,更多的是使用工业碳素。胶质原来是用动物皮半发酵后熬成的皮胶,但因污染和制作成本高而改用骨胶。这些原料的改变必然对传统技艺提出新的要求。
工具的现存状态的形成——传统技艺使用的工具在科技进步中发展着,我们已无法找到也无必要使用先民们原始而粗陋的工具。工具的改进势必引起技艺的改良,在马达带动的陶轮上拉坯和在人工转动的陶轮上拉坯肯定不会相同,都有着各自的技艺方法和工艺要求,陶艺制作如此,其他技艺也有着相似的情况。木雕、竹雕、玉雕、瓷雕等工艺中大多引入了电动工具,但这些工具的引入并未影响传统技艺的发挥,从作品效果看,纯手工产品还无法达到其要求。
技法的现存状态的形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技艺技法是由简而繁、由低级而高级地发展着。杏花楼月饼制作技艺总结出16道工序8个质量关节点,这显然是在许多年的长期实践中总结的,在以后的生产中,还会有所发展。绒绣的针法都是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当代绒绣又对传统针法进行改进、补充或舍弃,使技法更加完善。
正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固定的物化形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异的。因此,可以想象的是,包括技艺在内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状态还会发生蜕变,人为的力量无法阻碍其发展。
二、 通过认识传统技艺现存状态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在农耕文明的土地中产生的,随着工业文明的开始,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和农耕文明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文化生态的转换,使非物质文化失去了支持,以致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化以至消失,这就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真正原因,是我们必须予以保护的真正原因。包括恢复传统技艺在内的一切手段,是为了保护优秀文化遗产,但怎样保护,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只有摈弃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为复古而复古的保护方式,才能保护得更好。
包括传统技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活态性,我们所记录和保护的只能是其现存状态,而不是其初始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技艺采用的材料、工具、设计、形式、风格都会变异和发展。因此,保护的内容必然随之变化,在传统技艺的发展中使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得到充实和丰富,使其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扩大,实现对其保护的目的。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动态保护,应对材料、工具、技艺三个环节的现存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做到切实可行而有效的保护。
(1)对传统材料进行分析——某一种传统技艺所采用的材料中,有些特殊而不可替代的,如印泥制作中的艾绒和朱砂,宣纸生产中所需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等。有些是可以替代的,如绒织编织中用化纤绒线代替全毛绒线,剪纸中用新型纸甚至合成材料代替传统纸等。因此对每一传统技艺的材料应作分析,对有些技艺中使用材料必须予以保证,不能因材料的变化而造成传统技艺的串味或丢失。对有些技艺中的材料则可作适当的更新和替代。
(2)对传统工具进行分析——传统技艺工具包括工具、容器、设备等内容。工具的选用同样会有是否可更换或替代问题。有些传统技艺中,工具具有特殊地位,不可更换或替代,如制墨中填色填金所用的中国毛笔、书画装裱中的排笔和棕刷等。有些工具或容器并不直接构成某一传统技艺的特殊要素,则可寻找便捷或先进的替代品,如酱油或黄酒酿制中的容器、各种技艺材料截取中的切割设备等。每一工具在传统技艺作用同样需要梳理确认,予以不同对待。
(3)对传统技艺进行分析——通过发展传统技艺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必须处理好普通技艺和特殊技艺的关系,处理好辅助技艺和核心技艺的关系。
普通技艺和特殊技艺——构成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有些是同类项目中共有的,有些则是这一项目中特殊的。如朵云轩木板水印中需要用刻模的木板,在木材的砍伐、锯板、截取上和一般木工活并无大的区别,但在木材的选料、干燥处理和其他方面却有着自身特殊的要求,这正是普通技艺和特殊技艺的关系。南翔小笼馒头在和面时可用机械化来制作,这属于普通技艺,但最后的手工揉面却有操作要求,属特殊技艺。普通技艺和特殊技艺反映了某一大类技艺和某一项技艺之间的关系。在对每一项传统技艺做调查、记录时,都应作这两方面技艺的区分和确定。我们在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对两类技艺的传承要求也应作出区别。
辅助技艺和核心技艺——在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中,有些技艺是辅助性质的,有些则是该项技艺的核心内容,不可更变和替换。辅助技艺和核心技艺的反映了某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不同技艺的地位和作用,是次要技艺和主要技艺的关系,在做调查、记录时,应作出区分和界定,在保护和传承时,也应有不同的要求。如清代四大名绣中苏绣的劈丝分色方法、粤绣的马尾缀绣外廊方法、蜀绣的中心起针的车拧绣法、湘绣染色衬地方法都是核心技法,必须保留,其他针法则是辅助技艺可变通发展。
因此,对某一种技艺而言,其特殊的技艺必须保留,核心的技艺必须保留。普通技艺和辅助技艺则按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替。这并不是对传统的否定,也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抛弃,而是在新的文化生态中使之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的正确途径,一种动态的保护。
黄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黄山区文化馆 凤曌飞 江忠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主要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内容。文化是灵魂,是名片,是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意义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资源、是财富、是重要资本,可以做成产业和事业。
黄山区(原太平县)自唐天宝四年以来有1200多年的历史,曾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经过“文革”浩劫和陈村水库淹没,以及长江以北、新安江流域移民内迁,文化遗产呈现大量流失和多元交汇的景象。目前,黄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31个,分属民间手工艺、民间信仰、人生礼仪、民间文学、民间音乐等类别。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来势汹涌,商品文化潮平岸阔,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信息化步伐加快,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不断创新。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挑战与机遇前所未有。黄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不少,工作亟待加强。我们要认真落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把握规律,强化措施,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
首先,要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机制,包括组织领导机制、技术支持机制、资金保障机制、传承保护机制、遗产依托机制、项目合作机制。
其次,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进行优化设计。
一方面,可以分类别、区域,按不同的体系、载体进行保护。
分类保护:区别不同等级、不同门类的遗产,量身定做保护与利用措施。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珍贵濒危品种优先保护,对合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高、开发潜力大的项目优先扶持。
体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生命,生命是体系功能的展现。对关键部位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体系保护。如,太平猴魁茶的文化核心价值不止于手工制作技艺,而是称作“猴韵”的非物质文化体系,这个体系是猴魁生态文化、园艺文化、工艺文化、鉴赏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商业文化、品牌文化的有机结合。
载体保护:通过现实生产生活、媒体传播、商业运作和创意活动,营造环境,构建桥梁和平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中央电视台青歌赛推出原生态唱法如新疆维吾尔族的演奏《十二木卡姆》、蒙古族长调、苗族山歌,著名景区表演融铸古今的大型实景剧《印象刘三姐》《长恨歌》《神奇的九寨》等,就是成功典型案例。黄山区翡翠谷无中生有推出情爱文化,黄帝源借题发挥演绎黄帝文化,蓝水河就地取材打造猴韵文化,前景非常看好。
区域保护: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活态存在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区域内自然与文化遗产实行全面保护。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黄山区纳入其中,既有利于黄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又丰富了徽文化的内涵,将产生即期效应和长远影响。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1)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护第一,开发第二,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开发是保护的途径和手段。单靠国家财政包揽的保护是静态保守的有限保护,是不够的。唯有在保护的前提下创造效益,进而反哺于保护,作为更好保护的经济支撑,构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这就是有效保护。
(2)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化不是化石,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发展以激发活力,有活力得以传承,传承得好才能保护得好。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是抛弃,不是一概推倒重来,创新的鲜明指向是扬弃,是继承前人而不因循守旧,是建设、积累、发展、进步。
(3)有形与无形的关系:有形与无形,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是文化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要形神兼备,不要魂不附体。一个代表性传承人,正是一个有血有肉、生老病死的人。一种民间技艺、信仰或礼仪,离开了人、物、道具就无从体现。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要目中有人、身边有物,紧密联系物质文化通盘考虑。
(4)高堂与草根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于民间,长于草野。要有浓烈的草根情结、乡土意识,扑下身子,以虔诚敬畏的心去发掘、抚摸、体验。要精心打磨、集成和包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深闺陋巷、山门、国门,登上大雅之堂。
(5)人文、自然、科技的关系:以人文与自然和谐的视角,统筹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保护。应有现代科技理念和手段,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水平。
(6)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遗产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和未来。遗产是时代创新的成果与积淀,遗产是代代相传的链条,现在为未来创造遗产。文化遗产是古今的交汇、不同地域间、不同文明的交汇。我们要不负这个伟大时代,树立大遗产观和可持续遗产观,不忘过去,立足现在,开创未来,努力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使每项工作都打上“人文”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