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博教育 > 儒学论坛

也谈城市传统街区的生态保护

作者: 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6-18 文章来源: 点击数:
作者:文物旅游局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06-18

传统街区是活着的、生态的城市文明载体。街区中承载的不仅有深厚的历史,还有魅力十足的民风民俗,它们是今天城市文化的基础。传统街区积淀的厚重文化,使每一座城市变得与众不同。

一、城市、街区与文化遗产
  
由于早期人类聚落的发展,城市便有了它的雏形——街区。早期人类的聚落多建立在土肥水美、交通便利的地方。其中的居民或为土著,或由迁徙而来。 就这样,一群因共同利益而聚居的人,便成了最早的街区居民,进而又由若干的街区相结合形成了城邦。“小国寡民”为其共有的特点。随着城市历史的发展,便逐渐积淀了城市的文化,城市的街区里也充满朝气蓬勃的原态生活气息。
  
城市间的文化又因其所处地域、居住人民的不同而拥有了相异的特征,该特征给每座城市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样也就有了城市文明的千姿百态。城市的基本特征深深地植根于它域内的每一个传统街区中,随着城市历史的延续,城市在不断地更新,但它的基本特征却始终保持。不同的是,当新的文化因素在不断地产生时,过去的东西有的被继承,有的则逐渐变为城市的遗产,被人们珍藏起来。历史就像巨大的链条,一环紧扣一环,从遥远的过去连接到今天,缺少任何一环,便如同人的记忆出现了空白。而不断老去的传统街区就是这链条中的每一环。
  
今天的城市文化是奠基于昨日文化遗产上的。我们习惯于把昨天有价值的人类遗存称作文化遗产,城市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样十分丰富,它也包含了物质与非物质两大种类。就前者而言,有地下与地面、可移动与不可移动多种类型。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更是林林种种、不胜枚举。过去的城市文化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它们大多数保存在传统街区里,其中不少成为了城市的遗产。今天的城市文化,又是该“源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演变与发展,这文化中既有过去城市特征的传承,也包含着今人的不懈奋斗与创造,还加进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昨日文化遗产的基因在今天城市的街区中广泛传承,这基因铸就了城市的文化特征。我们所在的城市文化特点究竟在哪里呢? 面对现代城市千篇一律的高楼和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方式我们常常彷徨不已,儿时记忆中那些抹之不去的老字号和浓浓的街坊情仿佛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在发展改造、一日千里的时空下,我们这些城市的主人竟然像是找不到归途的孩子。还是让我们从城市厚重的文化遗产中去寻找吧,千万不要随意毁了那些历经沧桑的老建筑与老字号,不要毁了那些积淀在传统街区里代代相传的习俗,为城市之树留下它的根。

一座城市与其文化遗产的关联是无间的:城市在不断地继承昨日的文化遗产中与时俱进;文化遗产则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不断积累、并得到传承。这就是文化遗产与城市间的辩证关系,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城市的传统街区里得到最为完美的诠释。

二、传统街区里的城市文化
  
城市由若干街区构成,它们各司其职、各聚其民。不同的街区实现着不同的城市功能,有的是工商职能,有的是行政职能,还有的是服务职能。不同的街区居住着不同的市民,或为工商、或为政要、或从事不同类别的服务行业。在传统街区中,市民的习俗一方面因从事行业的不同、彼此贫富身份的不同而相异,另一方面却又由于大致相同的共生环境而存在许多雷同。城市的传统街区就是一座座生态博物馆。
  
街区是城市构成的基本细胞。其中,工商街区最初是按其居住者从事的不同行业划分的,有制陶的、冶铁的、酿酒的、织布的、卖药的……大多是生产与买卖合而为一。该布局代代相袭,直到近代社会。继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工厂及其厂属街区出现了,大商场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应运而生。但它们的出现依旧无法完全取代这些传统工商街区的地位。时至今日,不少的传统工商街区还保留着旧时的名称甚至功能。传统工商业街区积淀了城市生产、发展的历史。它是该城市早期手工业文化,乃至后期大工业文化的承载者。
  
古代城市的中心位置往往给了政治、宗教街区。这里是城市的各种政权机构与主要神庙所在地,是城市政治与精神的核心,同时这里往往又是政要们的居所。与其相邻的是金融街区,它是城市的财富中心,这里是体现城市富有程度与经济实力的地方,在此聚集着城市的工商贵族。上述布局在许多地方延续至今。政治、宗教、金融等街区记录着城市动荡的历史,其间一些古老的建筑尽管迎送过不少名噪一时的主人,但它们仅仅因为自身的精美而成为优秀的文化遗产。而另一些名人则以其卓越成就,使普通的建筑物乃至其所在的街区变得永恒。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生产力不断提高,工商业街区也在不断地改变着面貌。旧的在消失、新的在产生。而诸如战争、城市扩建、旧城改造、功能转变则被视为传统街区消失的重要动因。留下来的,则大致上依旧履行着其基本功能,并一如继往地传承街区居民旧有的生活习俗,一些厂区也是如此。作为负有政治、宗教、金融功能的街区,则往往因为它们在城市运行中的核心作用,而在历史的变迁中延续了下来,只是各自的作用在相互博弈中消涨。城市的传统在街区中延续着。
  
城市就是这样地不断积淀自己的文化遗产。于是也就有了街区中不同时期建筑并立、风格状貌迥异的格局,有了街区居民传统与时尚并存的生活方式,而该现象本身正好说明了这座城市传统的久远与继往开来的生命力。我们应该关注传统街区,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城市才得以凸显它有别于众的文化特征,才得以承上启下、欣欣向荣。


街区是城市的细胞,传统街区则是细胞中十分重要的一群。它们直接承载着城市的文化遗产,该遗产既是物质的,又是生态的,因为它还随着街区居民的传宗接代而持续活跃着,这活力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三、传统街区生态保护的悖论
  
街区在以往的岁月里,曾起过重要的作用,至今也依旧保存着许多活着的传统。它构成了我们城市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典型的生态博物馆特征。它不仅体现了该城市的文化精神,也是世界认识这座城市的重要依据。然而,在如何保护传统街区、传承城市文化方面,我们的确存在一些误区。
  
旧城改造与保护传统之间的悖论。一方面,我们注重发展,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需要提高,我们的生存环境需要改善,我们必须进行旧城改造;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为了政绩和眼前利益急功近利,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对文化遗产和传统街区的保护,造成了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的“建设性”破坏。
  
保护理念与保护手段之间的悖论。一方面,我们已开始注意到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并力图为了城市的发展予以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我们中不少人对如何“保护”的认识与手段却是想当然的。这便造成了“保护性”破坏。而对街区随心所欲的“改造”与“开发”,无疑是对城市的另一种伤害。
 
统筹规划与管理部门之间的权限悖论。一方面,我们强调政府在对传统街区保护开发,统筹规划与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力图避免修复、拆建、管理、安全等一系列后续难题;另一方面,又因传统街区中文化遗产的产权归属问题,常常出现文化遗产的管理权及产权、开发经营权的分离,使传统街区统筹开发受到体制制约。
  
保护需要与居民意识之间的悖论。一方面,我们需要保护好传统街区及其民俗风情,让城市的遗产得以很好地、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满足街区居民生活幸福的迫切愿望,保证街区的发展。于是如何在保护中发展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保护意识与保护能力之间的悖论。一方面,我们强调文物的保护,明白它对于城市文化遗产传承的深刻意义,对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文物保护法规的不够健全,文物执法队伍的权力有限,城市的规划与文物保护的不够协调,又导致了文化遗产破坏现象的屡见不鲜。
  
概言之,传统街区是活着的城市文明载体,是一座座魅力十足的生态博物馆。它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是今天城市的文化基础。只有保护好传统街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好街区中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我们的城市才会根深蒂固,其文化才会个性鲜明。这需要我们从眼下着手,从细处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