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文物工作亮点频现
“今年是省文物局重新组建后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山东省文博事业‘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全省文物工作上半年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说。
大遗址保护取得实质性突破
国家大遗址保护曲阜片区暨山东省文物保护88项重点工程集中开工,三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进会相继召开,文物保护、展示工程和环境整治等一揽子方案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公园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进入冲刺阶段。省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调度会召开,张建国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与大运会沿线五市签订了《政府责任书》,为按时高质量完成国家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打下基础。
此外,曲阜颜庙复圣殿落架大修工程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成为我省首个入选的大型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
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5月上旬对我省文物保护法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对我省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五个方面给予高度评价:各级领导的认识准确到位,高度重视文物保护机构和机制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切实做到了依法保护,较好处理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
全国文物行政执法人员山东片区培训班在日照成功举办,这是我省第一次全省性、高层次的文物行政执法培训班,也是2010年以来国家文物局督察司第三次将全国性的大规模培训班放在我省举办。
博物馆事业又上新台阶
山东博物馆已成为我省文化新地标,先后有15个省市前来考察学习,被业内誉为“山东博物馆效应”。全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达到141家,占全省博物馆总数的近四分之三。
青岛作为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唯一一个试点市,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中期评估。
考古发掘获得重大发现
我省大运河遗址荣获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连续第四年都有项目入选,累计入选项目总数已达17项。
今年1月新发现沂水纪王崮春秋古墓,经初步考古发掘该墓应为春秋时期诸侯王级别的墓葬,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墓葬保存完整程度国内罕见,而且墓葬凿建在高耸的崮之上,是一种全新的埋葬类型。墓葬规模较大,结构特殊,出土遗物规格较高,是山东近年来东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填补了多项空白,对山东古国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关注。
定陶大型汉墓考古成功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推进
《中华文化标志城总体规划编制要点》编制完成,经国务院批准的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利用世行贷款项目贷款生效到位,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项目总投资为8.73亿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5000万美元。
第二届尼山论坛圆满成功。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嘉宾学者出席论坛,共举办52场次高端学术活动,收到高质量的学术论文86篇,列席、旁听的人员达到1.1万人次。文明古国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和驻华使节走进齐鲁文化遗产活动,立意深刻,形式新颖,成果丰硕。论坛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成果,成为一届有特色、有创新、有成果、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活动。